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星红旗之前的中国国旗史

 bjtych遛弯儿 2016-08-21








1873-1890年的中国国旗 。中国正式确立的第一面国旗是在大清国晚期出现的,当时的总理李鸿章在与西方列强谈判、签约等外交活动中,看到西方列国庄严挂国旗,而中国却没有国旗可挂,于是上奏慈禧,请求颁制国旗,最后慈禧经过层层筛选选择这款三角黄龙旗为大清国国旗。









1890-1912年的中国国旗。到了1881年(光绪七年)9月,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回国后,由于三角形的旗与西方各国军舰上的国旗皆不相同,为和国际接轨,李鸿章经清廷批准制定了北洋水师军旗的质地、章色,并将黄龙旗改为长方型。




1911.10 武昌起义时的旗帜。这个旗帜原是武昌起义时,定十八星旗为旗帜,1912年1月10日,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通过专门决议,以十八星旗为陆军旗。



1912年-1928年年中华民国五色国旗。1912年1月10日,临时参议院通过专门决议,使用五色共和旗(或称五色旗)作为国旗,含五族共和之义。北伐后(张学良东北易帜)五色旗被青天白日满地红完全取代



1915.10.22-1916.3.22的中华帝国旗 。1915年12月,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欲将中华民国更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原定民国五年(即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废五色旗,改为中华帝国旗。












1928.10.8-1949.10.1 中华民国国旗,其由孙中山提议,将陆皓东设计之青天白日旗置于红旗的左上角而成,故又称“青天白日满地红”;后经国民政府立法定为国旗,并在国民政府完成北伐后颁行全中国。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通过了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议案,并于1949年10月1日起实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角星用黄色是为了在红地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


青龙吞日,霸气!!!只是大清朝那时只能自我意淫了~~~说实在话,刨去最让我骄傲的五星红旗以外,咱也别考虑政治因素,单从美学角度上讲,我还是觉得青天白日最漂亮。


最近有点忙,一直没送福利,今天文章点赞只要够300次,咱立即启动游戏模式~谁的评论最热门最受大家欢迎,也就是得“赞”最多,那下面这条108颗的崖柏佛珠,我就送您了!


有个规矩,就是我出奖品您出运费

顺丰到付,公开透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