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舌应注意常中之变
舌象的常中之变,有两层意义:
一是平人淡红舌薄白苔,为平人之常,即一般规律。然平人并非都是淡红舌薄白苔,淡红舌薄白苔也非皆为平人。如《舌诊研究》对2090平人舌象分析表明,淡红舌占78.5%,而舌尖红、舌边红、舌尖边俱红、舌质红绛、舌质淡红者,分别占2.4%、0.5%、1.2%、2%、0.05%、4.8% ;薄白苔占77.8%;而舌根厚腻、苔白腻、薄白有齿痕、白而干燥,分别占33%、0.4%、0.6%、5.6%。笔者观察,正常人约有2~4%的舌有裂纹,3~5%的可见舌尖星点,4%左右舌体较大,而舌中部苔厚或偏腻者更是多见,也有舌苔脱落或舌苔灰黑而无病状者。此皆为平人舌象的常中之变,一般无临床意义。这些舌象的形成,可能与先天因素有关,也可能与饮食习惯、气候环境有关。
二是有是病必有是舌,如表证见薄苔,里证见厚苔,热证见红舌,寒证见淡白舌等,此为病证舌象之常,是医生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对临床诊舌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也有不尽然者,如表证见厚苔,里证见薄苔,寒证见红舌,热证见淡舌等。笔者临床观察,慢性肾炎、慢性肠炎等疾病,辨证属阳虚者,以舌淡胖苔白腻为多,但也有苔黄、苔黄腻者;辨证属阴虚者,以舌红少苔为多,但也有苔白、苔腻者。温热病舌质红绛,可谓医家共喻,但有人报道:观察21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舌象变化,结果红舌和绛舌甚少。再如,按中医理论,舌尖候心肺,舌中候脾胃,舌根候肾,舌两边候肝胆,但实际上则不完全这样,如舌尖出现瘀斑,除主心血瘀阻,还可见于其他脏腑的瘀血证,诸如头部瘀血、子宫瘀血等;舌边生疮,不仅见于肝胆火盛,也可因为脾胃湿热;舌的中部出现腻苔,既可为脾胃有湿,也见于其他湿证。凡此,皆属于病人舌象的常中之变,也可谓变中之异。
舌象有常有变,所以诊舌既要辨明其常,掌握一般规律,更要细察其变,注意特殊情况,才能灵活运用舌诊,正确地判断病证。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判断舌象的常与变呢?首先,必须全面掌握舌诊知识,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临证能够全面观察和分析舌象,并动态地注意舌象的变化。其次,必须做到四诊合参,舌象与脉症综合分析,相互参考,相互印证。
一般情况下,舌象与脉症是相符的,都是疾病本质的反映。例如,病人症见发热,面赤,脉数,舌红苔黄,属于病人舌象之常,临床上容易掌握。但也可出现有是症而无是舌象,或有此舌象而无是症的情况。如肝气郁结的病人,出现胁胀痛,善太息,脉弦等明显的脉症,而舌象往往没有变化;有些人舌象明显变化,如舌红、苔黄等,而症状却不明显。此类情况,都应四诊合参,并注意观察其变化,及时调整用药。病情复杂,或寒热错杂,或虚实并见,或假象出现,舌象与脉症也可相逆。例如,阳盛格阴之热厥,症见手足厥冷,脉沉,而舌红绛苔黄燥,此为真热假寒,舌象为真,症与脉为假,当取舌舍脉。王旭高有一医案:“但寒不热,便溏脉细,肢体面俱浮。悉属阳虚见象。唯舌红无苔,此似阴伤之候,但口干不渴,乃君火之外露。治当引火归元。”按舌诊理论,舌红无苔为阴津亏少之象,但四诊合参则为阳气虚衰,以温补治之。
由此可见,舌诊的临床运用,注意舌象的常中之变,四诊合参,既明其常,也知其变,对于正确分析舌象,判断病证,尤其判断复杂的病证,有重要意义。
舌下诊的方法与意义
舌下望诊法最早文献记载系宋代陈自明《妇人良方》所描述:“身重体热寒又频,舌下之脉黑复青,反舌下冷,子当死腹中,须遗子归冥。”其后施桂堂在《察病指南》载:“寒热并作,舌下脉青而黑,舌卷下冷,子母皆死。”考古方书,无专条论述。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舌下静脉的变化常常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重要参考,特别是瘀血病证的诊断和用药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故舌下望诊应与诊舌苔、舌质一样,成为舌诊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常规诊断方法加以推广应用。
1. 舌下诊的方法
让病人端坐,面向光亮处,张大口,将舌体向上腭方向翅起约45度,舌脉可显于舌下。舌体不要过度用力,以免影响气血的运行。
2. 舌下诊的内容
舌下诊的内容,主要观察舌下络脉颜色、形态的变化和是否有瘀点、瘀斑及红肿等。
舌下面的粘膜正中线形成一条连于口腔底的明显皱襞,叫舌系带,在舌系带终点两侧有一对小的圆形粘膜隆起,叫舌下肉阜。舌系带两侧,透过粘膜可见有浅蓝色的舌静脉,中医称谓舌下络脉,或称舌脉。正常人舌脉隐现可见,直径不超过2.7厘米,其长度不超过舌尖与舌下肉阜
舌下络脉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于色泽和形态两方面。舌脉色青紫,其形粗长或怒张,提示气滞血瘀,或痰瘀互结;其色淡紫,脉形粗大或怒张,提示寒邪凝滞或气虚血瘀;其色紫红,脉形怒张,提示热壅血滞,其色淡红或浅蓝色,脉形细小,提示正气虚弱。所以舌下络脉的变化,主要提示瘀血病变的存在,根据其色青紫 、淡紫、紫红,分别确认瘀血属气滞、寒凝、气虚,还是热壅。李寿山对118例瘀血证病人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均有舌下络脉的改变。肺气肿、心衰病人41例,舌脉青紫者35例,其中络脉形态变粗变长或怒张者32例;淡紫舌5例,其中脉形变粗长者3例;淡红而细短者仅1例。脑血栓形成、脑溢血病人17例,舌脉淡紫者15例,其中脉形粗长而怒张者10例,舌脉淡红色而细短者2例。肝硬化腹水18例,舌脉青紫者11例,其中脉形粗长10例;舌脉淡紫色5例,其中脉形粗长怒张者4例;舌脉紫红而怒张者2例。痛经病人37例,舌脉青紫色而怒张者9例;舌脉淡紫色21例,其中脉形粗大怒张者1例;舌脉淡红而细短者7例(《新中医》1982年第5期)。
如果舌下出现紫色、青色、黑色及暗红的瘀点或瘀斑,或针尖样,或粟粒样,或绿豆样,也有条片状者,无论何色,均为瘀血证的重要体征,与舌下络脉变紫变粗的机理是一致的。临床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冠心病、慢性肝病等有瘀血病变的患者。
舌下肿起,好象又生一层小舌,称为重舌,又谓之子舌。若舌下二三处肿起,连贯而生,似如莲蕊,称为莲花舌。多因心经热毒亢盛,或肝胆火盛,或外感邪气与内热相结,致使舌下血络瘀滞而肿起。可见于现代医学的舌下腺炎、舌下腺囊肿、舌瘤等。
沈绍英认为舌下望诊的意义是:望神色、荣枯可辨病之新久和预后;察舌下青筋之色可判断气血运行是否通畅;察舌下廉泉穴润泽与否可知津液的存亡;舌底中部色淡而白,多属脾气不足;舌底中部有黄白细未乳颈,在小儿见于疳积、虫积,在成人见于酒食内伤,或湿热食积;舌底淡白肿胀,多是水湿内停;舌底中部有红色肉芽满布,多见于妇女血热崩漏或月经先期;舌底出现紫色,在杂病中为酒毒内伤;温病热入营血,见舌色红绛;舌脉青紫变弯曲粗大,为气血不畅;舌底淡白,二脉色紫暗而曲张,多系心肾阳虚;舌下伞劈小络脉呈紫红条状散布,为瘀血证,多见于冠心病;舌系带宜淡红而润泽,若苍白无华,多为元阳不足,中气虚损(《四川中医》1986年第12期)。
感觉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病人自觉舌痛、舌痒、舌麻等症状,称之谓舌感觉异常。这些症状是病人的主观感觉,靠问诊获得,也是诊舌辨病的一个方面。
1. 舌痛
病人自觉舌有疼痛而非疮痈肿疡所致者,称谓舌痛。舌痛,初见于《灵枢·经脉》:“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舌痛专主火热,有实火和虚火之别。
实火舌痛,可由心、肝、胃等火热炽盛,上灼于舌络而致。其特点是,舌痛较重,舌色红赤,或起芒刺,舌苔黄燥,兼见口渴,口苦,心烦,便干,尿黄,脉数。根据舌痛的部位及其性质又可判断病位及其原因。舌尖灼痛,伴有心烦、失眠者属心火;舌侧痛,伴有易怒,口苦,脉弦数者属肝火;舌中痛,伴有便干,口渴喜凉饮者属胃火;舌有辛辣感而痛者属肺火;舌头麻木而痛者,多属痰热阻滞舌络;若见全舌作痛,则为脏腑热甚,应结合脉、症辨其病位所在。
阴虚火旺舌痛,也呈灼痛,但痛势较实火为轻,舌色红绛无苔少津,甚则舌体裂纹,主要见于心肾阴虚火旺者。
2. 舌麻
病人自觉舌体麻木,不痛不痒,味觉减退者,谓之舌麻,也叫舌木。舌麻原因较多,或由于血虚,或由于痰阻,或由于瘀血,或由于肝风等引起。
血虚舌麻,时作时休,舌色淡白,常见心悸,失眠,健忘,脉细等血虚而机体失养的症状。血液亏少,舌休失养,故觉麻木。
痰阻舌麻,舌体多强硬,语言不利,苔腻。因痰浊阻滞舌络,舌络不通,故见麻木。
瘀血舌麻,舌色紫暗,或有瘀点、瘀斑。瘀血内停络受阻,气血不能养舌,故麻。
肝风舌麻,舌体颤动,或强硬,或偏斜,语言不利,伴有头痛,头晕,半身不遂。多因肝肾阴亏,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所致。舌麻原因虽多,但总以气血不能上荣,舌体失于濡养为主要病机。血虚者,固不必论。痰阻、瘀血引起的舌麻,也是最终使气血不畅,舌体失养之故。故向有“麻为血虚”,“木为气虚”之说。
3. 舌痒
病人自觉舌体发痒,甚则奇痒难忍,称谓舌痒。舌痒多发于舌尖和舌前半部。由心火上炎,或心肾阴虚所致。
舌痒伴有舌尖红而有灼热感,口渴,尿黄,脉数者,为心火上炎所致。舌痒伴有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多由心肾阴虚火旺所致。
4. 舌干
病人自觉舌干、燥、涩,其意义与苔燥基本一样。提示津液不足,阴精被耗,一般夜间干甚。也有属阳虚不化津者。前者舌干多想饮水,后者舌干不想饮水。前者舌色多红或绛,后者舌色多淡白或淡红。
腻苔与腐苔辨析
腻苔,苔质颗粒细腻致密,颇具粘糊感,如罩一层油腻状粘液。由湿邪内盛,阳气郁遏而致。无论湿从外来,还是湿由内生,表现于舌象多为腻苔。所以,腻苔的主病总不离湿。湿邪轻微者,苔现薄腻;湿邪深重者,苔见厚腻。再结合苔色,可以判断属寒还是属热。苔腻而白者,为寒湿、痰湿;苔腻而色黄者,属湿热、痰热。食积也可出现腻苔,其特点为腻而垢浊,由腐食浊气上泛于舌面而成。
在疾病过程中,腻苔由薄变厚,提示湿邪增甚;由厚变薄,则示湿邪消退。腻苔自白变黄,提示湿郁化热;由黄变白,则示邪热已清。
腐苔的特征为,苔质颗粒粗大疏松,形如豆腐渣堆积于舌面,揩之可去。多因于阳热亢盛,鼓胃中腐化浊气上泛于舌而形成。所以,腐苔多属邪热有余。可见于内痈、瘟疫、伏暑等。其中以内痈为多见,。肺痈、肠痈多见白腐苔,胃痈多见黄腐苔,肝痈多见脓腐苔。若见满舌生白衣如发霉状,或生糜点如米饭碎渣状,称为霉腐苔,有胃腐化浊,浊腐上泛而致,可见于湿温、
瘟疫、伏暑等病证。腐苔若见于久病重证,则因久病胃气匮乏,新苔难以续生,已生之苔浮于舌面而成。
上述可以看出,腐苔与腻苔的形成机理不同,临证应仔细分辨,这与辨证用药关系紧要。正如《察舌辨证新法》所说:“厚腐与厚腻不同,腐者如腐渣,如腐筋,如豆腐渣堆铺者,其边厚为阳有余,能鼓胃中腐化浊气上升,故由此象。若厚腻则中心稍厚,其边则薄,无毛孔,无颗粒,如以光滑之物,刮刮一过者,此为厚腻,为阳气被阴邪所郁,必有湿浊、痰饮、食积、瘀血、顽痰为病,宜宣化。一为阳气有余,一为阳气被郁,差之厘毫,失之千里,可不慎哉。今人多误认腻字,故特论辨以分别之。”可见,腐苔与腻苔,无论苔之形象,还是其主病,都有不同,临证宜细辨而别之。
白苔主病有表里寒热之分
白苔是最常见的舌象,既为正常人之苔色,又为疾病所常见。在主病上,既主表证、寒证,又主里证、热证。因而,仅凭苔色白是难以对疾病作出定性、定位诊断的,必须与苔质的厚薄、润燥、腐腻等综合分析,庶可无误。
薄白苔是最为常见的舌苔。正常人舌苔多为薄白,有人对正常人舌苔调查,薄白苔约为80﹪。在主病方面,主要见于外感表证。由于所感邪气不同,舌苔也有差异。如外感风寒,苔薄白而润;外感风湿,苔薄白而滑;外感燥邪,苔薄白而干;外感风热,初期薄白而干,继则转黄。
其实,薄白苔不独主表证,某些内伤病也可见之。例如肝气郁结证,血虚证等舌苔常见薄白。表明虽患里证,但邪气不甚。
白厚苔为邪气内盛,随胃气上泛于舌面而成。白厚苔有润、滑、腻、干等之不同,主病也甚是复杂,须结合苔质分析,方能明其至理。苔白厚而润,见于里实寒证。如寒邪直中脾胃而腹痛,呕吐,泄泻;寒邪凝滞肝经而少腹冷痛,前阴内收;寒邪结于胞宫而痛经、闭经等病症都可以出现苔白而厚润。寒邪内盛,故见苔白而厚,因无水湿,也无热邪,故舌苔不滑不腻也不干而表现为润。苔白厚而腻或滑,见于寒湿、痰湿。外感寒湿、多食生冷,或脾肾阳虚,气化无权,皆可导致寒湿内盛,痰湿内生。湿为阴邪,重浊粘腻,故反映于舌象则见白厚而腻或滑之苔。厚苔主邪滞于里,腻苔湿盛于内。故白厚而腻苔的病机总由于湿盛。苔白厚而粘腻,此苔为白厚腻苔上罩一层浑浊粘液,如蛋清涂抹舌面,颗粒相互粘连,融合成片,多为痰湿之象,也可见于脾胃湿热,病气上逆之脾瘅病。若在湿温病过程中出现此苔,则为湿邪滞于气分,或湿重于热者。
白如积粉苔,也称粉白苔,状如白粉堆积。见于湿温病。因感受湿温疫邪,秽湿内阻,热毒内盛,弥漫三焦,郁遏膜原,形成此苔。必须注意,粉白苔只主热而不主寒,这与一般白苔主病不同。故《辨舌指南》引马良伯语:“舌苔厚腻如积粉者,为粉色舌苔,旧说并以为白苔,其实粉之与白苔,一寒一热,殆水火之不同道。温病、热病、瘟疫、时行,并外感秽恶不正之气,内蓄伏寒伏热,……每见此舌。”
白燥裂苔:舌苔白而干燥有裂,扪之无津且糙手,故又称白糙裂苔。多因燥热暴起,津液骤伤,舌失津液滋润,但未及转黄,故舌苔白燥而不黄。提示热盛伤津,可见于各种发热性急病。
若苔色洁白,津少光亮,形如雪花布散于舌面,称为雪花苔。提示脾阳不振,胃无生气。如《辨舌指南》说:“舌起白苔如雪花片者,此俗名雪花苔,为脾冷而闭也。”《三因极-病症方论》也说:“脾闭则白苔如雪。”此苔还见于热痢伤阴,胃气阴亏竭的病人。如《全国名医验案类编》说:“热痢伤阴,直至呃逆不食,白苔雪花,病势危险。”可见,雪花苔的出现,多与脾胃疾病有关,且多属危重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