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后抑郁太矫情?生孩子的又不是你|科普+微课

 清水笺 2016-08-10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产后抑郁——一个在妈妈群体中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很多人说,生个孩子还能抑郁?太矫情了,当妈的不都该很幸福嘛?我只想反驳:哼!你太天真!生孩子的又不是你~


文末还为大家准备了一堂干货满满的微课哦,我们邀请了简单心理认证咨询师来更详细的谈一下与产后抑郁相关的问题~希望对需要的人有帮助 :)


——(今天性别为女的)简单心理J室长




文|汪琪倩 简单心理写作计划作者
作为一个2岁男孩的母亲,80后的小J不止一次幻想过孩子的意外死亡。

“我就这么漠然地看着,看他爬上椅子,再爬上窗台,踮着脚去够窗户把手,一副无知无畏的样子。我在三五步开外的地方站着,没有阻止。那一刻,我期待发生点什么。我甚至想象他掉下来该摔在哪,哭多长时间才会没了声,那么我的生活就能回到过去。”


“有时候带孩子外出,一边叮嘱他注意安全,一边想象有一辆车飞驰而过,带走了他。等回过神来,我又会因为曾有过这些念头而自责。”

 

情况不太对,但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小J的痛苦,不少妈妈有过相同或相似的体验。但绝大多数女性认为自己只是出现暂时性的情绪低落,等孩子长大情况自然好转,却不愿相信自己患上了产后抑郁。直到正常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交流受阻,才后知后觉自己“真的不太对劲”。

 

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对产后抑郁下的定义是“发生于围产期的抑郁障碍”。不少女性在生下宝宝后(一般在产后两周到一年)会出现爱哭、易怒、烦躁等现象,还会莫名其妙悲伤、失眠。有些幸运儿在家人朋友的帮助下,适应了新妈妈的角色,走出情绪低谷。有的却越陷越深,偶尔的低落演变成经常性焦虑,郁郁寡欢,对世界充满敌意,对生活失去兴致,严重者甚至出现轻生、伤害孩子的念头和行为。

 

如果你不幸被言中,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你需要考虑自己患上产后抑郁的可能,并及时去专业机构评估就诊。

 



我们为什么会遭遇产后抑郁


随着现代人对精神及心理健康关注度的持续增加,产后抑郁逐渐被公众认知。但产后抑郁的起因仍然是个谜。

 

假设1:荷尔蒙作怪


孕期及产后雌性激素、孕激素、甲状腺激素等的波动,是造成女性情绪波动的因素之一。

 

假设2:生活因素


有了孩子,没了自己。有了孩子,没了自由。职场妈妈在家庭和工作间进退两难,顾此必然失彼。而全职妈妈一心归家,仍然要面对与社会脱节等问题。

 

假设3:遗传因素与高危因子


一些研究者还提出遗传因素、孕期血压升高、产后大出血等都可能是引起产后抑郁的罪魁祸首。

 

康涅狄格大学的Beck指出,一系列高危因子会增加产后抑郁的可能性:孕期抑郁、低自尊、低社会经济地位、生活压力、养育压力、较少社会支持、糟糕的婚姻状况、意外怀孕等。学者McCoy等进一步强调,奶粉喂养、抑郁史、抽烟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


产后抑郁中的那些刻板印象


另一个更糟糕的情形时,产后抑郁的母亲们常常为此而羞耻 。


“因为丢脸,我从不提及此事。”小J强烈的耻感来自于养育过程中的屡试屡败。 “这是我第一个孩子。我完全没有经验。”家人、朋友甚至好心的路人,都有资格对她指手画脚。在小J看来,这些都成了对她母亲角色的否定。“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孩子一生病,我更手忙脚乱,在自责的同时,也怨恨他给自己添了太多麻烦。”

 

一种早已存在的刻板印象是,女人天生就会带孩子。当社会理所当然地在女性与抚养孩子之间划上绝对等号,女性的实际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已被低估。不少有产后抑郁经历的女性表示,她们的抑郁情绪很大一部分源自被孤立被隔绝的感受。

 

多愁善感,情绪化,爱耍小性子,爱较真……这些“标签化”的刻板印象,一方面影响了女性对产后抑郁的及时自察,甚至助推患者自我逃避、自我消解,另一方面削弱了亲密他者与女性患者对话心灵的情感基础。


“在他们看来,我就是无理取闹。”曾经用大吼大叫企图释放内心魔鬼的小J,已经放弃了向外寻求理解。




此外,相当一部分男性在妻子产后,也会不同程度地遭受失眠、焦虑、狂躁等折磨。研究指出,在妻子产后一年内,1.2%-25.5%的男性遭受了抑郁,其中24%-50%男性声称其配偶正在经受产后抑郁。妻子患上产后抑郁被视作丈夫同时遭殃的触发因子。新生命的降临,对妈妈是个挑战,对爸爸又何尝不是?


“糟糕的不是情绪变坏,而是面对变化手足无措的感觉。”正是这种深深的“无力感”侵蚀了丈夫视如生命的男性尊严,“有些事失控了”。


如何预防产后抑郁


研究显示,社会心理和心理学上的干预能显著减少产后抑郁女性患者的数量。理想的干预方式包括专业人士密集的家庭造访、同龄人煲电话粥“吐槽”以及人际关系心理治疗。这些手段既可用于治疗,也可用于预防。

 

  • 如果你是产后抑郁患者:

 

对策1:求人前先求己


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产后抑郁并不可怕,要想战胜它,先正视它,与它和解。

加强自我情绪管理。准备一个本子,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重点描述原因及对策,并减少非必要的情绪爆发。


学会宽容,享受犯错,“犯错的我才是真的我”“孩子会犯错才需要我”。

 

对策2:学习疾病知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产后抑郁的治疗。恐慌多数来源于无知。患者学习产后抑郁的症状、危害、诊治、预防等知识,做到心中有数,自救不慌。

 

对策3:求助专业人士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必要时接受药物治疗。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切记,谨遵医嘱。

 

对策4:物以类聚,抱团取暖


加入正式或非正式的病友组织,通过倾诉、求助、互助等方式,找到失落已久的组织归属感。


 


  • 如果你将为人母:


对策1:不打无准备之仗


学习育儿知识,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作出预判,减少问题发生时的心理冲击。

 

对策2:在战术上藐视敌人


不人人自危也不盲目乐观,警惕产后抑郁风险,尽量提前消灭高危因子。

 

对策3: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对象


与家人提前沟通,共同学习,做好疾病预防。

 

  • 如果身边有产后抑郁患者:


无论你选择助人还是放弃,一帮到底或是略施援手,请给予患者最基本的尊重——对产后抑郁,不过多提及也不刻意回避。


参考资料:

Beck, C. T. (2001). Predictors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 update. Nursing Research,50(5), 275-285.

Cs, J. H. G. R. (2004). Paternal postpartum depression, its relationship to maternal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family health.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45(45), 26-35.

Magistris, A. D., Carta, M., & Fanos, V. (2013).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the male partner. Journal of Pediatric & Neonatal Individualized Medicine, 2(1), 2281-69215.

Milman, N. (2011). Postpartum anemia i: definition, prevalenc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Annals of Hematology, 90(11), 1247-1253.

Paulson, James F.; Bazemore, Sharnail D. (May 19, 2010).Prenatal 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Father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Maternal Depression: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303: 1961–9.

Yonkers, KA; Ramin, SM; Rush, AJ; Navarrete, CA; Carmody, T; March, D; Heartwell, SF; Leveno, KJ (2001). Onset and persistence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an inner-city maternal health clinic system.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8 (11): 1856–6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