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技术:鼻套管高流量氧疗能够降低气管插管拔管失败率

 hlx1236 2016-08-06

气管插管计划拔管后低氧血症很常见,一般都会采用传统的氧疗方式比如鼻塞或文丘里面罩进行吸氧。但是这些措施仅对一些特殊的患者有效,能够成功地预防这些患者拔管后呼吸衰竭,这些患者包括喉头水肿、COPD高碳酸血症者。另外,预防性非侵袭性正压通气不能减少重症患者拔管后呼吸衰竭,只是在两项RCT研究的亚组分析中发现这项措施仅对再插管高风险的患者有效。

鼻套管高流量氧疗是一种新兴的氧疗方法,是一种加温加湿高流量经鼻吸氧技术,氧流量高达50L/min。高流量气流能够对气道产生低水平正压,同时可以调整吸入氧浓度。高流量气流能够排出上呼吸道的 CO2,从而到达减少生理死腔的作用,因此能够减少呼吸功。以前关于不同原因呼吸衰竭的研究显示,高流量氧气比标准氧疗(面罩)更舒服,能够达到更好的氧合。

为了探讨鼻套管高流量氧疗是否能够降低计划拔管后重新气管插管的几率,来自西班牙的Gonzalo Hernández等于2016年4月在JAMA上发表了他们的RCT研究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527例计划气管拔管的患者,并且为再插管低风险的患者。再插管低风险的定义为年龄小于65岁,拔管当天APACH II评分小于12分,体重指数小于30,分泌物管理充分,容易脱机者,合并症数量<=1,无心衰等。

这些患者随机分组,拔管后分别给予高流量氧疗和传统氧疗,共24h。主要终点为72h内再插管率。

结果发现高流量氧疗和传统氧疗72h内再插管率分别为4.9%和12.2%;absolute difference, 7.2% [ 95%CI, 2.5%to 12.2% ]; P = 0.004)。拔管后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8.3%和14.4%;absolute difference, 6.1% [ 95%CI, 0.7% to 11.6% ]; P = 0.03)。

最后作者认为,再插管低风险的患者采用鼻套管高流量氧疗能够降低气管插管拔管后72h内再插管的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