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中前期一直不缺名将,即使到了安史之乱的时候,仍有郭子仪和李光弼收拾残局。在他们之前,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等名将更是举不胜举。但是到了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势力严重挤压了中央政权的发展空间。为了平定藩镇势力,唐宪宗试图恢复中央的权威,这自然会与藩镇势力爆发激烈的碰撞。在这样的情况下,爆发了淮西兵变。李朔作为唐朝最后的名将,成功平定了叛乱。李朔的战绩还被搬上了教科书,学文科的朋友应该记得。 一、安史之乱平定以后,唐朝中央的执行力大大下降 在唐玄宗在位的中期,随着府兵制度的全面崩溃,募兵制度开始成为主体。出于国防的需要,李隆基陆续册封了视为节度使,这就是著名的天宝十节度。这些节度使分守各地,就类似于十大军区。节度使制度的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出事了。唐朝中央把地方的人事任免权、财政度支权和赋税征收权全部都交给了节度使,再加上之前已经交付的兵权。节度使的控制区已经成了半独立的王国,是否忠心全看节度使自己。当然,一个节度使的兵力根本无力对抗中央。问题是唐朝允许一人兼任多地节度使,王忠嗣兼任四镇节度使,安禄山兼任三镇节度使。王忠嗣对大唐忠心耿耿,可安禄山可没有这份心肠。他于公元755年发动了叛乱,打得唐朝中央措手不及。 为了对抗叛军,唐朝中央命令西北军团火速回援。即使是这样,唐朝仍没有必胜的把握。在迫于无奈的情况下,唐朝调动其他地区的节度使前来平叛。为了彻底打败叛军,唐朝允许这些节度使扩大自己的军队。经过8年的反复鏖战,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请注意,这次叛乱的平定并不彻底。河北地区的军队在看到继续对抗中央没有什么结果的情况下,选择了主动投降。他们继续控制河北,仅仅在名义上归属唐朝中央管理。在唐朝的中后期,河北三镇一直是最难管理的。其他地区的节度使也是貌合神离,当时的情况已经出现了东汉末年局面的那个苗头。只是唐朝中央还有一部分实力,中央和地方一直处于这么不伦不类的局面。 二、唐宪宗试图恢复中央权威,与地方势力爆发了冲突 节度使几乎和皇族一样也成了家族产业,既然皇帝可以儿子接班,那节度使也可以。唐朝中后期的节度使确实是这样的,其实家天下的体制就是这个德行。当时河北地区的藩镇与唐朝是完全对立的,中原地区的藩镇属于两面派,真正听命于中央的只有南方藩镇。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逝,其子吴元济准备接班。他等待着中央的任命诏书,毕竟需要走一个流程。但意外发生了,唐宪宗在宰相武元衡的建议下,决定逐步削除藩镇势力。唐宪宗没有同意吴元济的请求,他向淮西地区派出了新的节度使。吴元济勃然大怒,淮西地区还在他的控制之中。吴元济一方面发动了叛乱,另一方面联络河北藩镇。宰相武元衡在上朝的路上被杀,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凶手是谁。 唐宪宗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派遣李朔前往平定吴元济的叛乱。当时淮西周围的地区都在唐朝中央的控制之中,淮西非常的孤立,这对中央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但是淮西地区易守难攻,唐朝中央军之前的几次进攻都没有成功。最后,李朔抵达了前线。当时的天气非常不合适打仗,正值寒冬时节,而且刮着很大的西北风。在这样的环境下攻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李朔偏偏不按照常理出牌,他率领军队连夜急行军70里,最终抵达了蔡州城下。这是一场突袭战,守城的叛军也没有料到中央军会在这样的天气下出击,根本就没有防备。唐军成功的进入了蔡州,吴元济只能选择跪地投降。 三、唐朝中央的权威暂时得到了恢复 淮西叛乱被平定以后,震慑了其他藩镇势力。一直与中央作对的河北藩镇也表示愿意服从中央领导,虽然这仅仅是名义上的,但好歹也实现了“政令统一。”在平定了淮西叛乱之后,李朔又平定了李师道的叛乱。但是仅仅6年以后,他便英年早逝。李朔去世以后,唐朝中央方面几乎面临着武将可用的局面。唐宪宗随后也撒手人寰,关于唐宪宗的死因至今说法颇多。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唐宪宗去世以后,一直装孙子的藩镇势力再次抬头。它们严重挤压着中央的发展空间,唐朝和地方一直这么半死不活的僵持着。到了9世纪后期,黄巢领导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唐朝中央的统治土崩瓦解。在此之后,各地的藩镇开始相互混战,唐朝皇帝成了“长安皇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