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苏恨 编辑 楚留根 有人问我:你是怎么样思考问题的?到底怎么分析追求中感情问题? 我们看过很多的这样的标题: “高富帅豪车街头把妹,大部分女生竟然上车!” “因为他们帅,又有钱和豪车,女生又太拜金。关键就是有钱。” 接着又会有人问: “可我的家庭条件不错啊,有车有房,也不算丑,但是为什么找不到心仪的女朋友?难道车买错了?还不够有钱?” 人对于自己尚未拥有未知的境界充满期待和幻想,但每个阶段的男生依然都会存在对于恋爱的困扰。不然也不会有富豪组相亲团了。 那么仔细想来,到底怎么样才能找到自身择偶困难的原因呢? 实际上,情感类的实用分析技巧相当匮乏,仅有的一些也存在着各种情绪发泄,心灵鸡汤,错误的引导方向。而我这次,就讲一下我是如何坚持训练自己对于情感的分析能力,和如何辨识出情感中的核心问题的。 1、“归因”:寻找最合适的答案。 2、不要轻松的认可一个答案。 3、不轻易认可自己想要的答案。 “归因”系统性的总结方式。大概学过历史的人,都会被其中的名词困扰,间接影响,导火索,直接原因,核心原因等让人感觉含糊不清。 很多人都希望得到“实用的答案”,“她不搭理我了是不是我长的丑!”,“她拒绝我答应他是不是因为他比我有钱!”,“她和我约会一次就拉黑我了,是因为我买不起房吗!”。 他们希望得到情感导师对他们这种“我认为的这个原因”表示肯定,从而更加坚定这个想法。 “我认为的原因”究竟是怎么来的? 你想要这个原因,无非是为了改善现状,避免继续下去,为自身的这个问题找到理由,实际上就是:在“可操作性”和“本质性”上取得较好的平衡点。 可能有点难理解,举个例子就能明白。 我一直有一个长时间工作导致腰疼的毛病,想到第一个解决方案是:让女友按摩。 这个方案很容易解决,喊她一声就可以,可操作性极高。但是没有解决本质的问题,按完还是疼,治标不治本。 这时出现了第二个解决方案:去推拿室让专业技师给推拿。 技师给我推拿的时候告诉我,你这种病是需要长期调养的,最好每天都要来推拿。我发现推拿完舒服了很多,但维持时间很短,感觉依然不是解决本质的答案。 去医院咨询了医生之后,他告诉我你这是因为长时间坐在椅子上导致的,你应该换个舒服点的椅子,然后买个腰枕,会舒服的多。 所以第三个解决方案出来了:换一把椅子,买个腰枕。 这是“我认为的原因”吗?显然买把椅子买个腰枕都很容易做到。但是并不是这么简单,医生又告诉我,如果你想根治,要加强运动。 所以有了第四个解决方案:去健身房健身。 这个时候我还在怀疑,这究竟是不是“我认为的原因”的陷阱,我又有了疑问。为什么其他人和我一样工作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呢?是不是我坐姿有问题导致的? 健身教练告诉我,因为你的生活习惯不好,所以现在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练好。 其实还有解决方案五:研究发明月光宝盒。 重回过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彻底就能解决了。 那我到底应该选择哪个方案呢? 我想你们都会知道了,去健身。 一层一层的归因下来,健身之前的解决方案虽然都比较容易做到,但是没有接近问题的本质。研究发明月光宝盒贴近问题本质,能彻底解决问题,但是可操作性基本等于零。 所以,就归因来说,重要的不是被“我认为的原因”所迷惑,而是不停的下问,直到寻找到可操作性和贴近本质的平衡点。 而这个原因是真正的“我需要解决的原因”。 我经常会做情感中归因的题目,给大家举个例子: 学员们经常会问这种问题:老师,我觉得她不理我是因为我不会找话题。 既然不会找话题,那么就应该训练寻找话题的能力。 解决方案一:背笑话段子 笑话网站一大堆,各种污的纯的国内外古今的笑话一堆一堆。这解决了问题吗?显然是没有。 虽然笑话讲了,但是没有达到别人的那种效果。说相声的人讲笑话就很有效果。 那就有了解决方案二:学相声。 相声是一门手艺,说学逗唱演,发现要练成这门技艺,需要好多年的时间,明显的可操作性很低。但身边很多也不太会说话的朋友有女朋友。那就不是话题的问题,那到底是啥?对比下来,他好像比我帅一点,但这也没有可操作性,不能整容去啊。听说有钱的人找女朋友容易,应该合理。 这就有了解决方案三:努力挣钱。 这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的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但同事小王工作和我差不多也有女朋友啊,根本原因应该不是钱。但是他有很多女性朋友,难道是因为这个? 这就有了解决方案四:多去认识女生。 玩软件,相亲,朋友介绍,参加活动,偶尔街头搭讪。女生朋友有了,熟悉了,果然有共同爱好的女生可以有话题聊了,也学到了和女生交流的经验,反而解决了根本问题。 其实还有解决方案五:换个姑娘。 估计你不乐意,毕竟不是谁都有见一个爱一个的能力的。可操作性比较低,就不提了。 所以,我提出了结论,和女生找不到话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和女生社交的经验,和女生交流的时候紧张惶恐,又生怕说错话,不知道女生喜欢聊什么样的话题。 直接切入了男生为什么对女生不会社交的直接痛点。 归因并不难,只需要一层一层的去分析,就不会再犯“直男癌”,以为只有钱和脸决定了是否单身的错误观点。 可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不会去做这种“归因”问题呢? 不要轻易的给自己一个答案。 大部分人都会有自以为是的主观答案,因为他们找答案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用来解决当前“无知”的感觉,但并没有寻找问题的本质。 比如景点的案例: “你为什么没有女朋友?” “因为我不帅,又没有钱和豪车,女生又太拜金。” 这种经不起推敲漏洞百出的答案竟然获得绝大部分男生的认可。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大部分人之所以想要回答问题或者分析原因,并不是为了找到真相,而是为了得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 确实有很多有钱的男生身边有女朋友,看起来逻辑差不多也能通,答案就这样了,没必要再想了。 就像古代封建时期,遇见解决不了的事情就幻想是鬼神为之,怪力乱神,也能解释清楚,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 但现代人都知道这实在是太扯淡了。 这种解释,完全偏离了事情的本质。那就是:绝对不要轻易的给自己一个答案。 有学员问过我这样的问题:以前女生还愿意和我聊天,现在不理我了,应该怎么办? 听到问题的瞬间,我脑袋里就有了很多的答案。比如找个更有趣味的话题,寻找更好的聊天时机,给自己进行形象改造,换个更酷的头像... 直接把这些方案讲出来,也可以讲的天花乱坠。可这些轻易的答案,经不起推敲,漏洞百出。 她不愿意理你,是因为话题不够有趣吗? 有可能。但这不能够解释同样的话题其他的女生会回复。 她不愿意理你,是因为聊天时机不合适吗? 也有可能。不过以前同样的时间,她也有回复过啊。 是因为形象不够好吗?是因为头像不够酷吗?其实都不是。 我没有立刻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进行了一个“归因”。 直到后来总结了更多的案例,我才发现真正的原因:女生前期反应良好,后期变得冷淡是因为她对你失去了初始的新鲜感,因为没有在初期具有新鲜感的时候就趁热打铁约会升级关系。 如果我也和普通的男生一样,轻易找到一个“我认为的答案”,看似合情合理而又能被其他的认同,那就不会发现后来的真正原因,也会误导了学员。 很多重要的发明和研究都是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在其他人已经对自己的答案满意了,总有另一些少数人还在研究。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比如在著名医生约翰·斯诺之前,医学界一直认为让成千上万人死亡的霍乱疫情,是通过空气传染的,所有的防疫措施,都聚焦在这一点。 这是一个让很多人满意的答案,因为他完美解释了为什么病人身边的人容易传染。但是斯诺并不满意,因为他发现这不能解释某些病例:有的跟病人同处一室的人并未被传染,有的不在一个房间的反而被传染了。 最终,他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导致霍乱真正的原因并不是空气传染,而是水源传染——所以同处一室但不一起喝水的人没有被传染。 既然“不要轻松给出一个问题的答案”,那么这一点如何检验呢?我怎么知道这个答案是不是该让我满意了? 其实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你幻想出一个你最鄙视,认为最不学无术,最平庸的人,看到同样的问题,会给出什么答案。 一旦这个答案跟你现在想的一样,你就要警惕了。 就比如在面临“女朋友为什么七夕生气了”,大部分人认为“礼物送的不够好”。我第一个反应也是这样,可我幻想一下一个没有恋爱经验的单身男青年,他会怎么想?他也一定会是这个答案。 这个时候就要思考了。如果一个普通单身男青年都能给出来的答案,为什么要来找情感导师学习? 最终“归因”后的结论,是因为没有在七夕情人节这天,给女朋友独特的陪伴和关注。 而事实也确实是这样的。 不要轻易认可自己想要的答案。 “你认可的答案”和“真正的答案”很多时候,都有很远的距离。 寻找到你想要的答案会让你感觉到很舒服,但绝不会因为它是真的。 就像一个梦想中彩票发大财的人,遇见否定他想法的其他人时表示绝不接受,而另一个同样相信彩票发大财的人会和他相见恨晚。所以北京的3W咖啡每天会有好几万梦想融资上市的互联网创业青年互相倾诉想法和模式,抱团取暖。因为寻找到“自己认可的答案”,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 许多男生认为漂亮女生都只会喜欢有钱人,如果我认可了他们,对着他们振臂高呼:“女生就是拜金!”,“只有富二代才能泡妞,我们只能搞基!”,“都怪这个社会让女生变得这么肤浅!” 他们一定会对着我很激动,因为我给了他们认可的答案。把责任都推到外界上而非本身。 但这不可能是真正的答案,而我也一直不会让人太爽。真实的答案是应该去让自身提高的多一些,增加和女生认识相处的机会,学会理解女生的思维,去做形象去健身去管理生活。 但这答案确实有些令人排斥,因为它确实有些令人不舒服。 很多的社交平台新闻媒体,都会主动来迎合大众,给于他们“认可的答案”,让他们感觉到舒服,他们专门去做这些,男生喜欢的,想要的,认可的,为之欢呼的答案。 《看了以后才知道,当导游的女生娶不到!》 《知道她“穷游”过之后,我果断的选择了分手!》 《女生妄想嫁入豪门,被渣男骗财骗色》 《结婚当天新娘提要求,新郎一怒之下娶了前女友》 盲目的选择了“我认可的答案”,结果离本质越来越远。 每个人愿意靠近舒服的“我认可的答案”,而不太舒服甚至刺激的“真相”,反而缺少了被发现的机会。 需要让自己舒服的答案,本无大碍。但在真正想要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不能去相信“我认可的答案”,而是去深度的归因分析,想想“本质原因究竟是什么?” 克制你的“舒服”,打开理性思维的大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