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絮 | 新生故事

 昵称29819924 2016-08-18

今天,6字班的新同学来了,在清华开启人生新旅程。记者走访了一些满怀梦想、期待突破的新同学,包括最小新生黄家琪、山东“文青”张鑫渝、北京“小发明家”于惠然、双胞胎兄弟贾仕赫和贾仕喆等,讲述他们初入清华园的印象与憧憬


最小新生:14岁少年黄家琪圆梦清华


物理系新生黄家琪出生于2002年,14岁的他是2016届清华新生中年龄最小的。


黄家琪毕业于北京八中少年班,从小学四年级考入少年班开始,他仅用四年的时间就学完了初高中的全部知识,并成功圆梦清华,进入物理系学习。提到在少年班的学习,他说:“我高中一直想上清华,但因为成绩起伏较大,刚开始并不敢想。到高三成绩稳定下来后,才真正开始对考清华抱有希望。加上高考发挥的比较好,这个梦想才圆满实现。”黄家琪提到,他们班有四个同学一起考上了清华,其中一个与自己同在物理系。黄家琪兴奋地说:“他的宿舍就在我楼下,他还开玩笑让我以后在宿舍不要跺脚。”讲到这里,黄家琪像个孩子一样,抑制不住地笑了起来。


  对于未来四年的清华生活,黄家琪说,毕竟自己年龄小,父母会比较担心自己过得怎么样,能否安排好自己的大学学习和生活,以及能否与周围同学顺畅交流,能否融入大家的生活圈。但黄家琪说:“我跟大学班级的同学都在QQ群里有交流,大家聊些军训、报道的流程、了解清华知识,也不觉得跟他们有代沟。”


  黄家琪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年纪小,也许将来在学习上会遇到一些困难,但他会努力学习,争取推研,在清华有更好的发展。(文 / 徐静)


张鑫渝:多才多艺的山东大男孩



今天报到已经是张鑫渝第三次走进清华园,小时候初到清华参观,他便被这个美丽的园子深深吸引,在心中埋下了一份清华缘;高考后的自主招生,他再次来到清华,成功为理想的英语专业获得加分;今天第一次以学生身份走入清华园,张鑫渝说,“能在这样的一个高平台和各地的精英、老师们共同学习生活,非常荣幸,同时也感到很期待,期待自己今后四年的学习生活”。


这个来自山东青岛的大男孩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文艺青年”。他对英语和地理的兴趣浓厚,曾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第五名和国际地理奥赛的季军。闲暇之余,张鑫渝喜欢浏览相关的信息,翻翻对应的书籍文章,他用“兴趣驱使下的日常积累”来形容自己的成绩。除此之外,张鑫渝还是个音乐小能手,在小学时就达到了钢琴十级,打击乐十级;初中时曾担任小记者团的负责人,对话采访市长。回顾成长之路,张鑫渝可谓多姿多彩,成绩斐然。


谈到阅读校长赠书《瓦尔登湖》,张鑫渝说,这本书虽然字面较为晦涩,但它传递出了作者沉着平稳的心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虽然很难像他一样做到隐居,但我们心中起码可以平稳淡泊一些,希望自己好好珍惜大学时光,充实地过好每一天。(文 / 李萌)


于惠然: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找到平衡



清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6级本科新生于惠然毕业于北京四中,同时热爱着计算机和音乐的她,通过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专业研究相结合,在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于惠然从小热爱音乐,从四岁开始学习钢琴,八岁开始学习声乐,中学期间一直是学校合唱团成员。她同时对计算机与电子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高一开始,于惠然从学校课堂上学到了基本的编程知识,便萌生了将理性的计算机知识与感性的音乐符号相结合的想法。不久,她入选了北京市科协的科技人才培养后备项目,并因此有机会进入北京理工大学的实验室进行研究学习。


在实验室导师和研究生的帮助下,于惠然开始了自己的研究课题,经过一年半时间,她终于设计出一套能通过输入曲调自动合成乐曲的软件。不同于市场上同类软件需要一个音符一个音符人工合成的繁琐,她的这套软件便捷巧妙地将音乐与计算机结合,用计算机解决了音乐的问题。她还凭借这个项目,以《高精准度和声编曲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为题,参加了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和第15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并获得最高奖“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正是受益于这个项目,于惠然获得了清华的自主招生资格,并如愿进入清华,录取到自己最感兴趣的计算机专业。


展望未来四年大学生活,于惠然希望自己能进一步把计算机的学科基础打扎实,再多了解一下多媒体、人工智能等领域,也表示会对自己的软件继续跟进,进一步改进其功能,有机会将其进行市场化。她希望自己的大学四年不留遗憾。(文 / 王冰冰)


双胞胎兄弟携手筑梦清华园



来自吉林长春的贾仕赫、贾仕喆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今年分别被清华大学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和工程物理系录取。


兄弟俩都是1998年出生,先后差了4分钟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都是1米7左右的身高,皮肤略黑,弟弟贾仕喆比哥哥健谈些。兄弟俩从小就在一个学校和一个班级,生活中会有争吵、学习中也有争论。但是他们会就事论事,通常很快就化解矛盾。贾仕喆说:“我们俩爱好都比较广泛,喜欢把学习中得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平常碰到问题也会相互切磋,相互鼓励。”


谈及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兄弟俩很是期待,“清华是我们一直梦寐以求的学校,期望自己可以在这里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学习,像以前一样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据悉,清华大学2016级本科新生中共有3对双胞胎,他们一同来到清华,携手谱写人生新的篇章。(文/曲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