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那个倔强不服输的“铁榔头”口才文采中,懂得中国女排精神!

 柳暗花明2016 2016-08-21

高参君曰:
 
2016年8月19日,在里约奥运会女排半决赛中,中国女排依靠关键分上能力,以3:1战胜荷兰队,时隔12年后再次进入决赛,将与塞尔维亚女排争夺冠军。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在八强战中击败了在家门口作战的巴西女排,进入四强。获胜的功臣除了女排队员之外,最大功臣就是中国女排的主教练郎平!作为中国女排的主帅,郎平自从接手女排以来,不管是技战术打法还是精神面貌上,都给中国女排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女排能重新站在世界杯的冠军舞台上,就足以证明郎平的执教能力有多么的出色。
 
郎平,1960年12月10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国籍女子排球运动员、教练员。她于1973年进入北京工人体育馆少年体校排球班练习排球,1976年进入北京市业余体校,同年入选北京市排球队;1978年入选国家集训队。自1978年郎平随中国队获第八届亚运会女排比赛银牌后,一直是中国女子排球队主力队员。此后,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5次蝉联世界冠军,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连续5次夺冠的队伍。“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自强不息”被称为女排精神,成为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而郞平与美国名将弗罗拉·海曼、古巴名将米雷亚·路易斯并称为1980年代世界女排“三大主攻手”,她也凭借强劲而精确的扣杀而赢得“铁榔头”绰号。
 


1985年郎平退役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攻读英语专业,1987年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留学,并取得体育管理系现代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后赴国外打球。
 
2013年,郎平临危受命,接手青黄不接的中国女排,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她上任后最重要的举措,便是从各地方代表队,越级选拔了一批年轻队员。和郎平过往带过的队员相比,她们的身体条件更为出色,但也有着90后独特的个性和脾气。面对如自己女儿般年龄的队员,如何率领她们完成国人争金夺银的期望,对于郎平而言,绝不比当年自己打球来得轻松。
 
她丰富的人生履历又添了精彩的一页,挑战面前,郎平带给人的是惊喜:2014年女排世锦赛,郎平带领年轻的中国队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最终时隔16年再夺亚军,给中国三大球带来了初次的惊喜。2015年5月在天津带领中国队重夺亚锦赛冠军。2015年9月6日,郎平带领困境中的中国队以10胜1负积30分的战绩时隔12年第四次夺得世界杯冠军(以3:1战胜日本队),这是郎平作为主教练所得到的第一个世界冠军,这也是郎平执教生涯的首个世界三大赛冠军,中国女排的第八个世界冠军。夺冠的中国女排,同时也在第一时间获得里约奥运会参赛资格。
 
郎平不仅有着卓越的执教能力,口才文采也都很出色。请看2014年她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演讲:



郎平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演说


各位校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很高兴能回到母校——北京师范大学,在一年一度隆重的毕业典礼上和大家见面。刚才在来北师大的路上,我还在想,虽然跟大家还没见过面,但也不觉得陌生,因为同学们的年龄都是在91、92年的,跟我的女儿,还有很多现在中国女排年轻队员是一样的。
 
我平时私下里管我的队员们叫“孩子”,所以我一直生活在你们这群年龄的孩子中间,在揣摩你们这群孩子的心理。同时,我也在想:在你们这个年龄时,我在做什么?已经开始选择自己的人生了吗?
 

其实我是个特别不愿意回忆过去的人。前几天还有个记者在采访我:“1984年决赛前的那天晚上你在想什么?”我开玩笑说:“我的脑袋被球打过,得过脑震荡,我不记得了。”其实并不是不记得,并没有真正的忘了,每个人的青春故事都是最难忘的。更何况我的青春是在中国女排这个拼搏的集体里,很多的回忆都是一辈子的,而且不仅仅属于我一个人。但是我不想回忆,因为我不想活在回忆里。
 
25岁那年,我从中国女排退下来。之前作为中国女排的主力队员拿了3次世界冠军、1次奥运会冠军。因为当运动员取得成绩时,国家几乎都把未来帮你安排好了,但是面对可以看到的未来,我觉得很困惑,觉得心里很不踏实,因为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当官,做领导。
 
退下来以后,终于有时间享受生活了,我拉朋友去看电影,因为我个子高,形象又被大家熟悉,所以特意等到电影开演以后才悄悄溜进去。可是还没坐下,就被球迷认出来了。当时和现在不一样,上点岁数的球迷都把我们这些运动员当自己家的孩子,而且当时电影院也不大,眼看着大家都不看电影都改看我了,我只好拉着朋友赶紧溜。
 


年轻时积累的功和名,全国人民的厚爱,都是人生财富,我25岁就都拥有了,想想是挺自豪的事,可我越来越感到不安。担心这么被全国人民厚爱下去,走到哪里都被特殊照顾,我二十几岁就会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想想我那个时候还真是挺居安思危的,总担心老本吃完了怎么办。所以便下决心,就算不打排球了,也要靠本事吃饭。
 
听说我一个人要去没有个人知道女排精神的地方从零开始,我妈都吓了一跳。但是很幸运,我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可以在最好的年华,保有前进的动力,继续学习。就这样我去了美国,结果到了那,我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做饭不行,花钱也不知道怎么花,英语口语也不流利,想跳迪斯科又怕跳不好,奶酪芝士也不喜欢吃,走路碰到狗都怕。对于一个世界冠军、女排英雄来说,这反差太大了。
 
自己选择的事情,困难再大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了。还好当时年轻,天不怕地不怕。那时候的冠军只有荣誉,没有奖金,所以到了美国穷得叮当响。但是当时该学的学得特别踏实,该玩的玩得特别开心。从零开始的挑战,的确有着很多的困难,但是那些乐趣也是在安逸生活中体会不到的。这么多年我还记得我和同学在美国穷欢乐,开着两百美元买来的破车,冒着酷暑上山玩,结果车开到半山腰就冒烟了。
 
我们跑到湖里游泳解暑,还没忘了拖着后备箱里的大西瓜冰镇一下,吓得过路的几个老外以为我们拖着一个地雷。想想年轻真是好,脑子里随便冒出的一个馊主意都可以让人笑到流眼泪。但是青春就那么几年,之后,你就不能为着梦想活着了。你在做任何选择,都必须要考虑家庭、孩子、生计和发展。
 
应该是受运动员经历的影响,我在34岁就能做到说走就走,说干就干。那年因为一句中国女排需要你,我就放下刚刚两岁的女儿回国。但是去年,2013年,低谷中的中国女排又一次向我发出召唤,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顾虑多了。在最纠结的几天,我不止一次问自己是不是老了,怎么变得犹豫了,不像当年的郎平。但最终我还是决定干。
 
眼下我们女排有很多困难,在我上任时几乎都预料到了。我很清楚,选择接受挑战就是承受痛苦和压力。但是我还是愿意迎着困难上。朋友们都问我为什么。我说:首先,是我对中国女排的感情;其次,是年轻时的经历让我喜欢充实,喜欢挑战的生活,而且家里也很支持我,他们很高兴看到我下决心出山了,因为这样他们感到我还没老。
 
我这个人不会唱高调。但是真心感觉人不会老,是因为有梦想。在各位同学即将走出大学校园的时候,我想说你们正是最好的年华,千万不要贪图安逸,趁年轻,尽量去选择有挑战的事业,你们会在客服困难前进的过程中体会到人生的意义、梦想的价值。
 
我今年五十多岁了,正带领年轻的中国女排走向跋涉的路,路很艰难,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我们都相信只要自己做好每一天,一定会站在离梦最近的地方。
 
愿与在座的各位同学们一路同行。学弟学妹们让我们不断互相鼓励,为梦想加油!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