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晋僖:太极拳之“松腰”

 坛山大叔 2016-08-10

腰为一身之主宰,位于人体中间部位,是上下体转动的枢纽

能松腰,两脚就有力,下盘稳固,上身轻灵圆活。如松不开,堵塞上下通道,下肢的膝胯僵紧,脚就不抓地。上肢的肩、肘、腕和手四大关节拙力就去不掉,很难体会出太极拳上下轻灵的虚实变化。如何“松腰”呢?余根据恩师陈正雷大师的传授,谈谈其练法,供大家分享。

张晋僖:太极拳之“松腰” 张晋僖老师拳照

行拳松腰

每当练拳,从起势开始,先将大脑松静下来,摒除杂念,身心放松,去掉拘束,在心情稳静的情况下,一定要先松腰,用意念将腹部、命门以下臀部及两侧胯骨放松下沉,松到脚底后开始练拳。在练拳中,要以腰为轴带动周身,每做一个动作,腰要先放松再转动,手足才随之而动,腰不动,手脚不能动,刻刻留心腰的放松。每完成一个动作定式时,要先松腰,然后再从上到下松肩、松胯和松膝到脚底。如此的以腰为主进行放松练拳,就会一式导出一式,此式之始,乃上式之终,而此式之终,又是次式之始,缓慢交替,无停顿之形,无滞留之意,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这样内气就会自然畅通,僵劲拙力就会慢慢克服,逐渐达到周身相随,一气贯通。

站桩松腰

站浑元桩时,要意念集中,思想清静,立身中正,周身放松。两臂弧形环抱,手心向里,指尖相对,沉肘松肩,两脚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下蹲内扣,膝过不脚尖,大腿根外撑,然后松腰椎、尾闾、臀部和小腹,使上身大部分重量通过骨盆下沉到双腿至脚底,达到松腰落胯,重心稳定。人体的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四段,颈椎和腰椎向前凸出,胸椎、骶椎向后凸出,脊椎的四个生理弯曲像英文的“S”字母,太极拳的松腰部位是指胸椎、腰椎和骶椎。站混元桩就是要把后凸的胸椎向前松开竖直,把前凸的腰椎往后松开竖直,把尾闾骶椎松开下垂向前收,脊柱的下端呈沉劲,脊柱的上端呈顶劲,形成上下对拉,使腰竖直放松,气血上下疏通,周身掤劲饱满。

转胯松腰

两脚自然站立,与肩同宽,立身中正,两手虎口叉腰,拇指在前,其余四指按于肾俞穴上,腰放松不动,以胯关节为轴,按左→后→右→前的方向旋转,而后反方向右→前→左→后的方向旋转。当胯关节拉开后,以尾闾骨为动点带动胯由左后右前或左前左后正反方向旋转划圆。久练,腰胯关节、肌肉、韧带不仅能平转划圆,而且还能立转划圆,甚至能转平、立相合之混圆。

蹲墙松腰

面壁而立,两脚并拢,中正安舒,全身放松,会阴上提,脚尖顶墙根,两肩前扣,含胸收腹,腰后凸下蹲。下蹲时头不可后仰,不可倾斜,以鼻尖贴墙,彻底下蹲后在缓缓上起。下蹲时,可先想一下脚底涌泉穴,同时注意全身放松,腰向后凸,使脊柱逐节放松下落。上起时,注意用百会上领或先想一下蓝天,然后再将脊柱抻起拉直。练时要精神专于形体动作,无其它特殊意念。每次下蹲10次为一组,多多益善。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腰部就能放松、灵活,气血流通。

通过以上对腰部放松的练习,每招每式,以腰为统帅,腰不动,手不动,气由丹田发起,内走五脏百骸,外行肌肤毫毛,运行周身而复归丹田,缠绕起来,圆转自如,就能达到一动则周身无有不动,一静百骸皆静,发劲时松活弹抖,完整一气的太极境界。

作者介绍:

张晋僖,1979年开始学练当地黄岭炮拳、长拳;1982年后学练陈氏太极拳;1990年起拜“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陈正雷为师习陈氏太极拳老架一、二路、新架一、二路及刀、剑、推手等。数十年艺耕不辍。擅长陈氏太极拳械、推手。先后在《少林与太极》等杂志上发表《陈氏太极拳去僵求柔的必经之路——放松》、《太极拳与周易》、《陈氏太极拳的圆》、《陈氏太极拳的对称性》等论文二十余篇。为陈正雷太极拳北京总馆坐馆教练,陈正雷大师弟子,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中国武术七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