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天天养生,却仍然状态不佳?

 为什么73 2016-08-20

为什么天天养生,却仍然状态不佳?

原创 2016-08-20 王志强 当归中医学堂
身边有很多朋友,因为认识我或者当归中医而开始注重养生。这应该是件可喜的事情,但事实却并没有那么让人兴奋。因为,从中获益的人永远都只是一小部分。而我们却希望更多的人能真正有所收获。
 
很多人会说,我们天天都养生,可似乎并没什么用处。也有的人说,自从接触了中医我发现活的好累,这不能吃那不能吃……
 
今天,我们就一起讨论一下养生的真正意义、怎么养生这些困惑大家已久的问题吧。

养生的意义
养生的目的是为了不生病吗?这个问题有必要说明白,肯定不是不生病,因为不可能你学了点养生知识该生病时就不生病了。那你该问了,既然不能不生病,养生还有什么意义?
 
我想养生的意义不是让人不生病,而是让人通过认识生命的规律和生命与自然及周围事物的关系,从而学会从容面对生活与疾病,学会与自然相处,学会顺其自然。最终达到少生病,少生大病,生活和生命质量提高的目的。

养生的方法
好的养生知识一定不是告诉你吃什么药能治什么病,因为治病是大夫的事情。即使当归中医提倡你学些中医知识,也不是为了让你给自己开药治病(除非你对中医理论进行了完整而深入的系统学习)。而更多的是希望大家能充分认识到生命的规律,认识到我们的生命和周围一切事物的关系。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疾病的发生和我们身体的关系,然后就可以从饮食、生活起居、心理等各方面去调整自己和家人的状态,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所以,真正好的方法是在告诉你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在给你传播健康的生活理念,而不是没经诊脉就开药给你吃。
 
其实,养生跟治病一样都是在“持中”。所谓中就是,无太过,无不及。养生过程中我们做任何事情,太过了和不及了都会导致身体阴阳气血的失衡。
 
所以,当你产生任何问题的时候都可以用“太过不及”原则来判断。比如我每天早上都吃三枚大枣,这样好吗?那你就先判断是否太过或者不及。不生病的情况下,你吃什么都可以吃,只是要注意如果你体质偏虚寒就饮食以温热为主,你体质偏热就饮食偏甘凉一些。馒头再安全,吃多了都会难受,该吃的时候不吃也会饿的心慌。养生,也是纠偏而已。

为什么无效
过度养生 很多人因为接触了中医养生,就开始什么事情都谨小慎微,结果却发现事与愿违。非但没有得到好的效果,反而把自己搞的很累。在没生病时,我们只需要去把握大原则不错即可。并不是因为怕伤阳气,水果一口不吃了,夏天热的要中暑了也不开空调风扇了。
 
不懂养生 你可能真的每天会接触到很多养生观点,中医的、西医的,专业的、非专业的。很多时候你选择所谓好的养生理论的标准,只是你喜欢而已。而写科普文章的人并不是都在坚持做负责的科普内容,也并不是所有科普都源自专业医疗机构。所以,这里面难免有为了阅读量、转发量而针对你心理需求的“科普”内容。无论你懂不懂,坚持选择专业医疗机构或人员的原创作品,应该是没有大问题的。
 

严格要求 其实大多数的养生原则不外乎保持心情的愉悦、合理膳食结构、每日适当运动,如此而已。但很多人在面对诸多美食等诱惑时,并不能坚持做好。


生病正常 养生了,也一样会生病。不要因为怕生病而按照书上、文章上说的什么都不敢吃,什么都不敢做。因噎废食显然是不对的。


 最后,在各种疾病发生的原因中,其实心理因素是尤为重要的。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中,心理、情志问题越来越占主要地位了。让自己慢下来,少一些“以妄为常”,少一些欲望,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太多被你忽略的美好,那时候疾病自然也会离你而去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