分享

拖延是怎么回事?| 如何克服拖延?

 真友书屋 2016-07-30



拖延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每个人都会遇到,但多数人并不知道拖延是怎么回事。心理学家Daniel Gustavson说:拖延往往不是因为你不能对该做的事说Yes,而是因为你无法对其他所有事说No。


拖延的表现形式很多,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与当下该做的事情相比,你会有做另外一件事(更轻松的事)冲动。所以,有些人宁愿将时间用在刷朋友圈上(根本停不下来),也不愿意高效的工作。还有些人甚至为Ta们的拖延找到了完美的理由。




拖延的冲动驱使我们追逐眼前的利益,放弃那些长远有益的目标。是否能专注于重要工作,屏蔽干扰,解决眼前紧迫的问题,这取决于你的大脑如何处理心血来潮的冲动。



  大脑的冲动如何工作  





由于电视和电影的原因,你大概认为冲动者具有冒险等危险行为的征兆,而这只是冲动的一种表象。事实上冲动意味着你会因突如其来的念头而临时起意。当情绪来袭,你就会去做某事。你的行为受制于当下最直接的渴望,而不顾该行为所做带来不良后果。


行为专家Martial Van der Linden和Mathieu d’Acremont在2005年发布在《神经与精神疾病杂志》的研究中指出,冲动性通常具有四个特点:


急迫性:个体感受到需要立刻完成这件事。

缺乏预谋个体采取行动之前没有思考和计划。

缺乏毅力:个体对长期计划半途而废。

寻求刺激:个体基于感官刺激而选择行动。


某种程度上,我们都在经历这些事情。但不管怎样,一颗躁动的心是难以管理这些动机的,而且很容易偏离原本的计划,跑去做其他轻松的事。每一次新的冲动都让你迫切的想去实践,原本的计划变得不再重要,你现在就想做你想做的事。


冲动性是很多神经障碍的关键特征,其中包括注意缺陷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和药物滥用。多动症患者很容易被一闪而过念头分散注意力,因为Ta们感觉一闪而过的念头或摆弄小玩具比所要做的事更重要。对于药物滥用的人来说,他们对药物的渴望比长期后果更加重要。即时的冲动压倒了其他一切。



  冲动如何影响你的效率  





并不是所有的冲动行为都不好,问题的关键是:你想停止但又无法停止冲动。举个例子,考虑如下场景:


你正坐在桌前写一份报告,突然手机收到微博提醒,所以你解锁并读了起来。发现没什么意思,顺便再刷个朋友圈吧,看看有没有好玩的。刷了一会儿发现一篇有趣的文章读了起来。几分钟以后你看到一些愚蠢的评论,你觉得必须指出他们的错误。最后你瞥了一眼时间,发现自己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了半个小时。


在这个故事中,有四次不同的外部刺激,诱使你立即行动,损失判断力。微博提醒、朋友圈、有趣文章、愚蠢的评论。这些事似乎比你的工作更重要。如果你能“刹住车”对自己说:我不要做这些无意义的事。你的冲动就不会吞噬你的生产力。更糟糕的是,这是一种连锁效应,如果你忽略微博提醒,就不会导致接下来另外三件让你分心的事。


坐下来专心工作也许并不难,难的是忽略或推迟你以为很重要的冲动。在分心的杂念上“刹住车”是改善你冲动行为的关键。

 


  你可以怎么做  




注意:这不是拖延,这是“懒”。

二混子这种“懒”是缺乏动机的表现,找不到生活的方向,所以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冲动会对人格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修复”冲动有点像“修复”愤怒。愤怒是完全正常的情绪,但情绪失控则会导致严肃的问题。同样地,冲动也是我们的一部分,并不需要治愈它。但我们有一些方法可以管理/减少这种冲动。


 了解冲动的触发点  


我知道我对蚊子交配的视频没有兴趣(你可能有),但我难免会掉到漫威电影里。我们都有让我们分心的弱点。了解自己冲动的触发点有助于在发生之前阻止它们。回到那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知道微博提醒会捕获你的注意力,那就关闭微博的提醒功能,这样你就不会在工作时间收到通知。


 推迟拖延的冲动  


冲动让人有种这样的感觉:如果现在不做,以后就没有机会再做了!告诉自己,这其实不是最后的机会。当某些冲动的念头干扰你专注时,比起立即说“NO”,你可以说“Not Now”。富有经验的拖延者都知道,对于心血来潮的冲动,推迟比彻底忽略容易一点儿。留些闲置的时间专门处理那些让你分心的事物吧,比起立刻放弃,你的大脑感觉会好受一点儿。这样,你就可以专注在手头上的任务了。


 正念练习  


正念是一种感知当下的练习。这意味着你能觉知当下所做和所想。正念帮助你注意并管理你的念头,而不是让它直接操纵你的行为。冲动者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干扰,被其他的思绪拉走,而没有觉察。


了解诱使我们拖延的冲动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长期解决办法。坐在桌前“专注”于工作并不是问题,问题是脑海中随机出现的念头。练习并保持一颗清明的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不是受制于那些让你分心的念头。最后,严肃地说,如果你很难专注超过一分钟以上,我建议你看看相关专家。成人多动症(Adult ADHD)确实存在,请不要有病耻感。



文章转载 | 干货投稿 | 加入我们 -> 联系微信:5131344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