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真可谓被深深打上历代王朝烙印的中国之城。 在洛阳这座城市,记载着太多的辉煌和荣耀;历史上洛阳曾6次进入世界最大城市之列,最兴盛的隋唐时期,城市人口就超过百万。从商周到隋唐时期,洛阳是闻名世界的'路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已有4200年建城史的洛阳城,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而分布于洛河之滨的五大都城遗址,则无声地诉说着这座历史名城的盛衰兴废。 应该说,洛阳能有如此之高的历史地位,是和中国古代文明产生、发展的进程密切相关的。 在黄河流域,有以洮河为中心地区的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有以渭河为中心包括豫西北和晋西南)的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三里桥文化和客省庄二期文化;有以豫中为中心的裴李岗文化、大河村文化、王湾三期文化等等。如此繁复的史前文化谱系,显示出中国古代文明本土起源和多中心发展的基本特点。 然而,考古材料又表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还是有着先后主次之分的。 当其他地区还处在铜石并用时代晚期、露出文明之曙光时,以嵩山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夏人,已经率先跨入青铜时代,建立起早期的奴隶制国家。 根据文献记载,夏人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嵩山周围和伊、洛河流域,他们能够走在史前各文化的前列,首先得益于他们地处旱地农业起源的中心地区,这里的气候、土壤和植被状况,特别适合粟作农业的发展,从而为社会生产持续而高速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其次,由于在地理上处于史前文化体系的中心位置,所以他们易于受到周围文化的激荡和影响,能够从许多方面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先进因素,从而在迈向文明的进程中保持领先位置,发挥主导作用。 夏人立国后,今洛阳一带逐渐成为其政治中心。《逸周书-变邑篇》云:'自治汭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说明夏人的都城,就在伊、洛河流域,在今偃师市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基本可以证明上述说法无误。 与此同时,洛阳一带也成为当时最大的一处文化中心,被誉为中国先民心灵思维最高成就的《河图》、《洛书》,相传就出自这里。在以后的岁月中,洛阳又成为周公'制礼作乐'的地方,成为佛教在中土的传播中心。道学、经学、理学等等,也都与洛阳有密切的关系。 正是由于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从很早的时候起就成为并且长期保持了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地位,所以它便在历史上扮演了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成为统治天下和垄断文化之正统与正宗的象征。这种象征意义是其他任何一处古都所没有的,洛阳因此而拥有一种极为长久和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它能在漫长的岁月中多次被汉族和少数民族统治者选为都城,与此不无关联。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的诗句,很好地表达了视洛阳为华夏文明根源的社会公识。在中国古都当中,唯独洛阳拥有、享有这份荣誉。 洛阳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其高度的战略价值,是这里屡为国都的又一重要原因。 从宏观上观察,洛阳处于黄河流域的中部,北依邙山,可通幽燕;南对伊阈,可达江汉;西控渑崤关中,东与黄河下游的大冲积扇相接,适扼我国古代东西南北的交通要冲,因其四至的道里相差无几,自古号称'天下之中',现今人们所说的'中国',最初即是指洛阳一带而言。 因此,古代的洛阳确有居中御外之便。 从洛阳周围的地理环境来看,这里是一个小盆地,黄河及太行山构成了它的北部屏障;在其南部今嵩县境内的崇山峻岭中有'三涂'之险;西南部今卢氏县境内有熊耳山、东南部今登封县境内有嵩山;在其西部的豫西山地中有函谷、崤底二关;在其东部,是连绵起伏的丘陵,虎牢、成皋两关雄峙,构成了一道严密的防线。 所以,洛阳在军事上具有易守难攻的特点。 对于洛阳在地理上的优势,古人早就有了明确的认识。《史记-周本纪》载:武王灭商后,曾在洛阳营建了一座供周人居住的城邑,但在回到镐京后,他仍然为东方局势不稳而寝食不安,竟然到了'自夜不寐'的地步,最终武王做出了迁都洛阳的决策。 他对周公说:'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洛伊,毋远天室。'对洛阳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 洛阳历史悠久,名称曾几度更改。据《尚书-禹贡》载,大禹治水划天下为九州,洛阳属豫州。 夏朝属斟鄩部之范围,商朝归西亳之属地,西周称之为洛邑、新邑、大邑、天室、中国等。战国时始称洛阳。西汉末年称宜阳,东汉改称雒阳。曹魏、西晋、北魏复改洛阳。隋炀帝时先后称东京和东都。唐朝称洛阳宫、东都、神都、东京。五代时后梁称西都,后唐称雒京,后晋和北宋称西京。明朝因避光宗皇帝朱常洛之讳改洛字为雒。清以后仍称洛阳。 变更的是洛阳的名称,不变的是一个帝都的历史宿命。 地处洛阳郊县郾师的二里头遗址,是洛阳的前世。商代早期曾在二里头建都,后来一次又一次(共达八次)迁走。而洛阳城的兴建则是从周武王灭殷后营建洛邑开始。西周成王继位后,曾将象征王权的重器九鼎迁于此。自此,康、昭、穆、共、懿诸王均曾在这里居住过,洛阳已成西周王朝的东方重镇。周平王迁都洛阳,史称东周,共有23个国王都居洛阳。东周末,王室在洛邑之内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小国,直至公元前257年和公元前250年为秦所灭。 西周时期的洛阳'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农业、手工业、商业、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今老城瀍河西岸发现有大规模的青铜冶铸作坊,采用竖式鼓风炉进行熔炼,铸造工艺流程复杂,充分说明了当时手工业的发达。商业经济也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成为四方贡纳的集中点和商品贸易聚散地,'喜为商贾,不好仕宦'成为洛阳人一种风尚。 与此同时,洛阳成为了'百家争鸣'的场所,是道学的发源地、儒学经典的集散地和合纵家的故乡。老子在洛阳管理周朝的图书典籍,相传今洛阳东关大街中通巷老君祠是老子为周史官时故居,祠内有明刻《老子故宅》碑。孔子公元前519年入周问礼于老子传为佳话,今洛阳东关大街尚有明末洛阳知县杜汝明树的《孔子入周问礼处》碑。被后人称道的苏秦'头悬梁,锥刺骨'故事就发生在洛阳,苏秦故居在今洛阳东南太平庄,其墓地在张苏寨北。 可以说,洛阳的骄傲,来自于十三个朝代的繁华烟云,来自于牡丹花开的富贵灵气,或者源自道学、理学等发祥地的大智慧。 这种骄傲,其传承的是中原文化的积淀和底蕴,而难以掩饰的则是帝都斜阳的落寞与忧伤。尽管牡丹富贵依旧,龙门石窟的历史尘烟仍在。 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手纹一样藏起来。城市的印记被写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护栏、楼梯的扶手、避雷的天线和旗杆上,每一道印记都是抓挠、锯锉、刻凿、猛击留下的痕迹。 那是东都大火带来的洛阳的伤痛,中国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不断损毁与不断重建的历史。中国历史上动乱频仍,朝代更替频繁,城市尤其都城所遭遇的破坏极为惨烈。这在洛阳表现得特别典型。 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的历次大动乱,中原河洛地区几乎都在动乱的中心,兴与废,在洛阳城市发展史上,交替出现,代代轮回。 东汉末年,董卓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下令焚毁洛阳宫殿与城市,派吕布开挖邙山帝陵,取其财宝;胁迫洛阳数十万户居民迁徙长安,沿途白骨累累,十室九空。 昔日繁华的宫殿与城市,成为荒草掩埋的废墟。后来当曹植路过洛阳时,这种局面还没改变,曹植触景生情,赋诗一首曰: 步登北邙坂,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硕擗,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 游于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之后不久,曹操纵兵又一次盗掘邙山陵墓,取财宝以充军费。西晋的八王之乱、唐代的安史之乱……都使繁华壮丽的洛阳城变成一片废墟,人文荟萃的河洛盆地,成为人间地狱。 洛阳在动乱年代多次被人为毁灭的惨痛历史,频繁记录在各朝史书上,读来令人触目惊心。 宋代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曾经在宋王朝的西京洛阳,完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他面对洛阳周围历朝历代留下的一片片都城废墟,发出历史的感慨:'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由夏商到隋唐五代,洛阳城屡建屡毁,最后终于逐渐衰落。 北宋时,洛阳还保有西京的地位(国都汴梁称东京),但到明朝、清朝,随着气候的演变,黄河流域经济文化急剧衰落,洛阳逐渐沦为一个县级城市,人口只有几万,城墙内面积只有1.96平方公里,只及隋唐洛阳城的二十四分之一。昔日无比繁华的都城建筑,在地面上基本都消失了。 现如今,洛阳只剩下一座老城,成为古洛阳的缩影,其中东、西、南大街是洛阳旧城传统风貌保留较为完整的地段。透过它们,我们还能依稀看到那些历史的陈年旧影。 好 文 推 荐 1、生活|什么才是“极简主义”生活方式? 苏格拉底说:我们需要的越少,我们越近似神。……每个人都知道生活只要简单就快乐,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 2、恋爱|江湖把妹指南 教你七夕如何谈恋爱? 爱情是什么?爱情就是一物降一物……没有最完美的情人,只有最合适的爱人……幸福源于正确选择。什么叫天生一对?就是ta的缺点你也爱! △ 3、开封往事|此城只堪成追忆 世间已无开封城 曾经的繁华,刹那间是残垣废墟,当年的血泪,最后是只语片言,通通掩埋在千年的浮尘之下,消失在遥远的时空当中。千年后,帝都最后还有什么? △ 【文博河南】文博+文学+文史,一起品味传统文化的魅力!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