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失落的星空

 昵称33529516 2016-08-01
失落的星空
作者:[美]托德·皮托科  董晨晨/编译
  “星星仍然在那里等待,等待我们再度把目光投向它们。”

  “如果你看到那条路上有车开过来,”泰勒·诺格伦警告我,“不要看车灯,否则你的夜视能力在两个小时内都无法恢复。”他一边说,一边和我在惠特尼峰的营地搭帐篷。天色渐渐暗下来,星星布满天幕,无数星光洒下来,一派美不胜收的景象。
  你可以为眼前的美景惊叹,却无法忽略南边300多公里外的洛杉矶和东边400公里外的拉斯维加斯射上天穹的灯光。这也正是诺格伦到处疾呼的问题:城市的光污染破坏了星空的自然美。
  这位45岁的天文学家说:“在约45亿年的时间里,地球上白天与黑夜交替出现,但是人类发明了电灯,夜空被越来越多的灯光所占据。现在有99%的美国人生活在光污染的夜空下。”
  诺格伦为非专业观星者写了一本书——《在地球上仰望星空:在美国国家公园学习天文学》,借此倡导人们保护夜晚的天空。
  至少有2/3的美国人完全看不到银河,而且这一情况还在继续变糟。发光二极管即LED大幅降低了照明成本,商家用其招揽顾客刺激消费,但LED光束在大气中的传播范围很广,人越多的地方,光束越密集,星光也随之被驱离我们的世界。
  光污染使现有的一些天文观测站不再适宜观测,可是想要建立新的观测站并非易事,因为天文学家们选中的地点总是受到环保人士和当地人的指摘。很难说,未来的天文学家们还能研究些什么。
  哈勃天文望远镜的升空就像一针强心剂,它不受地面光污染的影响,人们开始任由灯光挤走星光,认为地面观测站可有可无。可是哈勃即将退役,其继任者的升空日期又迟迟无法确定,地面观测站仍然有存在的必要。在美国,适合观测的地方,当地人并不欢迎天文学家的到来,认为他们是环境的破坏者。而如果选择建立海外观测点,天文学家们又会担心当地的政治局势是否能够保持长期稳定。
  光污染问题成为诺格伦心头的一根刺,他决定投身公共教育领域。从2007年起,他决定不再只是泡在实验室里,他首次利用假期前往几个美国国家公园举办讲座。他想提醒身处公园的人,不要遗忘星空也是自然美丽的馈赠。
  他说:“我不愿意告诉其他天文学家我的想法。有一种观点认为,天文学家就该日复一日地进行观测。曾经有人对我说过,诺格伦,如果你搞公共教育,简直就是在浪费你的博士学位。”但也有人对诺格伦说:“要是以前我也想到这些就好了!”而他的拥趸多是那些公园管理员。
  为宣讲他的夜空课程,诺格伦创建了一个名叫“看看银河系”的艺术项目,这个项目已经开展了近5年时间,为此他们推出了30种海报,海报内容为30个不同的公园,群山与夜空在上面交相辉映。
  地质学家卡罗尔对我说:“每隔一段时间总要有科学家站到台前为大众普及科学常识。诺格伦以美学的方式唤起人们对光污染的重视,帮助人们与失落的星空重新建立联系。很可悲,人类对星光的隐退越来越熟视无睹。”
  公园管理员的反馈令诺格伦很受鼓舞,星空项目的参与人数远超其他项目,在大盆地国家公园收效尤其明显。2009年,该公园推出3次活动,吸引了300名游客。2010年,公园推出的20次活动均得到游客的热烈响应,于是公园决定将其定为首推项目。自那以后,每年彻夜守候星空的人达到9000人。
  “星星仍然在那里等待,”诺格伦说,“等待我们再度把目光投向它们。”
(摘自“读书宝库”公众号)
编辑:高敏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