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阴德与命运的关系,人们总是会想到这句话:“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阴德的位置排在了第四,这个说法有道理吗?杨易德以为此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实际排位上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杆秤,所以不能说死。 然而在最早期古人的排位中,其实阴德排位绝不是第四的,而是应该更靠前,因为第四这个排位是后人排的,真正首见“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的文献,并非在史籍或是论文中,而是在清朝文康先生所撰的《儿女英雄传》小说中的三十八回:
也就是说,这个第四的排队是清朝时期的杰作,不是更早时期就有的作品。 至于后面的所谓“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十一择业与择偶,十二趋吉及避凶,十三逢苦要无怨,十四不固执善恶,十五荣光因缘来……”等,则更是后人陆陆续续添增上去的,目前已经无法考据何人所添。 然而阴德的重要性实际在更早期古人心目中比这个排位重要得多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早在汉朝的时候,老祖宗就在宣扬阴德,它的作用可大着呢;不仅仅可以让人消灾解难,还能改善命运。那时候佛教还远在印度,我们本土的文化中就已经出现了各种论述阴德的重要经典语句,且看我们老祖宗们是如何在经典中论述阴德之重要性的:
杨易德在这里总结的是:关键要做到让“神鬼都钦佩”。这样积蓄阴德才算稍微有了点功效。 但如何做到让鬼神钦佩呢?首先是慎独。就是独处的时候,当别人看不到你的时候,你依旧还是那个原本样子。而不是说别人看不到你的时候你就立马变成另外一个人,在别人面前你能够让人钦佩,但是转脸别人不在了,你就露出你的獠牙;这在鬼神面前,就蒙骗不过去了,这样下来鬼神不仅仅不会钦佩你,反而觉得你是小人。因为你这个人不慎独;所以他们又怎么可能去帮你呢? 关于慎独,先贤们是这样说的:
慎独为何如此重要?这其实是积阴德的第一步,当一个人做到慎独后,往往就会开始修为自己,首先做到众人面前和没人的时候一个样儿,积德的时候这个习惯依旧保留,在别人面前积德,别人不在的时候也会去积德,这就叫积阴德了。 而一个人一旦把阴德积蓄到一定的程度,那些阴的力量就会对自己造成相对比较少的阻碍。这个和阳间的道理一样,一个人在阳间得到众人钦佩后,那么在人间也相对混的比较开;也就是有阳德的人,最终会“得道多助”。但这只是限于人助,这种力量毕竟是有各种因缘时机和命运本身限制的,有的时候最终阳间的贵人能帮助你的力量有限怎么办呢?就要多靠积阴德来弥补一下了。 如何区分阳德和阴德?阴德和阳德最大的不同就是,阳德是直接帮人,是可见的帮助。阴德通俗理解就是做好事不留名,所谓积阴德大多是不求回报的,只为助人而助人,所以也不在乎别人是否能看到,有很多时候是没人发现的,偷偷地帮助了他人。积的这些德阳间的人虽然看不到,但是很多阴灵却是可以看到的。那么它们就会钦佩你。它们在关键时候甚至可能会帮助你。“阴德伏鬼”就是这么来的,并不是说征服的“伏”,而是它们甘愿为你效力。你的品德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敬佩。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阴德积蓄到一定程度了?当一个人行事犹如“鬼神之助”时,很明显的看到这个人少很多祸事和阻碍,那么很可能是一个长期积蓄阴德之人。如果没有这些,那么就去多做些善事,命运很可能在这里就能够改善一些了。 末了还有个问题,提到阴德不得不提善恶。只不过,最关键的一点是:如何区分这个善恶呢?谁来定标准呢?这是一个千古先贤都很难给出统一标准答案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终就归根结底还是要问心了。 阴德,其实是首源于发心。阳德也是。善恶也是。如此说来,归根结底,改善内心便是改善命运之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