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题摄影技巧-微距摄影

 南予子 2016-08-03


(一)使用你能承担得起的最好的镜头


微距摄影已经形成一个独特的门类。微距顾名思义,就是将很微小的东西拍出来。因为这些很微小的东西往往是我们人眼不太常见到的景象,所以很多微距照片让我们觉得很神奇。但是不是拍小东西都属于微距呢?其实不然。微距摄影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可以分为:近距摄影——放大率在1:2~1:1;超近距摄影—1:1~6:1。



先讲器材:微距镜头以定焦带微距为主:如100定微、180定微等等。如:佳能(Canon) 佳能单反镜头 中远摄定焦镜头 EF 180MM F/3.5L USM 微距-9500元左右




想拍微距的影友买微距镜头回来拍就是。我这里不主张又去买(当然钱不是问题的另论)我常常讲,用好自己手中的相机与镜头。我今天介绍手头上只有变焦的镜头但无微距功能的镜头如何拍出微距的照片,教你一招:(小花钱办大事):单反相机近摄环----近摄接圈自动电子对焦微距转接环



将转接环放至于你已有的无微距功能的镜头与相机之间去拍就成。就能达到拍微距的效果(根据放大的倍率不同的需要而加转接环的数量(加得越多倍率越大)



重点:真正把手中镜头发挥出极至的并不在多数。技术上提高的余地还应很大,应该花更大的耐心研究一下技术恐怕比更新器材更容易获得成功。




(二)微距摄影的技巧要点



拍摄静物,脚架是最佳的固定相机方式。如要拍摄昆虫等会动的东西,其难度相应较高。小心使用的话,脚架仍是可行。




紧记的是:先粗略对焦,再构图,再精确对焦。若你用自动对焦或对焦指示或裂像对焦而将主题放在画面中央先对焦,当你移动相机时,对焦位已经不同。即使你能保持相机/镜头与主题的距离(极难做到),由于三角关系,在非中央的主题的在中央的主题对焦点仍是不同的(最好选择手动对焦)。因拍摄的对象只有一个一块钱大小,




由于拍摄微距景物手震的影响比一般情况明显得多,除了上下左右的震动被'放大'了外,亦会影响前后对焦;但另一方面由于要得到大景深而要收细光圈F11上以,小蝴蝶还还到一块钱的大小,所以对焦难,又不能太近,太近飞走了。




重点:对焦是关键,眼力是重点:学会正确的掌握焦平面-焦平面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坚持的一个原则:把你要表现的内容尽量放在一个平面内,拍摄时要做到心中有数,哪些东西在照片上是清楚的,哪些不是。有景深预测功能的机身这时候就发挥用处了,通过正确的构图和恰当的焦平面就能拍出好的想要的东西。





(三)稳定是微距拍摄的关键


使用稳定的三脚架--微距摄影一般都需要比较慢的速度。以我们熟悉的阳光16法则为例,于f11的光圈,速度应为1/ISO。感光度100度计算,应该使用1/125的速度。通常在1/30-4”之间。三脚架就非常有必要了。




在户外拍摄,即使用上脚架仍要注意风的问题。很多拍摄主题都很容易被风吹动,这时除了等以外亦可用对象挡风。如带备黑卡雨伞等以作此用途。



重点:理论上讲,三脚架越重越好。尽量不要升高中柱,最好也不伸出最细的腿节,三脚架降低到地面最低高度是主体贴近地面高度的另一个重要的指标,重心低的三脚架可以有效减少晃动。并将所有的可活动部位都已完全锁死,任何松动的部位都会把振动放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