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条丨老年患者的血糖控制,如何“治”胜?

 wdxj3wfomip2bc 2016-08-15

临床上,诊治的糖尿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老年患者作为中国糖尿病的核心人群,具有病程较长、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较高、并发症多、肾功能不全比例高、低血糖风险高等特点。如何因人制宜、趋利避害,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人制宜——老年糖尿病患者四大临床特点

1
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年龄可对许多药物的效应、代谢及毒副作用等有显著影响。
  老年人血浆蛋白结合药物的能力下降,血液中游离药物相应增加;
  体内脂肪所占比例相对增加,亲脂性药物容易在脂肪内蓄积;
  肝脏对药物代谢的能力降低,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降低,药物清除能力减退,易引起药物的蓄积。

2
合并症多
通常情况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程长,合并症多,脏器功能减退,尤其是肝、肾功能损伤,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增加。肾脏清除率降低可显著影响老年患者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剂量。

3
严重低血糖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患者感知低血糖症状的阈值下降,严重低血糖阈值增高,认知功能下降,较易发生严重低血糖。

4
药物间相互作用
高龄增加药物互相作用的可能性。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同时服用降压、降脂、抗凝等多种药物,较易发生相互作用。

因势利导——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五个维度,综合评估是基础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前,应进行以下五个维度(图1)的综合评估,以明确患者总体情况、血糖控制目标及制定综合管理方案。
图1:老年糖尿病综合评估内容
 

治疗原则——做好“三防”

1
评估肾功能
  老年患者肾功能会衰退,故不能只检测肌酐,还要计算肌酐清除率,并按其选择降糖药物。
  2013年《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用药原则中国专家共识》推荐,根据GFR进行CKD分期,若1-2期(≥60mL/min/1.73m2)所有药物均可用,5期(<15ml>

2
  预防低血糖
  预防低血糖是老年患者降糖治疗的核心理念。
  现有降糖药物可分为抗高血糖药物和降糖药两类,前者单独应用时不会引起低血糖,后者可引起低血糖。
  但并非仅使用抗高血糖药物就可使患者获益,特别是对于病程长,血糖高的患者。

3
调整体重
  降糖治疗时,还应保营养,调体重。
  在生活方式治疗的基础上,注意增加营养。
  并根据需要选择可降低体重、不影响体重及可增加体重的药物。
 
三个步骤,制定降糖方案
  首先,明确患者的病理生理机制,分清患者是否伴有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缺陷等;
  其次,根据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确定患者的降糖强度;
  最后,根据药物的降糖效力和特点、低血糖风险、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监测支持条件等确定药物。

趋利避害——落实治疗技巧

1、老年2型糖尿病降血糖药物治疗路径(图2)
2、降糖药物选择——四大技巧

1
机制互补:
多重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或可提高降糖疗效
表1:不同类型降糖药物作用机制

2
长短结合:
同时用长效和短效降糖药物可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进而控制全天血糖
表2 降糖药物按降糖特点分类示例

3
消峰去谷,减少血糖波动
进餐后,患者不仅会出现高血糖,还可出现高脂血症。高糖和高脂又可导致氧化应激使内皮细胞受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故应维持血糖平稳。
  在原药基础上进一步降低餐后血糖,既减少血糖波动,又减少胰岛素用量,延迟吸收的葡萄糖填平了血糖的低谷,预防餐前、餐后和夜间低血糖,也可进一步预防内皮细胞和血管病变。

4
 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
  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进行药物调整是降糖治疗的关键。
  除医院常用的空腹、餐后血糖监测外,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MBG)也非常重要,其能反映实时血糖水平,帮助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和优化药物干预方案。
  动态血糖监测(CGMS)还可清晰了解患者的血糖谱。
HbA1c则可反映三个月的血糖情况,不太受短时间内血糖的影响,更加稳定,与糖尿病并发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番外——老年糖尿病降糖用药技巧

①    安全性第一,有效性第二;
②    注意个体差异,提高治疗顺应性;
③    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
④    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严重低血糖等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2013年版)》 



部分来源:心在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