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粉丝营销:从吸引到忠诚

 赵秋实2016 2016-08-02

这是一个“无粉丝,不营销”的时代。很多人都在津津乐道自己在微信平台通过活动或者一些吸粉工具吸引了多少粉丝。我问他们,你们如何保证事后不掉粉呢?他们竟然无言以对。

 

其实留住粉丝比吸引粉丝更重要。提升粉丝黏性是通过互动。其实广义上的互动就是与客户产生联系和交易,交易本身就是一种高质量的互动。当然互动的形式还包括内部推送、各类线上与线下的活动、建立品牌社群并让粉丝通过参与获得良好的品牌体验。那么,品牌商具体该如何与粉丝展开互动呢?

 

用好的内容留住粉丝

 

在移动电商时代,以微信为代表的平台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不仅有较强的社交属性,也有较强的媒体属性。就是说,微信不仅仅要靠朋友圈,也要靠有价值的内容来吸引和黏住粉丝。

 

那么,如何才能做出好的内容呢?

 

首先,要结合热点。很多时候,结合热点能够期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企业而言,在微信内容推送上结合热点,可以有效吸引粉丝阅读。

 

其次,要迎合互联网时代阅读习惯。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时间更加宝贵、更加碎片化。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普遍感受到较大的生活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内容输入上,一定要针对粉丝的具体情况投其所好。姜博士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客户的戏份是对消费者起码的尊敬。”

 

 

如何迎合粉丝的需求呢? 首先,根据人群特质投其所好。比如美丽说公众号经常给用户提供服装搭配的解决方案。服装搭配知识几乎是所有女性用户渴望获得的,家里衣柜中衣服不少,每件拿出出来都特别漂亮时尚,但是几件搭配起来穿在身上就不行了。因此,他们还会拼命地逛街、逛淘宝买衣服。同时,美丽说将自己要推广的产品融入其中,顺利地把解决翻翻与产品的融合。用户一遍看解决方案,一边买衣服,顺理成章,将粉丝成功黏住。

 

其次,微信内容定位要去功利化。很多企业通过一些线下手段吸粉或者导粉之后,就想直接实现转化,甚至有些急功近利:微信平台不仅要承载品牌宣传的功能,还要承担新品首发的功能,让消费者了解企业文化、企业信息、经销商政策等。实际上,在信息过量的时代,如果你什么都想宣传,或者过于赤裸裸地推广你的产品和促销信息,最后很可能事与愿违。

 

最后,注重与客户沟通的时间。有了好的内容,推送时间也很有讲究,如果你在客户正在忙碌的上班时间推送,很可能打扰了客户的正常工作。研究显示,有两个时间段推送较好,一个是客户上班之前八点左右,另外一个就是下午56点,客户下班之后在各类交通工具上会比较无聊。

 

 

通过活动黏住粉丝

 

先记住这个公式:社交红利=粉丝数量×互动次数×参与度  。对品牌而言,要想从社交红利中获得商业利益,就不仅仅要考虑粉丝的数量,而且要考虑粉丝与品牌之间的互动次数和品牌参与度。

 

提升粉丝数量。在任何商业形态中,没有流量就没有转化率。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粉丝就没有口碑。没有口碑,品牌仅仅就只是一个符号。那么,如何提升粉丝数量呢?

 

首先,要有一个容易吸引粉丝的理由。比如在产品包装上体现社交元素。我曾经看到雪花啤酒做得还是不错,但在终端产品上只有公司网址,没有二维码,这就是用传统的思维或者一代电商的思维,结果白白损失了积累粉丝的机会。

 

有了二维码,还要给消费者一个扫码的理由。

 

理由1:占便宜。消费者永远都喜欢“占便宜”的感觉。

理由2:好奇心。每个人天生都有好奇心。比如著名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一次活动中在一位美女的身上放了个二维码,并告诉你:扫一扫,有惊喜

理由3:解决客户当下的痒点和痛点。如果一位旅游者来苏州旅游时不知道该怎么样规划自己的旅游攻略,这时候一个介绍苏州旅游景点和二维码,必定会吸引这位旅客的目光。

 

因此,对粉丝而言,参与其中可以直接体验水平,继而直接提示品牌忠诚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