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织语诗歌【第59期】玉树琼花诗歌赏析(二)

 小猪电子业 2016-08-21


织语诗歌赏析




诗歌/玉树琼花  赏析/汐孑







           作者:玉树琼花


岁月的手,把希冀

盘进新娘脑后的发髻,从此

酸甜苦辣,覆随屋顶的炊烟

袅袅散去


天边最后一抹晚霞,将

人间的喜怒哀乐,隐匿

在身后。春风秋雨

滋生了墙缝里那缕蒿草

蛛网下,那一袭阴影里

可是三只蟋蟀的家?


条条道路如流水

那道开满蔷薇花的藩篱

在人心底

砌起一堵墙。院里

芳草凄凄;院外

桃红柳绿!


夜晚,枕一片月光

入梦 ;心被蚕食

千丝万缕的缠绕

三只蟋蟀

在蛹里祈福:

-------每个灵魂的安宁!




——诗评《三只蟋蟀》

赏析:汐孑


    重庆诗友西山有灵泉水的这首小诗《三只蟋蟀》,试图以楞峥、明晰地直击诗人内心蛰伏的生命中的那种痛,对生命与人生现实的逼视与纠问。


岁月的手,把希冀

盘进新娘脑后的发髻,从此

酸甜苦辣,覆随屋顶的炊烟

袅袅散去

    

  这第一节,以简炼、明晰、峻洁的文字覆盖、句号了人的一生。“覆随” 两个汉字显得很硌生,不粘合,但用字却很见用心,酸甜苦辣既覆盖了人的一生, 生命中那分珍贵的希冀在岁月的酸甜苦辣中也随屋顶的炊烟袅袅散去。其中的感慨与不甘心别有一番滋味纠结在心头!也给后面的叙述埋下了沉重的和撕扯不开的伏笔。

天边最后一抹晚霞,将

人间的喜怒哀乐,隐匿

在身后。春风秋雨

滋生了墙缝里那缕蒿草

蛛网下,那一袭阴影里

可是三只蟋蟀的家?

     

     第二节承上启下衔接的密不透风,让人喘不过气来。一句“天边最后一抹晚霞,将/人间的喜怒哀乐,隐匿/在身后。”用定语深层总结概括了人这一生,之后,抽丝剥茧般的叙语了,“春风秋雨” 中一缕蒿草般的生命行程。

  而这句“滋生了墙缝里那缕蒿草” 最见诗述语言的密度与厚重。如果说“墙” 象征和暗喻了“道德”和“人性”;那么, “春风秋雨/滋生了墙缝里那缕蒿草”这分看似平静的语述下,仍是生命裂缝中对“道德”和“人性”撕扯不清也撕扯不开的千思万缕般的纠结、审视与突围!

  而“蒿草”上结成的“蛛网下,那一袭阴影里/可是三只蟋蟀的家?”写意与直击了“蒿草” 般的生命行程结成的“蛛网下”、“那一袭阴影里”的三口之家的人生实境。尽管诗人借用了“三只蟋蟀”喻指夫妻子女三口之家,因“三只蟋蟀” 或三口之家形成的并非是生命、人生与家庭的社会最小细胞的天赖之音的和弦,而是“蒿草”般生命行程中“那一袭阴影里”、“蛛

网下,那一袭阴影里/可是三只蟋蟀的家?”写意与直击了“蒿草” 般的生命行程结成的“蛛网下”、“那一袭阴影里”的三口之家的人生实境。尽管诗人借用了“三只蟋蟀”喻指夫妻子女三口之家,因“三只蟋蟀” 或三口之家形成的并非是生命、人生与家庭的社会最小细胞的天赖之音的和弦,而是“蒿草”般生命行程中“那一袭阴影里”、“蛛网” 般千丝万缕的生命纠结与人生实境!“三只蟋蟀” 和弦中的天赖之音与“蒿草” 般的生命行程和“蛛网” 般千丝万缕的生命纠结形成的“那一袭阴影里”的三口之家的人生实境,形成了多么大的反差!这与其说是诗人笔下的一分小聪明和诗叙智慧,不如说是人生真实景象流淌和呈现出的诗语思诉!


条条道路如流水

那道开满蔷薇花的藩篱

在人心底

砌起一堵墙。院里

芳草凄凄;院外

桃红柳绿!


      第三节诗人才如实招供,外面和远方的风景很美,“蔷薇花” 象征爱情与生命中那分美景,但“在人心底” 横着那道“道德”与“人性”的墙,人心与人的行为应在世俗红尘中“家”与“责任”的洞穴和景深里。一句“条条道路如流水” 道出了不管人生的路怎样走,对匆促短暂的今生都是一份蛰伏于道德里的坚持与坚守。


夜晚,枕一片月光

入梦 ;心被蚕食

千丝万缕的缠绕

三只蟋蟀

在蛹里祈福:

——每个灵魂的安宁!


     夜晚,枕一片月光入梦 ;心,被千丝万缕的缠绕蚕食。结尾仍用一种强烈反差,表述内心的冲突与灵魂的挣扎。但“三只蟋蟀/在蛹里祈福:-------每个灵魂的安宁!  ” 却给读者一种含泪的笑!诗人笔下的“三只蟋蟀”-------丈夫,妻子,儿或女三个人,在“道德”、 “人性”、 “家”、“责任” 与“亲情” 这道“藩篱” 与这堵“墙” 的约束和拦截下,终是无法突出重围,却急转直下以黑色幽默的心境自慰生命与人生的语境:让今生在“千丝万缕的缠绕” 中形成的生命与家庭的“蛹里”, 祈福:-------每个灵魂的安宁!  

  这首小诗给予我的,不是震撼,不是万千感慨;而是含泪微笑中的若有所思。

      其实诗人笔下那分缠绕,是被许多文人写烂了的东西。但这首小诗在结句给人留下的不止是悬念,而是把人的思维逼到了“人性”的绝境! 也砸碎了固化的“人性”定义的框架与锁链。

  这首小诗,像磁铁一般把我内心深处对人性的思考激荡起来,也从这首诗的语义中召回一些关于“人性”原初或本意上的某些东西。如果说意识是精神的现实,精神的本质是理性吗?如果有那么多诗人笔端流淌的“千丝万缕的” 理性、人性、道德、责任、使命的缠绕与羁绊, 人的自由与快乐何在?

     中国新诗新在哪儿,好在哪儿,高度是什么,我说不清楚,也不问是诗歌语言的白话与口语化趋向,我只仰望和礼拜诗歌在我心底隆起的崇峰峻岭和激荡起的惊涛骇浪!因为我不喜欢“文”,只喜欢“化”。




作者:玉树琼花、西山有灵泉水,重庆人。喜欢在文字中徜徉,借文字的丰饶以滋养心灵的土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