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产】仔猪康健管理要素探讨,句句务实!

 有君生活 2016-08-12

保育猪饲养管理关键技术探究


    我国畜牧业当中一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保育猪的饲养管理, 此环节是生猪养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如果能够准确掌握保育猪的具体饲养管理技术,就可以促使生猪养殖迈向成功。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养殖生猪的经验,系统的介绍了与保育猪有关的饲养管理技术,希望为生猪养殖户提供相应的饲养管理意见。




    保育就是仔猪开始独立生活的时期,此时期它们还没有较强的胃肠功能以及环境适应能力,保育猪饲养主要就是对其在此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其结果对环境和疾病等进行有效地控制,促使保育猪可以健康成长。这就需要掌握保育猪养殖的有关技术,使保育猪的健康状况得到相应改善,提升生猪的饲养水平,从而使生猪养殖户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1 做好猪舍的准备工作



1.1 保育猪舍当中设备方面的技术要求
    想要养好保育猪较为关键的就是要对猪舍当中的设备进行认真处理。大致的要求就是要具备保温和防暑的效果、方便喂食和清扫粪便,猪栏内一定要始终保持干燥和清洁,为保育猪提供最佳的外部生长环境




1.2 对猪舍进行消毒处理

    其一,一定要使猪舍保持干净,应用高压对猪舍当中的设备进行清洗, 例如: 食槽、 卧床以及墙壁和地面等;其二, 应用火碱喷射饲养保育猪所使用的设备、 器具以及栏舍,以达到消毒目的; 其三, 当一切设备都干燥以后, 要用刺激性非常小的消毒水来彻底喷洒那些空栏舍, 1 d 后,应用火碱消毒,然后空置 7 d 再进行保育猪的饲养。



2 饲养管理保育猪的主要技术



2.1 合理转栏和分群
    通常情况下应该在傍晚对保育猪进行转栏与分群处理,这样可以使仔猪的情绪更加的稳定,使仔猪的安全以及健康得到保障。 

    在进行分群的时候,一定要将同窝以及体重与健康状况良好的仔猪放在一起进行饲养,隔离出那些体弱或不正常的仔猪,给它们喂食丰厚的饲料,对疾病的传播进行有效控制。

    针对那些弱小但健康的仔猪可以应用寄养的方式进行饲养,将它们放在与其体积相似还没有断奶的仔猪中饲养,延迟断奶时间。同时还要对仔猪进行相应的调教,让其能够区分出睡的区域、吃食区域以及排泄区域,使猪舍可以保持干净与卫生。




2.2 饮水管理
    保育猪每天都需要饮食一定量的水,假如没有足够的饮水量或是没有质量较好的饮用水, 仔猪的采食量就会相应降低,同时仔猪的食物消化以及吸收都会受到相应影响。因此, 应该在猪舍中适当的安装自动饮水装置,这样保育猪便可每日都饮用到干净的饮用水。




2.3 猪舍环境管理
2.3.1 温度控制 

    当仔猪断奶之后转入保育舍当中时,保育舍的温度应该控制在 28~30 ℃, 然后按每周调低 1~2 ℃的调节速度,逐渐将温度调低,当温度调节到22~25 ℃时停止降温。
2.3.2 通风管理 

    在寒冷天气里需要对猪舍进行保温处理,通常都将门窗关闭的非常严实,这样猪舍内就会出现大量有害气体, 促使空气当中病菌迅速增加,严重的危害了仔猪的健康。因此,在饲养保育猪的时候要在中午太阳充足的时候适当的将门窗打开,进行通风换气处理,保证猪舍内温度适宜的同时,又能得到最佳的通风换气效果。

2.3.3 圈养密度 

    通常情况下一头保育猪要占据 0.5 m2 的空间,这就需要在饲养保育猪的时候设置合理的圈养密度。假如有着较小的密度,空气的质量就会下降, 仔猪的生存空间也会变小,就会发生互咬以及相互争抢的现象,这样很容易导致一些意外事故发生,所以在饲养保育猪的时候一定要设置合理的圈养密度。



3 有效保健管理



3.1 利用酸化剂保健
    酸碱度在保育猪消化以及营养吸收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哺乳时期乳酸菌所产生的乳酸维持仔猪胃内的酸碱度, 因此有害细菌将很难在胃肠当中生存繁殖。当仔猪断奶以后, 乳酸菌数量将会逐渐的减少,而想要分泌盐酸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仔猪肠胃内就很难具备一定的酸碱度水平,这样就需要在断奶之后的一段时间之内,给仔猪喂食一定量的有机酸。




3.2 利用酶制剂保健
    仔猪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因此就需要适当让仔猪食用一些外源性酶,这样将会使饲料提升营养价值,促使仔猪充分的吸收营养物质,减少消化不良和腹泻现象的发生。




    结语:想要饲养好保育猪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本论文首先分析了保育猪猪舍的处理技术,然后又介绍了保育猪主要的饲养管理技术,希望以此来提高保育猪养殖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保育猪养殖的持续发展。





仔猪的饲养与健康管理


    哺乳仔猪生长发育快,其代谢机能旺盛,利用养分的机能较强,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数量多。因此,必须为仔猪提供各种营养物质,以促进其生长发育。但仔猪生理上不成熟,其消化器官和消化机能不完善,出生时胃蛋白酶很少且没有活性,其胃底腺不发达, 游离盐酸缺乏, 对植物性蛋白质不能很好的消化,因而不能饲喂植物性饲料,而仅能吃奶。

    此外,初生仔猪通常没有先天性免疫力,也无法产生抗体,其大脑皮层发育不健全,如不能及时提供母乳则成活率很低。因此,应对仔猪加强饲养管理,以促进其健康生长。



1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1.1 出生后早吃初乳

    初生仔猪不具有先天性免疫力,吃母猪初乳后可使其获得被动免疫力;初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和具有轻泻作用的镁盐,可利于胎粪排出; 初乳具有较高酸度,而初生仔猪消化器官不成熟,消化道不发达,消化腺机能也不完善, 吃初乳正好可弥补上述缺陷;此外,初乳中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可在仔猪小肠内有效吸收,进而增强其体力和御寒能力。 

    因此,仔猪应在出生后早吃初乳,其出生至第一次吃初乳的间隔时间最好在 2 h 以内。另外, 需要注意的是, 仔猪喜固定乳头吸乳, 首次乃至其后几次吸食某个乳头后以后就不肯改变,应视情况给予人工辅助,以获得理想的喂食效果。




1.2 做好保暖防寒和防压工作
    初生仔猪由于大脑皮层发育不健全, 其体温调节能力差, 冬季和早春寒冷季节猪舍应加强保暖, 使用暖床、 电热板或红外线灯加温。

    最初哺乳时可每间隔 1 h哺乳 1 次,之后可适当延长至每隔 2 h 或更长时间, 3 d 后母猪可带仔猪哺乳。初生仔猪尤其是出生后 2~3 d 的仔猪行动尚不灵活,此时母猪的体力也未完全恢复,易因起卧不当将仔猪压死。因此,应做好防压工作,可在栏内安装护栏,同时建立昼夜值班制,注意观察和检查,做好相应护理。




1.3 做好均窝寄样、 预防黄白痢
    补铁补硒和剪牙断尾工作寄样的目的是有益于生产,通常 2 窝产期在 3 d 以内,如无明显个体差异应选择护仔性好、性情温顺、泌乳力强和母性强的母猪承担寄样任务。

    为预防黄白痢,可在妊娠后期按相关要求注射疫苗,药量适宜足够即可。 补铁补硒时,可在出生后 3 d 肌注右旋糖酐铁或在出生后7 d 颈部肌注 2~3 mL 铁钴合剂。

    出生仔猪为便于取食、攻击或自卫通常拥有一副尖锐的犬齿,因此易咬破母猪乳房、乳头和其他仔猪头脸,为避免出现伤害,可在出生后当天修剪仔猪的牙齿,做到整齐无缺漏, 修剪后触之无刮痕为佳。 

    为防止相互咬尾,还应在仔猪出生后当天断尾,一般使用锋利的剪刀将最后三个尾椎剪去即可,之后涂适量药物以预防感染。




1.4 抓开食和抓旺食
    2 周龄以上的仔猪应补给高营养的乳猪料,提前补料可增强仔猪的消化器官功能,促进胃肠发育, 避免出现下痢, 为今后断奶打好基础。

    可在 5~7 日龄时诱食,于仔猪吃奶前在乳猪料中加入调味剂, 供仔猪自由采食。在训练开食时还可训练其饮用清洁水,以防下痢。20 日龄以后的仔猪食量明显增加,开始进入旺食阶段,此时可加强这一时期的补料,喂给与母乳营养水平接近的全价配合料,同时适当增加喂食次数,以满足其生长需要。



2 仔猪健康管理



    仔猪因其自身器官发育不完善和生理特点等因素影响导致其易受疫病威胁, 死亡率较高,进而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应加强健康监控, 重视仔猪健康, 做好健康管理工作。
    对于断奶仔猪,刚断奶时可使用乳猪料饲喂 7 d 左右,注意控制食量,以防下痢。 10~14 d 后可逐步换用仔猪料。断奶猪舍应有保温箱,其底部可铺一层洁净干燥的木板。仔猪在饲喂全价饲料并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咬斗现象,这是天性使然。可吊上铁链、橡胶环或塑料瓶等分散仔猪的注意力,努力减少咬斗现象。应做好猪舍内的通风工作, 保持干燥、 清洁,以防蚊蝇滋生。

    在日常防护方面,要确保保育箱的温度适宜,定时监测养殖环境中的水分湿度;早期断奶猪舍应位于与母猪舍距离 100 m 以上的上风处; 猪舍间应互不相同,以防疫病发生;严格做好消毒工作,发生疫病时及时向职业兽医或主管部门报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