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陵穴:治疗口臭、心痛、胃痛、呕逆、吐血、胸胁痛、

 鹰域乞丐 2016-08-06

   大陵穴归属手厥阴心包经,有缓解治疗口臭、心痛、胃痛、呕逆、吐血、胸胁痛、癫狂、腕关节痛等作用,大陵穴的位置:腕掌横纹的中点处,详见本文图解大陵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大陵穴的准确位置图
 

  

图解大陵穴的位置
 

    【大陵穴的位置】位于人体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取穴方法】伸肘仰掌,微屈腕握拳,腕横纹上,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

    【穴位解剖】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腱;有腕掌侧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  

穴名解说
 

    【大陵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针灸甲乙经》作太陵。属手厥阴心包经。 输(土)、原穴。别名:鬼心、心主。

    (1)“大陵穴”。“大”,与小相对,大也。“陵”,丘陵也、土堆也。该穴名意指随心包经经水冲涮下行的脾土物质在此堆积。本穴物质为内关穴下传的经水与脾土的混合物,至本穴后,脾土物质堆积如山,如丘陵一般,故名“大陵穴”。


      (2)“鬼心”。“鬼”,与天相对,指地部。“心”,中心内部也。鬼心名意指脾土中的水湿在此气化为天部之气。本穴物质为内关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与脾土的混合物,至本穴后,经水渗流经穴之外,脾土固化于穴周,而由于本穴所在为南方热燥之地,脾土中的水湿因而大量气化为天部之气,此气化之气如同来自鬼所处的地心,故名鬼心。

   ( 4)“心包经俞”。“俞”,输也。本穴向外输出的是脾土中的气化之气,为心包经经气的重要输出之地,故为心包经俞穴。

    (5)“心包经原穴”。“原”,本源也。本穴脾土中生发的干热之气性同心包经气


    【功能作用】燥湿生气。

    【运行规律】水湿渗流于经穴之外,脾土固化于穴周并生发干热水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如同水土的混合物。

大陵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症】口臭、心痛、心悸、胃痛、呕逆、吐血、胸胁痛、癫狂、腕关节痛等

    【古代记述】治疗心痛、心悸、心烦、胸中热、胃痛、呕吐、吐血、癫狂、痫症、喉痹、耳鸣、疟疾、舌本痛、善笑不休、目赤黄、喘逆、身热如火、头痛如破、短气胸痛、手挛不伸、疮肿搔痒、指麻。

    【近人报道】治疗心肌炎、胃炎、失眠、肋间神经痛、腕管综合症。

    【作用功效】镇惊安神、清心通络

    【大陵穴位配伍】大陵穴配外关穴支沟穴缓解治疗腹痛、便秘;大陵穴配水沟穴间使穴心俞穴丰隆穴缓解治疗癫、狂、痫、惊悸;大陵穴配劳宫穴缓解治疗心绞痛、失眠。

    【临床应用】手痉挛针刺大陵穴,有针感后,不移动针尖,在原处提插,以加强针感。

    跟骨骨刺针刺大陵穴,边行针,边震跺患侧足跟,手法不宜太重。

    踝关节扭伤,跟骨骨刺,足跟痛,趾骨骨折痛时,可针刺大陵穴。 针刺方法:仰掌,在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肌腱之间取穴。交叉取穴,直刺0.3寸~0.5寸,以刺中正中神经产生针感放射到中指、食指,呈麻电感为度。

    【文献摘录】《甲乙经》:两手挛不收伸,及腋偏枯不仁,手瘈偏小筋急,大陵主之;《千金方》:主目赤,小便如血;《铜人》:治热病汗不出,臂挛腋肿,善笑不休,心悬善饥,喜悲泣惊恐;《大成》:短气,大陵穴、尺泽穴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日常保健】首先,用左手拇指尖端按压右手大陵穴,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然后屈伸活动右手腕关节,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其强度应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持续20~30秒后,渐渐放松,再用轻揉局部,如此反复操作。左右手交替进行,每次每侧穴按压 5~10分钟,每日1~2次。

    【针刺方法】大陵穴,直刺0.3-0.5寸。

    【艾灸方法】:大陵穴,艾条灸5-10分钟,大陵穴艾炷灸3-5壮。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压大陵穴,力度稍微重些,每次5分钟,每日2次。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