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民”高校学子的“二次高考”丨热聊

 文武不全 2016-08-20


回复关键词或相应的序号即可获取相关文章!


考研,被很多人称为第二次高考,一个重新选择命运的机会,让不少人魂牵梦绕。8月距离收尾越来越近,9月开始将迎来2017考研预报名大事件!为了考研,有不少准大四高校生暑假没有回家,而是留在学校里奋斗。

 

  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本科生一操场,硕士一门厅,博士一走廊”,然而就研究生教育来说,很多人将其戏谑为“围城现象”。“围城”内,有人为终日无休的研究学习叫苦不迭,有人却抱怨太闲啥也学不到;“围城”外,更多人却在叹息收获与期望值相去甚远。然而,即使如戏,考研依然被很多人视为第二次高考,一个重新选择命运的机会。


链接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预计将于8月下旬公布,与近三年公布时间相比提前半个月以上。目前,由于医学类考研在培养政策等方面做出改革调整,中医、西医考研大纲已经提前于8月15日正式发布,政治、英语等其它专业大纲也将陆续公布。



“涅槃”之路?

  2014年,《中国青年报》发表的一篇读者来信《二三流院校啥时摆脱二等公民地位》引发广泛关注。在这封信中,一名来自二本院校的大三学生描述了自己的大学现状:没有像样的老师、没有好的学习氛围、没有资源和平台,其中是一群“要越过高墙、过湍流才有资格去拼一拼”的二三流院校学生。

  在这些“平民”高校里,有着一群为了改变命运,不惜“二战”“三战”的考研“钉子户”,他们称,这是一条有血有泪的“涅槃”之路。

  

夹在技校和名校之间的“苟且”

  “我们大学4年很多都是玩、散、懒,结果跟技校学生拼不过专业技能,跟名校学生拼不过学历。”在武汉某普通高校广告学专业2014届毕业生璐瑶看来,自己虽然也是本科毕业,但找起工作来,便成了高不成、低不就。


不想一辈子面对着这些机器

  2007年,怀着清华梦的祝逸(化名)高考失利,被调剂到了湖北某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经历了第一次考研失败,他进入一家国有钢铁企业做了技术员。在周围的人看来,这算得上是一份令人羡慕的稳定工作。一次,铁板缝隙透射进的一缕阳光打在他的脸上,他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梦想中的画面:草长莺飞的校园,草坪上的自己正沉浸在阅读中。那一刻,他心里的声音是:“我不想一辈子面对着这些机器。”


差距真实地存在着

  刘念考研的决心,也同样来自在求职路上遭遇的挫折。“一战”考研失败后,她认真找了一段时间工作,投了很多大公司,但因为本科学校不好,别人根本不看她的简历;在一家传媒公司的招聘中,刘念成功晋级了三轮面试,“到最后就剩我学历最低,结果还是被淘汰了。”此后,她选择将简历投递到一些不大的公司,虽然最终收到了几家公司的offer,但最后提供的职位都并非她所应聘的岗位。


考研成功代表着大学4年的价值

  “像我这样的学校出身,专业又学得不好,如果考不上研究生,就走入绝境了。”2014年就读于山西某大学商务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杨林(化名)反复提到“绝境”这个词,她说,坚持考研,源于“没有退路的无奈”。在她看来,考研就像是一场赌博,一着险棋:不找工作、不受干扰、不好高骛远、全封闭式复习,成功便代表着大学4年的价值。幸运的是绝处逢生,考研结束放榜,她是寝室4个人里唯一考上的,落榜的好友只能去营业厅做柜员,或者天天在网络上编辑小广告。



考研众生相

  每年此时,德州学院都会设定一栋教学楼供“考研大军”使用,今年是政法楼。暑假期间的校园静谧悠然,唯有这里从早晨起,就已经有着朗朗读书声。他们有的凭窗而立,有的坐在楼门口的石阶上,手里拿着政治或者英语书,表情认真专注,努力将书上的知识“塞”进大脑里。考研自习室里的情景也尤为引人注目,桌子上高耸的书籍,自我鞭策的励志小纸条,埋头苦读的身影随处可见。

  新一轮的考研预报名的临近,一些课时少的教室或者图书馆自习室坐满了考研复习的学生,为了节省寻找复习地点的时间,他们纷纷采用了占座的形式。一位高校图书管理员告诉媒体:“每年考研前抢座位都抢疯了,我们不允许占座,闭馆的时候把占座的书收走,但他们第二天一大早就到图书馆门前排队占座了。”
  教育部数据显示,山东从2005年起,考研报考人数就已达11.1万人,此后曾长期处于上扬状态,2005年至2013年间曾长期稳坐“考研第一生源大省”的位置。
新闻链接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印发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的通知》,要求加快转变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十三五”期间建设三个“一百”工程,扎实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三个“一百”工程是指加强学位授权点和优质课程建设,“十三五”期间,每年遴选建设100门省级优质课程;加强案例教学库建设,“十三五”期间,每年遴选建设100个省级优秀教学案例库,建立“山东省专业学位案例库和教学案例推广平台”;加强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十三五”期间,每年遴选建设100个示范性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中国教育报》,2016-08-15)

  暑期的山东济南长清大学城,每天凌晨三四点天还没亮,就有学生默默地站在齐鲁工业大学图书馆门口排队等待开门;4000人聚集在繁华路段的体育场馆不是为了体育赛事,而是同上一堂培训课程;没有空调只有老吊扇的教室里也不乏同学们自习的身影,以及空位上的占位纸条……

2016年8月10日,在济南皇亭体育馆内,4000余名“考研大军”在听一位老师上大课,现场十分壮观,堪比奥运现场。
  房士皓是枣庄人,就读于德州学院书法专业,今年6月份刚刚毕业。2015年暑假时房士皓就已经加入了考研大军,当年的考试因复试没有通过未能如愿,所以今年“再战”。因为学校已经没有他们的宿舍,所以他和好友在学校附近的小区租房居住。

  “平时可以自己做饭,比在学校住宿要方便一些,一是健康,二是节约开支。”房士皓穿上围裙切菜的样子看上去很专业。对他来说,考研是一条必经之路,工作经验毕业后随时可以积累,而研究生的经历不是谁都有机会体验的。

  “考上也难,考不上更难。”考不上,毕业后再回头找工作,显然心理压力增大;考上了,但是研究生毕业之后,就业形势又将是怎样一番现状,在很多就读的学生中,也显得很茫然。

链接

受到大学学历不断贬值、就业市场供需失衡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生面临的压力日益严重。随着年龄增长,一部分研究生会面临诸如组建家庭、养儿育女等现实问题,这导致他们面临着比本科生更大的家庭和经济压力。学校到底该从哪些方面给予帮助呢?

  • 就业指导

为了缓解研究生就业压力,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开发了一些项目来帮助研究生扫除毕业道路上的一些障碍。这些项目包括提供辅导、研究机会和校友交流。这些项目的实施都是在研究生院和本科院系的合作下完成的。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就业中心开展的分阶段就业指导,主要分为以下三阶段:

初期阶段:帮助研究生认清自我,正确全面地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工作能力、爱好特长、优势劣势有一个完整的把握,结合专业确定个人发展目标,规划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期阶段:帮助研究生自我拓展,重点开展素质教育、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后期阶段:通过就业心理指导,使研究生对就业有良好的心理准备,有正确的就业心态。培养研究生就业的自荐艺术与技巧,使用人单位了解、认识、选择、接纳自己。树立积极进取、善于务实、敢于竞争的就业心态。

  • 财务支持

纽约州立大学为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奖学金项目,为各学科和各个层面的研究生提供学费和助学金方面的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缓解了研究生的财务压力。

  • 生涯规划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则针对学校的教职工们创建了一个名为“关键转折指导”项目。该项目针对一些关乎学生的关键转折点进行教职工培训,包括从选课到研究,从研究到职业生涯。来自教职工们专业的建议,能够让研究生们有一个更明晰的未来。

  • 生活支持

针对有子女的研究生,一些高校通过设置哺育室、组织亲子活动等方式来帮他们解压。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给研究生家庭及他们的孩子提供各种便利,如开办亲子班,组织暑期活动,灵活地安排时间表等,让他们每周有时间和子女相处,甚至还会为研究生家庭提供育儿保险。“作为一名研究生,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我对大学为我提供各种资源和多方位的支持印象深刻。”该校政治学研究生杰斯·克莱顿如是说。


来源:本文整理自《中国青年报》、网易、《麦可思研究》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