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教师招考23个常考人物》系列七:苏格拉底

 怀素而静 2016-07-31
 闽试 教育 

考教师,找闽试!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阶段,是西方思想史上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

下面我们来总结苏格拉底的主要考点。

1.产婆术及启发式教学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苏格拉底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又称之为“谈话法”或“问答法”。苏格拉底方法主要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组成,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他承认自己无知,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正是因为“产婆术”,苏格拉底被认为西方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人。

关于产婆术,常见的题目有: 其教学法被称作“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昆体良

D.夸美纽斯

主张在教学中应用“产婆术”,即用讨论问题的问答方式与人谈话,但不直接把结论教给人,而是指出问题并引导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提出这一主张的教育家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2.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

苏格拉底与古代其他思想家和教育家有所不同,他明确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结论就是:如果美德是一种知识就是可教的,因为知识是可教的。题目的考查方式无非就是考察第一次提出“美德是否可教”这个问题,并对其进行大量分析的是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