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业】国产动画电影春天还有多远?

 思考力_行动力 2016-08-12

大鱼海棠导演梁旋和张春


动画电影虽然被关注度很高,但是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文│本刊记者 孔维琛


一个是历时12年的《大鱼海棠》,一个是历时六年的《摇滚藏獒》,今年的电影暑期档同天上映的两部动画大片可谓赚足眼球,去年暑期档获得广泛好评的《大圣归来》也是前后酝酿了8年时间才与观众见面。有人说,这是在卖情怀,也有人认为,中国电影动画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动画电影的难产。


重回大众视野


近几年中国国产电影市场的火爆无论是从电影票房还是从电影的产量、资本的投入等等都可见一斑,但是作为电影的一个类别,动画电影却一直不温不火,直到去年的大圣归来以近10亿元的票房刷新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纪录,国产动画电影才逐渐再一次进入大众视野,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去年扎堆上映的其余50多部国产动画电影中,票房过亿元的只有从动画片改编过来的大电影《熊出没之熊心归来》,大部分国产动画电影成了陪衬。一位长期关注动画电影产业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去年的《大圣归来》,今年的《大鱼海棠》等动画电影的出现,是中国的动画电影在淡出人们视线很久之后重回大众视野的开始。”


中国的动画创作也曾经辉煌。上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电影的产量达到200余部,数量空前,成就了《三个和尚》、《雪孩子》等一批经典,一些动画系列片也开始出现,比如《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等,都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经典。但是90年代之后,由于美国和日本公司相继进入中国,巨额的动画订单,让大量出现的动画公司成为代工工厂,中国的动画电影失去创作能力,动画人也成为动画代工的廉价劳动力。


2000年之后,互联网和新技术的普及,给动画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大量人员的涌入也出现了很多的作品,但是却没有一部完整的动画电影。2006年之后,广电总局开始实行境外动画限播令,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国内动画产业。但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拔苗助长的政策,非但没有推动动画产业的发展,反而造成混乱,扶持创意产业,却不扶持创意,而只扶持规模,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凑人数租电脑的大型临时动画公司;不奖励优质内容,却只奖励制作完成分钟数,于是出现了大量的一味求数量抄袭拼凑的垃圾动画片;动漫产业扶持的结果不是自由竞争内容为王的市场化,而是封闭世界里的政绩指标和自娱自乐。


但是分析人士认为,之前无论是辉煌还是混乱,国内的动画作品并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动画电影,只是一些动画短片而已。随着近几年电影的井喷,更多的动画人,试图在电影领域寻找动画的机遇。2009年动画大电影《喜羊羊和灰太狼》收获超过亿元的票房,给动画电影人树立了信心。


去年刷新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纪录的《大圣归来》以及今年的两部动画电影的重头戏《大鱼海棠》和《摇滚藏獒》,无论是是在票房还是在话题量上,对国产动画电影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钱不是主要软肋


《大鱼海棠》12年,《摇滚藏獒》6年,《大圣归来》8年,长达数年的制作周期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可能会出精品,也可能会让一部电影变得更为零散,比如《大鱼海棠》松散混乱的故事和叙事,让一部众所期待的动画电影的口碑走向极端。而周期之所以这么长,除了制作周期比较长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钱。


据《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了解,《大鱼海棠》的两位导演在2004年从清华退学后开始投入动画电影行业,2005年创立彼岸天动画公司,为了《大鱼海棠》,公司接了不少的商业动画广告,在培养团队技术的同时,主要是为电影项目寻找资金。2007年,获得联创策源冯波的天使投资,电影项目正式启动。2009年20分钟的样片获得良好的口碑,但是随后与上海文广集团的500万美元的融资项目未能成行,导致公司面临经营困难,电影项目一度搁浅,逐步的转型做形象授权业务及社交游戏,为电影项目筹集资金。


众筹的兴起给电影项目带来新的希望。2013年,梁旋在“点明时间”网站发起《大鱼海棠》的众筹,筹得超过150万元资金,更重要的是项目成功引起行业巨头光线传媒的注意,并获得投资,这才有今年暑期档的《大鱼海棠》。《大圣归来》也有类似的经历,导演田晓鹏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创作的前四年基本是在写剧本和找投资。


动画电影不仅缺钱,还非常烧钱,制作成本高昂。上述长期关注动画电影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动画电影有基本的资金要求水平线,比如一秒需要八张图片,根据时间的长短,需要的图片数量都是一定的,拍真人电影也有成本底限的问题,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是可以压缩成本,动画电影却不可以。” 


虽然前几年动画电影非常缺钱,但是上述长期关注动画电影的人士认为,钱并不是动画电影最主要的软肋。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火爆,动画电影也被投资方看好,业内甚至传出一张设计图就价值超过千万,动画电影缺钱的软肋似乎已经成为过去时。上述长期关注动画电影的人士认为,国产动画电影最缺的是剧本和故事。她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从《大鱼海棠》来看,国产动画电影的画面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整个团队除了配乐之外都是中国人,这一点还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但是这部电影最后出来的效果跟时间投入却不成正比,因为剧本的原因导致叙事混乱不堪。”


另外一位对动画电影比较了解的业内人士印证了这种说法,她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国产动画电影还不够成熟,最主要表现在剧本方面,主要在打感情牌,只讲情怀不讲故事。”有业内人士认为,《大鱼海棠》的两位导演都非电影专业出身,讲故事一直都是他们的弱项。


剧本一直都是国产动画的最主要软肋,这与其发展背景有很大关系。上世纪末,长期的动画代工培养了一批技术精英,成了当年中国动画产业的主要创作力量,但是他们重技术胜过观念,对动画表演的热爱胜过思想的表达,技术甚至成了动画的全部。


崛起尚需时日


上述长期关注动画电影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现在动画电影的整体大环境比以前好很多,但谈崛起尚需时日,目前出现的比较优秀的动画电影还都只是个例,并不能直接改变这个行业。” 


谈到国产动画电影崛起,上述长期关注动画电影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她非常讨厌“国漫崛起”这个说法:“动画和漫画并不是同一个体系,动画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把二者混合起来,说明对动画电影的认知还不够。”对动画电影的认知偏差还不仅局限于称谓,“在中国人的观念里面,动画片就是给小孩看的,所以动画电影在这个行业里面被边缘就特别正常。”上述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


上述对动画电影比较了解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如果仅仅从资本和关注度来说,那动画电影可以算是迎来了春天,但是现在从剧本到电影还没形成一个运行有序的产业链,动画电影主要还是单打独斗比较多,这个层面来说,动画电影还不够成熟。”


以迪斯尼为例,并不主要靠票房挣钱,而主要是靠衍生产品,也就是IP的概念,比如迪斯尼的产品如果出来的话,在整个产业链上就能找到很多赢利点,比如游乐场、周边产品等等。而国内的动画电影还是主要靠票房,去年大圣归来虽然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票房,但是在IP经营这一块,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推出的周边产品也没有太多的收获。


但上述长期关注动画电影的人士认为,现阶段国内动画电影并没有必要一定要跟美国和日本相比,他们都沉淀了很久,而且没有中断,国内兴起的时间还不长,对国产动画电影的最大支持就是迈进影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