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德经第1章[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世面上)所说的“道”,不是世界永恒的大道。(世面上)人们平时称谓事物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无”用来表述天地之始的状况;而“有”用来称谓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功能。“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总的出处。
【要义】 学习道德经第一章需要领会两方面内容,第一,这一章老子提出道的概念,第二,老子讲了如何认识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老子对他之前的人们对道认识的切割,他之前的人们认为世界是老天爷创造的。老子是无神论者,他想把人们从认知的迷雾中拉出来,他大声疾呼:以前人们所说的道不是常道,以前人们对事物的称谓不是永恒的名称。道是老子思想的旗帜和标杆。我这样的解释和一般人解释不一样,大家可以和其他人的解读对比一下,看看哪种解释更合适。我著的《道德经宗解》就是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解释老子和老子思想。把老子解释为实事求是的智者。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这是老子认识世界基本方法,老子告诉人们要想认识道就按照这个路径就可以抽象的道弄明白。
本章的结论是“众妙之门”,告诉人们世界是由道创造,一切都来至于道,并按照其道性来运转。学习道德经一定要有抽象思维能力,仅仅关注眼前的人和事很难弄明白道德经。
有人说道德经每个人的解读都不一样,是千人千面。我认为老子的基本思想就一个,不可能千差万别。人们理解的不同是认识水平问题不是道德经本身的问题。老子基本思想是一致,只是实际应用时有所不同。所以变化的是人们对道德经的认识,不变的是道德经本义。我们学习道德经就要学习其根本思想。 长按关注 三说道德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