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挟天子」到底收获了什么?拥有天子远超过拥有「百万雄师」!

 邓超越梦想 2016-08-09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统一北方 东汉末年,群雄纷争,当然都是为帝位而来,但是,汉朝还在,而且各大英雄一时都无法消灭对方,所以,虽然人人都想得皇帝而诛之然后取而代之,但是,谁都害怕因为诛杀皇帝而成为其他英雄追杀的对象,正如董卓,所以,各路英雄虽然谁也没有把皇帝当回事,但表面上都要为保护皇帝而起兵。


于是,“保护皇帝、匡扶汉室”就成为许多英雄争天下而亮瞎眼的口号,最终,曹操在荀彧等一大批谋士的献计下,终迎汉献帝于许昌,虽然曹操将荀彧的本意“拥天子以号诸侯”改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表面上还是正在为“匡扶汉室”而争天下,从而为自己的行动找到了最好的注解。 曹操虽然有废汉献帝取而代之之意,但究其一生只敢称王,即使待遇与皇帝没有任何差异,可终究没敢废掉汉献帝,一生称臣。


曹操之所以最终没有取而代之,当然根本原因是天下未定,天子在他手中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终究还在天子之下。这也说明在曹操看来,天子虽然只是傀儡,但他依然不能没有天子,拥有天子远超过拥有百万雄师。 那么,曹操“挟天子”到底为他收获了什么呢?纵观三国,我们不难发现,曹操“挟天子”是其一生最正确的选择,收获至少在以下五个方面有不可替代地体现: 



(图)新版《三国》中的曹操,剧照,陈建斌饰


一是获得了政治上最大的支持。曹操以“匡扶汉室”起兵,初虽弱小,但“匡扶汉室”的名义,获得了政治上最大的支持,各路英雄无法反驳,所以立足,毕竟,爱国是最大的口号,绝大多数人都只能拥护,至少能够团结绝大多数的人,孤立那些撕破嘴脸妄图称帝的人,如董卓,如袁术,先后想称帝,但最终都被以“匡扶汉室”的一群英雄而剿灭。这也是曹操起兵就获得大家支持的根本原因,也是曹操能够在众多英雄中最终一骑绝尘,最终将其其他各路英雄一一剿灭而统一北方的根本原因。 


二是获得了大批有才能之人的鼎力支持。曹操“匡扶汉室”的口号,吸引了大批有识之士纷纷前来,虽然这些有识之士真正看中的不一定是曹操的“匡扶汉室”这个口号,而是谁都知道只有在“匡扶汉室”这个口号下才具有凝聚力,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因为要想名扬天下,实现伟大抱负,那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作指导,在那个年代,“匡扶汉室”就是最正确的思想,没有谁的思想能够比“匡扶汉室”更正确。于是,汉朝的一批有能力、有威望、有影响之人纷纷投奔曹操,这其中就包括荀彧、荀攸、钟繇、程昱等,这些人的能力、影响、威望在当时无人能敌,一人至少都能抵十万雄师,即使钟繇,虽然在军事方面才能平凡,但其影响非凡,能够在关中镇住马腾、韩遂等大军阀,大败袁尚手下大将郭援并斩杀之,而且让北边的单于臣服,在军事方面才能平凡的钟繇何以能取得如此非凡的战绩,当然是其影响,因为他是汉朝的御史中丞、尚书仆射,是中央数一数二的大员,代表的是国家,现在钦差驾到,岂敢乱动?


所以,曹操为什么会听取荀彧的建议,拥天子进许昌,根本原因就在这里,而且坐实了曹操“匡扶汉室”的口号,过去,你曹操“匡扶汉室”,可你根本没有保护天子,现在,把天子请来,那自然就更能证明曹操“匡扶汉室”不只是口号,而是实际行动。现在,天子平安、天子驾到,那岂能没有有识之士前来?即使你不把天子放在眼中,那至少在表面上不能反对。所以,天下英雄都奔曹操,一方面是看中曹操的能力,另一方面那是天子在这里,为天子效忠就是为国效忠。如郭嘉、贾诩、张郃等一大批谋臣武将就在这种情况下投奔曹操。 



(图)新版《三国》的剧照


三是能够以天子的名义征召天下有能力之人。现在,天子在曹操那里,曹操当然能够以天子的名义征召天下隐士或有能力之人,如华歆,本是东吴孙权手下之人,曹操以天子名义征召,孙权不敢挽留,华歆最终位列三公;如王朗,本被孙策打败并投降孙策,曹操以天子名义征召,最终也是成为曹魏政权中位例三公之人。这样的事例,在曹操“挟天子”之后,可以说是用尽之能事,曹操也因此获得一大批有能力之人为其所用,至少不会成为他的敌人,如徐庶,如当年北方重要军阀之一张绣三投曹操,那自然也有天子的功劳,曹操大败最大对手袁绍,更有“挟天子”之威力,袁绍许多手下如许攸、张郃尤其是许攸等雄才伟略之人投奔曹操,当然是因为曹操拥有天子,可以说官渡之战没有许攸的投奔,曹操要想获胜恐怕要打一个问号。 


四是能以天子的名义让其他英雄罢兵。三国前期,虽然是军阀混战,但其实都是在统一名义下的内战,曹操拥有天子,当然就能够以天下的名义让其他英雄屈服,达到即使不用兵那也同样能够征服的目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曹操南征,一道诏书,刘表的儿子刘琮马上投降,征服荆州不费吹灰之力。如果不是周瑜在赤壁力战,那孙权也会被一道诏书臣服,占据益州的刘璋,那自然也会在诏书的威力下臣服,那曹操征服天下的目的完全就能够达到,至少曹操最终称雄北方,统一北方,“挟天子”是其最大的致胜法宝。 


五是唯一能够代表中国与外交往的政权。曹魏政权向北征服匈奴,向西联通西域,保持了祖国江山的基本稳定,凭的是什么?当然凭的是拥有天子,是代表中国与外界交往的唯一合法政权,三国之中,只有曹魏政权与外界交往,那是因为外界也只认汉,只认曹魏政权。但看东吴、西蜀有什么外交没有?没有,因为他们虽然割据,但被外界视为只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地方政权。为什么三国之中,只有曹魏有文化?三国时期各界精英几乎都集中在曹魏政权,如三国的文学、医学、数学、艺术的发展都主要集中在曹魏政权,如以三曹为首的建安文学,如华佗的医学,如数学方面的代表刘徽在圆周率方面的贡献,如楷书鼻祖钟繇等等,虽然三国时期各方成就不怎么样,但除了曹魏政权有亮点外,东吴、西蜀你能说出多少亮点? 


(图)新版《三国》的剧照


曹操为什么一生未称帝,那当然是当时天下未统一,“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有用,而且他也深知“挟天子”对他的意义有多重要。更何况,他不称帝,天下还有谁敢称帝?至少从名义上保证了祖国的统一,还依然在汉王朝的统一之下。曹操之后,曹丕废汉献帝取而代之,刘备、孙权先后步其后尘称帝,三国割据才正式形成,国家才正式陷入分裂,曹魏政权最终征服天下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废汉而代之,这也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陷入平庸的根本原因,曾经所向无敌,而南征赤壁之后几乎就没有打过胜仗,而那些叱咤风云的谋臣武将从此集体失声,那是因为曹操虽然未废汉而代之,但其野心是天下人都知道了。


原标题:曹操“挟天子”到底收获几何


*作者:丁征宇,鱼羊秘史原创专栏作家。凤凰网2014年度十大新锐潮流博主,新浪名博,知音专栏作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