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读聊斋——婴宁

 华书馆 2016-08-02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文言小说中的高峰 ,它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一系列美丽而多情的女子。美是她们共同的容貌特征,而性格上却是春兰秋菊,各自鲜明。如天真烂漫的婴宁、有情有义的小翠产、痴情文弱的青凤 、富有诗情的连城等。

 

《聊斋志异》中,还描写了不少“回头一笑百媚生”的少女,这些爱笑的少女,成为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如《婴宁》中少女婴宁,她“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小翠》中的小翠“嫣然展笑,真仙品也”;《胡四姐》)中的胡四姐“年方及笄,荷粉露垂,杏花烟润,嫣然含笑,媚丽欲绝”;(《花姑子》中的花姑子“嫣然含笑,殊不羞涩”等等。



婴宁是小说中写笑最多的一个人物,也最为令人难忘的一个少女形象。


小说的主要内容是说一位不谙世事的书生王子服,正月十五上元节与表弟吴生一起游玩,见到一位美丽的少女,王子服对她一见钟情,这个少女,就是婴宁。婴宁笑王子服的呆呆看她的傻态,把花扔在地上笑着走了。


回家后,王子服相思成病,家人带他出游散心,在郊外,他无意中走到了一户人家,家中的老妇人自称是婴宁的母亲。交谈得知,这位老妇人竟是王子服的姨母,而婴宁则是他的表妹。


于是由老妇人主婚,把婴宁嫁给了王子服。王子服把婴宁带回家后,从母亲口中得知,姨母秦氏已已经过世多年,家人对婴宁产生了疑心,但观察她的日常举止没什么异样,只是爱笑,每日笑声不断,简直是一位“笑女”,忧愁、哀伤和她似乎是无缘的。


即便第一次到王子服家依然嬉笑自若。初见王母,婴宁即“浓笑不顾”,甚至“放声大笑”。婚议中,婴宁“笑极不能俯仰”,结果她连“新妇礼”也没有行,便草草了事,隆重的终身大事几乎被她笑成了一场闹剧。婴宁,不仅憨不知礼,且乐不知愁。其整日“孜孜憨笑”,真“似全无心肝者”。


婚后的婴宁爱花攀在架上摘花赏玩,西邻的一位无赖青年看到美丽的婴宁,起了不良之心,婴宁毫不回避,还笑着指花架下墙,那人以为是晚上约他墙下相会,欣喜若狂。晚上,那人来到那个地方看到婴宁,伸手拥抱,婴宁却变作带刺枯木,那人受尽戏弄后夜里死去。他的父亲告到官府,王母责怪婴宁都是爱笑惹的祸,婴宁从此不笑。


 一日,婴宁忽然哭着对王子服说出身世,原来她狐狸所生而鬼母养大。她的生母是一个狐狸,生父就是王子服的姨父,而鬼母就是王子服的姨母秦氏,狐母后来改嫁,是秦氏把她扶养成为人,并且视如己出。


婴宁哭求王子服能为秦氏和父亲合葬,这是婴宁的第一次哭,表现出了这位少女虽然没有受到礼教熏陶,却具有天然善良、孝顺、知恩图报的本真性格,王子服答应她的请求。


两人婚后一年,婴宁生了一个男孩,这个孩子在襁褓中就不惧怕生人,见人就笑,众人见了都很喜爱,夸这个孩子有乃母风范。




下面,我们来欣赏下小说中关于写婴宁“笑”,的片断:


1. 当婴宁与王子服在相遇时或在一起时候的笑:


1)上元时节,他们初遇时,婴宁是“遗花地上,笑语自去”。


2)当王子服寻找婴宁,他们第二次相遇时,婴宁“举头见生,遂不复簪,含笑粘花而入。”


2.当婴宁见众人时候的笑:


1)“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媪又唤:‘婴宁,汝姨兄在此。’户外嗤嗤笑不已,婢退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


2 当王子服将婴宁介绍给她母亲时“母促令,始极力忍笑,又面壁移时方出。才一展拜,翻然遽入,放声大笑。满室妇女,为之粲然。”


3)当鬼母见过王子服之后,欲将婴宁许配给他时,“生无语,目注婴宁,不遑他瞬。……遽起,以袖掩口,细碎连步而出。至门外,笑声始纵”

 

婴宁是《聊斋》中最有美学意蕴的女性形象。通过婴宁的笑,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如水晶般晶莹剔透的少女,她未经任何尘世的熏染,充满了童稚般的天真和生命的活力,表现了作者蒲松龄对女性之美的一种理想追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