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灾后援建,挥汗如雨之后心冷似冰

 改个名字会更好 2016-08-03

文︱冯相军

 

人,一辈子能碰上一次百年一遇的大暴雨,也是难得。那种以往只能从电影上见到的洪水滔天的灾难,在真实的生活中,或也能丰富一个人的视野阅历,却无论如何不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城市表面光鲜的背后,是地下建设的严重滞后,根本经不住三五个小时的暴雨侵袭,而与城市还有很大距离的农村,则只能在滂沱大雨中听天由命,倘若雨量足够大,超出了上游水库的安全容量,那么就必须要在水库泄洪之前全部转移了。

 

那一次百年一遇的大暴雨,冲毁了很多农村的道路、房子、庄田。还好,只是财产上的损失,大不过道路坏了再建,房子毁了再盖,庄稼没了再种,没有人的伤亡比什么都好。

 

在市里机关工作的尹永佳是我的一个朋友,虽然只是一个很少干体力活儿的女子,却还是响应单位的号召,主动报名参加了灾后支援农村重建的援建行动。她很兴奋,毕竟,能参加这么重大的灾后重建活动,可能一生也只有一次。

 

那是参加援建活动之后多日的一次偶遇,她跟我聊起援建的所见所闻,心里似乎还有些许的委屈,伴随那一声悠长的叹息,她给我讲了很长的援建故事。

 

那天,天气特热,大概有35°吧,刚下罢雨,湿气太重,太阳一照,人就像在蒸笼里,即便不做活计,也会汗流浃背。闷热天气,自然不会阻挡援建的进行。她与单位同事一起,自备工具开车前往援建村庄。抬眼而望,那真是满目疮痍,一片狼藉。院墙还是倒塌,道路还是淤泥,很多人家还在不断地往外边倒腾淤泥,她心里暗想,这定是一场考验,考验自己的耐力,考验自己的韧性。

 

他们的到来,并没有让当地村民惊喜和感动,似乎这一切援建的行动,全是该尽的分内义务。尹永佳跟我说,当时,她的心里就凉了半截,感觉这里的村民真是有些不知好歹,再怎么说,这么大热的天,人家跑这么远来帮你干活儿,总该给个好脸不是?她的心情我完全理解。但很快,她心底的这份怨怒就烟消云散了。

 

她听到附近有村民聊天。大致内容是,又来一群扯个横幅喊个口号拍个照片扭屁股走人的。原来,她们来的不是第一波,前些人的援建作秀,已经让受灾的村民感到厌倦,当人家受灾的心灵还满是创伤,那些美其名曰灾后援建的人,却在以大爱的名义粉饰自己的道德形象,完全置受灾村民的感受于不顾,以废墟上的华丽表演,放任自己的二次伤害。

 

尹永佳的心里有些坦然了。她们不是为了表演。她们是机关单位组织的,来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帮助村民干些实事,不走过场,做出效果,要让受灾村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想必自己的真心帮助,一定会得到村民的真心回报。

 

援建第一日,大家情绪高涨,活儿是干的热火朝天。毕竟是伏天,出于防晒和安全考虑,她们很多女子都头戴帽子,脸戴口罩,脚穿雨靴,身披防晒衣,这干活儿的姿势,跟同样干活儿的村民不同,他们什么都没有,甚至还有人光着背。毕竟是女子,且是很少干体力活儿的女子,自然在干活儿的效率上抵不住村民,村民轻而易举地铲一锹淤泥,那干活儿的女子使尽力气或只能铲到三分之一锹。或许,正是这样不同寻常的干活儿架势,给人以干活儿不实的印象,村民眼神里流露出来的不屑,直直地刺痛心底。

 

大家没有介意村民的情感冷落,依然有条不紊地清理街道淤泥,疏通排水沟,帮助打理院落等等。尹永佳跟我说,在清理淤泥时,会清出动物腐尸,会有动物粪便,高温天气,那种气味真的令人作呕。但是,没有人退缩,大家都在坚持,忍受着热,忍受着累,忍受着恶臭。午饭过后,大家坐在报纸或草席上稍事休息。闷热的午后,哪怕是一丝风吹,都是奢侈的幸福。大家疲惫不堪,胡乱地靠墙小憩,只是铺在地上的报纸,由于潮热,很快就彻底湿透了。

 

我问尹永佳,她们干活儿时有没有村民跟着一起清理街道,或切块儿西瓜、烧点儿绿豆水什么的。她告诉我,没有。不过,这还可以忍受,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自己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帮他们干活儿,那些家里没有受灾的村民却能在荫凉处聚着堆儿摇着蒲扇看她们一锹一锹地清理淤泥嬉皮笑脸,似乎自己跟一个小丑一样,让自己心凉透顶!

 

第二天,尹永佳是在母亲的呵斥声中起床的。母亲觉得,人一辈子都要出点力干些活的,别总娇气自己,别人能干为什么自己不能?尹永佳看了看自己手上磨出的水泡,随便吃了点饭,就跟着队伍前往援建的村庄继续工作了。

 

尹永佳告诉我,这一天,她的心没有因为挥汗如雨变得滚烫,而是凉到冰点。当时,大家正在清理淤泥,衣服全部被汗水浸透,一个村民路过,竟说你们城里人每天吃饭后要去公园散步健身,这样干活儿,倒省得你们去健身了。没有感谢之语,却让人听出调侃,似乎这大热天的苦脏累,竟是受灾村民给援建者的恩赐!她们心里有说不出来的委屈,难道是来这里自讨没趣的吗?可是,又能怎么样呢?援建也是工作,只有忍着,倘若真是辩解,又能辩出来什么?

 

人家帮助做事,没有任何报酬,说几句暖心的感激话应该不算为过吧,又或者,跟人家一块儿帮个忙同心协力去做事也应该入情合理吧,有时候,事实完全不是这样。那是帮助一受灾村民清理院落时,主人竟然在自家过道喝着啤酒,要求援建人员清理这里清理那里,完全是自己坐镇指挥,并大言不惭地说援建就是让你们来帮助建设的,如果自己不满意,就上访,堵政府门,等等。尹永佳说,这要是自己参加的志愿活动,一定会掉头就走,决不受这般毫无来头的窝囊气,但是单位组织的,自己只能忍气吞声,顾全大局,纵使汗流一身,泪洒一地!

 

我问尹永佳,如果还有援建的机会,会再去吗?她告诉我,依然会去。她说,抱怨会有,崇高没有,但自己有一颗心,支撑着自己做很多事,毕竟,真实才是人间最该有的本真。听完尹永佳的援建故事,我想,洪灾并不可怕,只是冲毁了家园,但人心倘若被冲垮,俨然要比洪灾更加恐怖,那时,即便有成千上万个尹永佳,也不一定温暖酷热时节冰冻的人心。

( 北京凤凰网:www.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