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倫瓷窯的開始
1826年敏茲·休亭哥爾在赫倫村開設瓷窯,這算是匈牙利硬質瓷器的開端。1839年窯房經營不善將經營權轉給債權人摩爾·菲夏。摩爾·菲夏善於經營並從國外聘來化學、陶土、繪畫造型專家。由於匈牙利王室數哈布斯堡王朝成員之一所以赫倫瓷窯也在奧莉莉強權的庇護下從維也納窯房獲得許多技術支援。在1850-1870年間赫倫瓷窯邁向顛峰期成為東歐首屈一指的名窯,1851年赫倫瓷窯在萬國博覽會展出的中國式粉彩花蝶圖案晚宴餐組被英國維多利亞女皇買回溫莎堡城典藏,這套瓷器從此以「維多利亞」為名沿用至今。在1867年的巴黎博覽會赫倫以受日本是右衛門影響、以綠色為主的「印度之花」獲得拿破崙三世、優傑妮皇后的注目。1850年赫倫為瓷窯贊助者羅斯柴爾德家族製作「羅斯柴爾德之鳥」。1864年維也納窯房關閉之後赫倫瓷窯繼承維也納窯房的瓷器設計圖樣。
![](https://4.bp./-P8k-Jkf6K0Q/V10We9jNnEI/AAAAAAAACrc/_VIvLhdZazAKwlCZfzuGjIAl7yh14UeNACK4B/s280/DSC_0002_1.jpg) (畢德邁亞瓷盤,c.1842)
![](https://1.bp./-dXgN0LDtesE/V1pFcV9PSzI/AAAAAAAACoM/biLFJ1ajQsIf_xSf_LpFdu8bVsGN_lbpgCK4B/s280/DSC_0003_1.jpg) (羅斯柴爾德之鳥咖啡杯盤組,現代)
赫倫瓷器風格 匈牙利位於東西方民族交會的中心,在赫倫的瓷作可發現其器型大多仿17、18世紀的東方瓷器,畫面則出現19世紀盛行的「東方情調」,在色彩上深受清朝流行的濃厚粉彩影響。
![](https://4.bp./-v-99xJNY5ck/V10SgMhE0JI/AAAAAAAACqY/EDI2HJShqKctNuvPJUV9PywK1MYR4Wz0ACK4B/s280/DSC_0006_1.jpg) (「西安」系列瓷作是赫倫瓷窯的原創瓷做代表,c.1870-1880,目前仍有生產,除了以紅色為主色調外現增加黃、黑色調。)
![](https://1.bp./-G8nsSsFK9O4/V10Suq-DvgI/AAAAAAAACqo/3A-5w8xoiMg6zXgj79w9YGlmtgk8SMOnQCK4B/s280/DSC_0009_1.jpg) (「西安」系列的壺嘴及杯柄皆會有清朝造型人物)
![](https://3.bp./-emFPd9pJ6Jo/V10SxQWCeZI/AAAAAAAACqw/A4NQ6Yj-BBkJLfwHW_YxNNeDMcMFaN-gACK4B/s280/DSC_0005_1.jpg) (米拉梅堡風景餐具組,1860年代)
![](https://3.bp./-xQtmAPpzxAQ/V10SzKdv7-I/AAAAAAAACq4/46zPxnhG45UF165krXBC2z0YAgiRGPmJgCK4B/s280/DSC_0004_1.jpg) (巴拉頓湖咖啡杯盤組,1860年代)
![](https://1.bp./-nhD4BiQPc3E/V10Vus_3hhI/AAAAAAAACrQ/7wKI_sExVowu4jS_UFZjGBn35WPvAiY8wCK4B/s320/DSC_0007_1.jpg) (受拿破崙三世、優傑妮皇后注目「印度之花」系列杯盤組,現代)
現代的赫倫瓷窯如今的赫倫瓷窯生產手繪、印刷瓷器。赫倫瓷窯使用歐洲中世紀流傳下來的「傑出繪師」制度,繪師需精通歐洲寫實主義、精密繪畫、「中國情調」裝飾風格三項繪畫技法。
![](https://3.bp./-QPrlNcH-MT8/V1pFZcZlilI/AAAAAAAACoE/ZxH6RmLDZkMVyIGoL4UKG6F1BB-iFIlggCK4B/s280/DSC_0001_1.jpg) (上圖為赫倫瓷窯各年代窯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