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誉楼成功秘籍大起底,他们董事长在国际大会上是这么说滴!

 guohfy2012 2016-08-12

政情 民情 乡土情 尽在掌握


编者按:近日,国际企业、经济学和伦理学学会(I S B E E)第六届世界大会在上海开幕,这是I S B E E自成立以来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大会。来自联合国的重要官员和来自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


受大会邀请,信誉楼百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穆建霞登上大会讲台,与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朋友分享信誉楼的成长之路。企业价值究竟何在?诚信经营与共享经济如何实现?30多年来,信誉楼用实实在在的做法,给出了答案。

以下为穆建霞的发言,敬请关注。


1984年的一个不足300平方米的小商场,到如今在河北、山东开设了20家百货商厦,经营面积30多万平方米,年底前还将有6家自营店陆续开业,信誉楼30多年来的发展都是稳健、充满活力的。

切实为他人着想、把主要精力放在做企业而不是赚钱上,致力于提高全员素质,注重人力资源挖掘和企业体制机制完善、文化建设及战略的管理。信誉楼的30年,不缺资金、不缺人才、发展留有余地、顺其自然,不求做大做强,但求做好、做健康。

30多年来,信誉楼两万多名员工都是自己招聘经培训上岗,干部全部是从基层培养,没有“空降兵”,商品自营率达98%以上,拥有数以千计的买手,从不搞促销,各店客流如潮,令消费者称道的服务,让业界称奇的坪效和纳税额,2015年集团销售收入72亿元,纳税3.5亿元。

你看到“羊群的悲哀”了吗?

据说,草原上的羊群走在前面的能够吃到鲜嫩的草,而走在后面的却总是吃剩下的。于是,后面的羊会努力跑到队伍的前面,这样羊群为了争夺食物都不愿落在后面,开始不断地往前奔跑,而前面的路上是否危险已经少有关注;脚下的草是否已够吃,也少有关注;羊已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也忘记了自己最终想要什么……

很多企业经营者也有羊群的困惑:奋斗打拼到最后,企业做大了、积累了财富,但身心俱疲,有的人终日奔波忽略对家人的关爱,失去了亲情和幸福,得到的是自己最想要的吗?

商海中,信誉楼是比较“任性”的:别的商家营业到晚上十点多,信誉楼八点多就准时关了门,春节期间,信誉楼规定所有商厦关闭给员工放假,让员工与家人团聚共享亲情。

为减轻员工精神、经济负担,信誉楼内部不允许请客送礼;员工收入不与销售业绩挂钩,干部薪酬不与利润指标挂钩,取而代之是全方位的成就员工,为员工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充分授权,允许试错。发展不看关系,不讲背景,晋升考察品格和能力,不拘一格用人才,创造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发展空间,通过发挥团队优势,让平常人创造出不平常的业绩,让员工有成就感、价值感,在劳动中体会快乐,享有成功人生。

经商最简单的道儿就是诚信

信誉楼创始人张洪瑞经商初期,一位商界前辈对他说“大商不奸”。就是这四个字,让他登时心里有了底,“既然经商还有这道儿,那我就试试,做一个不奸的大商。”他把企业名称定为“信誉楼”,尽管6年没有盈利,也未改初衷,恪守诚信,并把诚信的基因注入企业——对员工、对顾客、对供应商、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讲诚信。

信誉楼的诚信有三个层次:说到做到,兑现承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做到不欺不瞒;在做到以上两点的同时,切实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着想。

经营辩证法是:一心想赚钱的路越走越窄,只有诚心诚意为消费者和供应商着想,财源才会滚滚而来。

1985年元旦,信誉楼挂牌营业。开业当天信誉楼就推出了“五试一退”制度:自行车试骑3天、洗衣机试用7天、电视机允许试看半个月、收音机和录音机试听5天、各种日用化妆品可以当面试用、凡信誉楼经营的商品,属于质量问题的,都可以凭发货票据退换;1986年,信誉楼开出了全国第一张信誉卡,售出商品凭信誉卡包退、包换、包修;1987年,信誉楼率先设立了“退换货接待处”。

在“顾客就是上帝”的时代,信誉楼明确了“视客为友”的服务理念,明确导购员应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帮助顾客买到合适的商品。

信誉楼的采购已经延伸到全国范围,走到了厂家、源头,为消费者精挑细选好的商品。下一步,信誉楼将进一步拓宽视野,尝试开展全球采购,把品质优良、物有所值的商品呈现给消费者;信誉楼导购员的收入不与销售业绩挂钩,考核导购员的指标是对商品知识的丰富程度、服务专业技能是否能站在顾客角度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导购员的服务质量甚至影响到其晋升和发展;在信誉楼,退货比买货更舒心,哪怕是新鞋磨脚这样的非质量问题,信誉楼也会认为是导购员没有为顾客当好参谋,未选择到合适商品,所以应该负责。

管理和制度设计归位到“人”上

在创办信誉楼初期,张洪瑞就说:“我办信誉楼不是为了个人发财,就想干点儿事。我搭台,让大家来唱戏,都唱个大红大紫。”

信誉楼的企业使命是让员工体现自身价值、享有成功人生。这里所讲的成功人生是指“有益自己,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并能从中获得相应的回报,收获快乐和满足。有益社会,就是自己所做的事情,能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别人带来幸福”。

从上世纪90年代初,信誉楼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开办职工业校,建设教学型组织,为员工营造了终生学习的环境,培养员工好习惯、好心态、好品格,也就是教会员工如何做人、怎样处世;关注关爱员工的工作状态、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打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内部环境,让员工轻松愉快地工作。“追求价值最大化,而不是利润最大化”,这样的核心价值观决定了信誉楼的一切管理举措和制度设计都必须回归到“人”自身的发展上。

在现代企业制度方面,信誉楼开创性地提出了“企业无终极所有者”的理念,全力推行人力资本股权化制度。集团内实行岗位股(不是全员持股),岗位决定股权,不同的岗位授予不同的股权,岗位变动时股权随之变动,退休或离职,其股权全部按离退时的价格由公司收回,不允许继承(包括创业者),不允许自行转让和个人控股企业,它的主要作用一是用股权激励,让核心员工与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二是将不断地使有能力、有贡献的人才进入公司的中坚层;使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融为一体,为员工创造了一条依靠自己的劳动、技术、能力和智慧来参与公司的治理和分享公司利润的途径。截至2015年底,信誉楼百货集团的优秀导购员及柜组主任以上干部持有岗位股的达到7000多人,占总人数的近30%(这个数还会增加),创办人张洪瑞先生所持有的股权占比不足1%(这个数还会减少),人力资本股权化的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信誉楼的资本属性。

信誉楼从2012年实施的《员工退休安置金制度》,每位员工退休时,除享受国家的社保退休金外,根据工作年限,企业赠予一笔安置金,让普通员工共同分享企业的经营成果,安享晚年。人力资本股权化和退休安置金这两项制度,使信誉楼真的是谁创造的归谁,实现“企业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企业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的理念,让它成为全体信誉楼人共同拥有的企业,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共享型经济。

信誉楼与员工已成为了事业共同体、成长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在张洪瑞成为了优秀企业家的同时,信誉楼的员工也成为了“出色的自己”,和我们的创办人一起享受着“成功人生”的幸福和快乐。


资料来源/吕坤 李洋洋

策划/谭宗耀  编辑/李从九


阳光黄骅,本土最权威政务微信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