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北师大“内裤掉了”背后:高等学府接受捐赠的意义

 昵称22346171 2016-07-30

独家|北师大“内裤掉了”背后

0 0

  本周关键词:捐赠

  导语:邱季端先生向母校捐赠的六千件古陶瓷,原本是皆大欢喜的好事,却引发了一场始料未及的舆论风波。在国外一流大学,校友捐赠是十分重要的办学经费来源渠道,校友捐赠背后展示了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校友的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水平。北师大获捐古瓷器被指赝品关乎北京师范大学的品牌形象,未加辨别真伪就送上神殿,期待被人敬仰显得急功近利。许子东鼓励学校建立研究院,提高科研和专业水平,但成立博物馆却要慎之又慎,否则盛名之下歪曲历史、误人子弟。

  许子东:最近,北师大收到了校友邱季端先生捐赠的六千件古陶瓷,校方宣布成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陶瓷博物馆。这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不想,却引来了文博圈和史学界的质疑。

  据媒体报道,这些藏品包括从两汉魏晋到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窑口的具有代表性的陶瓷精品,很多都是稀世珍品,在国内独一无二。北师大不仅成立了博物馆,还成立了中国古陶瓷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院,邱季端先生被任命为首任的馆长和研究院院长。报道说,早在十年前邱先生就资助母校两千万元,建起了邱季端体育馆。

  在国外,很多名牌大学都以收到捐赠为荣,像哈佛、耶鲁富可敌国,来源也都是历届校友的回馈。校友当中不乏总统、参议员、明星、资本大亨。最近,令人瞩目的最大笔的捐款是给哈佛医学院的,来自于香港企业家恒隆集团的老板陈启宗家族。我在旁边看着,真是“天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但一般说来,捐者光荣,大学也很有面子。不过,这次邱先生捐的古陶器却意外引来国内艺术收藏界一片哗然。北京慕名世纪文物鉴定有限公司的公众号发文《北师大,你的内裤掉了》,文字有点俗,题目够损,大概是说大学为了钱失了底线。还有篇文章《北师大获捐宝物毛估市场价1.2万亿!——如果都是真的》在微信朋友圈流传,传达了一种打假的声音。对于这些声音,邱先生在7月18日通过媒体表示,目前馆藏的六千件只是中国瓷器冰山一角,并不能代表全貌,而众多专家认识水平也都有限,只看照片怎么能判断真假?而质疑者讲得也颇有道理,照片上一个瓷瓶瓶身印着“大明永乐皇帝朱棣御赐XX国王赏用”,常识告诉我们古人的惯例是忌讳直接称呼皇帝的名字,因此判断这个瓷器是假的。

  在我来看来谁都没错。首先要肯定和赞扬邱先生捐赠母校的一片热心。商人向大学捐赠,在香港蔚然成风,相比之下内陆是有待努力的。大学里的建筑物常常都标着梁球琚、李嘉诚、邵逸夫或某某夫人的名字,这些人知道钱赚多了,要放在知识积累上。不管动机如何,这也比现在国内众多“反智”英雄——不以没知识为耻,反以没知识为荣要光明正大、符合中国的传统。

  我认为,至少邱先生本人相信他的毕生收藏都是真货。明知是假怎么会买,怎么会拿出来捐赠呢?捐赠的目的就是求名,如果是假的,也达不到求名的目的,这肯定不是邱先生的原意。但是大学是否可以在没有经过全面、仔细地专家鉴定,就立刻成立博物馆、研究院呢?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成立研究院是可以的,但成立博物馆要慎重。且不说成立博物馆要经有关部门严格的审批,就这件事本身来说,研究院面向专业人员,是一个学习的地方,允许有假。博物馆确是艺术圣殿,对于大众,尤其是青少年,有信仰指引、三观调整的作用。比如我们可能分不清什么现代艺术,不知道它真假以及它的价值,但为什么还会对它肃然起敬呢?那是因为我是在某国的国立博物馆里或者在故宫看到。

  客观地分析,六千件陶瓷全部鉴定之后,无非是三种可能。一全是真货,价值连城。这是最好的结果,不知道邱先生到时候会不会后悔。如果真是如此,也给文物专家们上了一堂课,把他们重新派到研究院去进修吧。第二种可能,大部分是真的,但也有少量赝品,邱先生一时失查也有可能。纽约大都会馆藏的张大千画作是真是假,学术界争了许多年,热闹持久,难有定论。所以,成立研究院,让有争议的陶器展品进入辨别真伪的课堂,这是大好事。还有第三种可能,大部分是假的。全部是假的不大可能了,香港实业家真金白银花下去全部被骗,那要查查各路出处,趁机整顿文物收藏界乱相。变成这样的话,研究院应该跟公安局合作。

  总之,我认为成立研究院有百利而无一害,成立博物馆却需要程序,为时过早。说到底,大学要由专家、教授治校。我们常常看到领导出去应酬,饭桌上一时高兴,“好”、“拍板”、“多少钱”!据说,这个研究院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房产也是价值连城,应该是归学校不归院长。而研究院的运作也总要请些专家,哪怕这些专家的意见跟院长不合。

  说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捐赠瓷器真伪价值事关重要,但牵涉学术自由、大学规矩的事情就更大了。万一六千件中有若干假的混杂,民间业余的文物收藏者来到北师大研究院或者博物馆参观,一定会有比平常更多的收获。像我这样没有纸片说明鸡缸杯还是什么别的杯就无法分清的人,真心希望博物馆以后能增设有争议的展台,专门讲讲真伪之辩,专门讲讲文明、文物的收藏史。这样一来,以后大家或是发思古之幽情,或是发发财梦,也可以少付一些学费。

  不仅是文物收藏,其实很多精神文明产品,甚至是社会发展、政府成绩也是一样,应该先开研究院辨别真伪,再送入圣殿神坛歌功颂德,而不应那么着急地刚刚做事掌权就想进博物馆被人敬仰。

  当然,也有人会说,有钱掌权时不建博物馆,以后还有可能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