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酵母菌的坎坷人生

 昵称535749 2016-08-17
2016年6月28日 13:40:13    红酒世界网

摘要: 在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它们却不能安享晚年,而是在这场变革中壮烈牺牲了。
ABSTRACT: Yeast is one of the irreplaceable elements in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However, it is never rewarded, but leads a rather miserable life.

糖+酵母→酒精+二氧化碳+热量。葡萄酒发酵的这个公式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这个过程中酵母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没有它的活动,发酵过程便无法启动。可是,“发酵元勋”酵母菌却没能安享晚年,而是在这场变革中壮烈牺牲了。虽然它们的生命历程不尽相同,但每个酵母菌都有着一段辛酸坎坷的人生路。

酵母菌的坎坷人生
图片来源:Wine Turtle

1. 短暂的欢乐

  在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葡萄皮上带来的天然酵母和另外添加的人工酵母在发酵罐中相遇。一声巨响,发酵罐就此封闭,罐中逐渐成为厌氧的环境。此时此刻,酵母菌还不知道危险已经悄悄逼近,它们在葡萄汁中欢快地游走着,终日衣食无忧。葡萄汁中丰富的糖分是它们主要的营养来源,它们分泌出酶,将大分子糖类物质分解成较小的酒精和二氧化碳分子。

  2. 过河拆桥

  正当酵母菌还在优越的环境中享受时,周围突然翻江倒海,它们眼睁睁看着自己赖以生存的酒液倾泻而出,于是迎头赶上,却被一张细细密密的大网拦住,顿时愣在原地。这样的悲剧主要发生在甜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人们为了保留葡萄酒中的糖分,便使用过滤酵母的方法来中断发酵。更有甚者,如在波特酒的发酵过程中,人们直接添加酒精度极高的白兰地(Brandy)来杀死酵母,以中断发酵过程。

  3. 自掘坟墓

  在干型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发酵会持续数周,渐渐地,葡萄汁中的糖分越来越少,酒精含量则越来越高。天真的酵母菌以为自由自在的生活能无限地延续,可是,正是它们的放纵将自己引上了黄泉路。随着酒精含量的升高,这样的环境越来越不适宜酵母菌的生存,他们相继死亡。当葡萄酒的酒精度超过15%时,酵母菌便几乎全军覆没了。

  4. 幸存者

  在菲诺(Fino)雪莉酒的酿造过程中,有一群酵母菌能够侥幸生存下来。这种特殊的葡萄酒发酵完成后的酒精度通常为15%,随后进入索莱拉(Solera)系统中熟化。熟化过程中,酒液表面会漂浮着一层酵母,部分来自外界的空气,部分来自酒中。他们一方面呼吸着空气中的氧气,一方面消耗酒液中的酒精,因此得以幸存。同时,它们被赋予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酒花(flor)。

  5. 风味长存

  然而,大多数酵母菌还是难逃一死,成为酒泥(lees)。在红葡萄酒和部分白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死亡的酵母通过下胶等方式被过滤,以获得更加澄清的葡萄酒。但在一些白葡萄酒和起泡酒的酿造过程中,有时会采用酵母自溶(yeast autolysis)的工艺,酵母细胞经年累月分解成蛋白质等物质,能够给葡萄酒平添一丝饼干、面包和吐司的风味。令人不禁想起那句诗:零落成泥碾作尘,化作春泥更护花。(文/Lato)

声明:本文版权属于“红酒世界网”,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关注微信号“wine-world”,随时随地了解最新红酒资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