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unshine_告别抑郁症,记那段黑暗却丰盛的日子

 不满一瓶 2016-08-22

一直很喜欢“Sunshine”这个单词,因为之前搜集图片素材时,总喜欢用它做关键词来进行搜索。所以,如果Sunshine是个人,那更没有不喜欢的理由啦。都说人如其名,Sunshine是个很甜美的女生,你将要看到的她的文字很温暖,声音里也总是带着微笑。记得当时她决定写这篇连载时说:“因为清楚那种随时想要放弃的痛苦,所以才好想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一直在找这么一个平台来记录下自己一路的经历,很开心可以在这里帮到别人,哪怕帮到一点点也好。“


所以,请你为她点个赞,好吗?

Sunshine_告别抑郁症,记那段黑暗却丰盛的日子


文/Sunshine

送给Sunshine的歌

2013年7月,暑假。我在优秀的成绩单与舒适的假期里情绪一落千丈,抑郁症的第一次来访。持续吃了药似乎就好起来了,但是恐惧还在。


2015年3月,停药两个月之后,我在世界最美的国家瑞士交流学习,却再一次被抑郁猝不及防的吞噬。这一次,我不再躲避,不再寄托于药物可以永久性解决问题。我一步步的爬过黑暗的路,一次次在眼泪里撕掉自己一层层的皮。我告诉我自己这是必须经历的痛苦,也在坚持里慢慢看到了前面的光。在走向光明的路上,我开始无比庆幸老天爷给我这个机会认清真正的自己。也希望记下这一次的旅程,给也许还在黑暗里迷路的你,给当初那个绝望的不知所措的自己。


先说一下自己走来这一路觉得很重要的要做到的几点:


1、不要讳疾忌医,情绪感冒,没什么大不了的,吃药看医生是为了让我们更快的好起来,而我们自己也要增强自己的免疫力。
2、规律作息,白天再困也控制不要睡,为了晚上可以睡好觉。
3、身体条件允许后,每天坚持锻炼。
4、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先从最小的事情开始,然后每天加一点量,让自己逐渐回到正常的生活状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动起来!快乐自然会在路上的。
5、看看自己的内心,自己究竟喜欢什么,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如果想不到,多去尝试体会。
6、承认自己的不完美,这可能会很困难很痛苦。但是抑郁症的根源就是理想化自我和真实自我的斗争。

加油喔 :)每个人都不会独行。


 Part 1: 与抑郁症的初次邂逅


“它就这么突然的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告诉我什么叫做绝望和不快乐。”

——Sunshine


1、猝不及防的降临

 

2013年的那个夏天,我第一次把自己和抑郁症联系在一起。那时候的我,刚刚结束在泰国愉快的旅行,在自己的努力下拿到了一份非常优秀的成绩单。却突然有一天情绪一落千丈,感觉整个人落入了黑不见底的深渊。

 

它来的那么快,那么猝不及防,打得从小便生活在阳光下的我措手不及。害怕、绝望、想死,我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和最亲密的父母描述这样的状况。我为什么这么不快乐?为什么会有这么极端的想法?为什么会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莫名其妙的痛苦?还好我没有沉浸,我在网络上积极的查询,却心惊的发现了这个好像很遥远的词汇——抑郁。

 

2、难以启齿的倾诉

 

从小到大,我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是很好的,但即使这样,我还是该不知道怎么和爸爸妈妈描述这件事。可是,我深知自己必须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让自己好起来才是最重要而紧迫的事情。你们不要觉得爸爸妈妈是不爱你所以不理解你的,因为我妈妈对待我说的情况的第一反应是:“没事找事!你怎么这么不争气!”

 

当时我的眼泪刷的就下来了,那是一种被最爱的人不理解的痛。我自己当时也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是瞎琢磨、不争气,但是内心那种沉重的压抑感不论我怎么做都挥之不去。随着日子过去和我不断诚实的表达,妈妈好像终于意识到了我的痛苦,并且积极的帮我找了很好的心理医生。

 

对于和亲密的人是不是应该说明你的情况这件事。我的答案是一个大大的“YES”。多数的可能性开始他们是不会理解的,因为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人们总是把抑郁症这种情绪感冒妖魔化,甚至与神经病画等号。但是你要相信,他们是爱你的,当他们真正觉察到你很痛苦的时候,他们是想要帮你的。

 

不要伪装自己,不要封闭自己的情绪,告诉他们你的感受,让他们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爱你的他们,会成为你最好的支持。


而对于负疚感,其实我是有过很多次的,无数次的埋怨自己不争气,这么大了还连累爸妈。当时从一本书中看到的一句话同样也送给大家:“和一个生病的人生气是没有出息的。”而且你要知道,你的自我埋怨只会加重你的症状,你只是情绪感冒而已,会好的,而你的好起来才是对爸妈最大的欣慰与报答。


3、药物治疗,暂时的光明

 

 第一次“好起来”,我想药物起了百分之八十的作用。

 

之所以要加引号,是因为这只是表面上解决了问题,只是暂时的光明。以至于在停药不久以后,更加黑暗的与抑郁症二次相遇。

 

在生病以后,我确实做了很多倾诉。但是这些倾诉,都只停留在了“倒苦水”的层面上,而并不是进行自我剖析。在服药一个月以后,我感觉和以前一样了。于是我和我的医生都放松了警惕,觉得可能我就是一时情绪波动而已。我又恢复了以前不良的生活习惯,晚睡晚起,饮食不规律。换句话说,就是完全回到了生病前的自己,好了伤疤忘了疼。也就为我的二次抑郁埋下了伏笔。

 

我想有大家中的很多人都会和我有一样的疑问,我现在真的好了么?为什么觉得和生病前不一样?但是其实现在我觉得,真正的康复,就是应该和生病前的那个你不一样。正是因为生病前我们观念行为的偏差,才导致了抑郁症的发生。而和生病前不一样,是因为我们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之后的一年半里,其实抑郁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阴影,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都非常害怕抑郁会卷土重来。所以看似风平浪静下隐藏着波澜,直到抑郁症的二次降临。


Part 2 措手不及的重逢


  • 伏笔:体力精力的透支

  • 火花:自我价值的全面否定

  • 旅行:痛苦的自我挣扎

  • 纠结:回家还是不回家?


1、伏笔:体力精力的透支

 

ETH苏黎世联邦理工,是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大学。而我所学的数学统计专业,有着华丽丽的世界第三的排名。

   

我就是选择了这样一个美好又残酷的地方来交换,期待着在拼命学拼命玩儿的过程中拥有半年无比绚烂的生活。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一周四天旅行,三天学习,劳累渐渐把旅行的快乐冲淡,焦躁也随着落下的功课越来越多而逐渐加深。加上我国外四年长期的不良作息,我自己丝毫没有意识到,我的体力和精力已经游走在濒临崩溃的边缘。

 

后来在与很多朋友的攀谈中,我发现其实很多人都有过严重的抑郁情绪。而他们没有发展成抑郁症的原因,我觉得很大一部分与强健的体魄有关。身影响心,心影响身,两者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在我的治疗中,我觉得跑步和中医调理占了很大一部分成功因素。照料好你的身体,规律作息,规律饮食,爱上锻炼,这对于远离抑郁,真的很重要。

 

前不久看到的朋友的一段话,很喜欢,在这里送给大家。

   

 “其实“性格好”、“讲道理”、“善良”往往是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人才有资格拥有的品质。

    

和人一起爬山,有人两步就嚷嚷累,不一定是他毫不在意出游的气氛,可能是他身体弱容易觉得累。这时有人接过他的包就扛在自己肩上,固然是这人慷慨相助,但也是他体力充沛,以至于不觉得帮人拿个包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以前觉得只要努力,就可以意识集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温柔地对待任何自己想要温柔对待的人。但在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我发现,控制情绪的难易程度和身体状况是息息相关的,意志力能解决的问题比我想象中的少得多。人们眼中的奇葩可能很想成为让人们喜欢的人,只是没有办法。

    

身心健康,身在心前。正在经受身体痛苦的人很难保持内心不扭曲。


2、火花:自我价值的全面否定

 

其实引起这一切的导火索,来自于一件现在我看起来小的不能再小的事。

具体原因不再详述,但概括一下,大概就是我获得了我本觉得应该还喜欢我的前男友冷冰冰的回应。


而这,竟然引起了我对自己价值的全面否定。


为什么这么大了连个男朋友都没有?为什么好久了都没有男生追求你?同学们都有那么优秀的实习了你真的是一无是处。还在学自己完全不喜欢的事情。自己完全不知道以后要干嘛路要怎么走。整个大学和人生简直失败透了。简直没脸见人……

 

但事实是,前男友是我甩的人家没有义务依然对你好,一年半载没有男生追也是很正常的事,我只看到了那些有实习的人没有看到更多苦苦奋斗的人,而我无论如何已经是世界前三十名大学的一员了,而每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抑郁就像是一道障眼法,让我们变成了选择性实名,看不见了自己或是这个世界光明的一面。可是亲爱的,无论如何请你记住,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都有自己闪光的一面。而这个世界从来不欠谁的,他给了我们每个人不同的礼物。只不过有的礼物包装比较丑陋比较难打开而已。但这样的礼物,往往内容也更加丰富。


3、旅行:痛苦的自我挣扎


在再次陷入了这种状态之后,我拼了命的想要挣脱,不想让自己重新陷入到那种无边的黑暗里去。当时的我恨透了瑞士这个地方,烦透了周围所有的事和人,所以我选择的方式是——旅行。

 

旅行的目的地是无比安逸的波罗的海附近的三个城市——爱沙尼亚塔林、拉脱维亚里加、芬兰赫尔辛基。

 

在这风景无限好的三个城市里,我所体会到的,却是深深的绝望。


那种状态是怎样的呢?

    

每天在饭桌上和小伙伴吃着吃着饭就觉得自己撑不下去了分分钟哭出来,每次在刚走出旅店没几步时便不想走了吵着嚷着要回去。每天晚上的时候,感觉是状态最好的时候,可是第二天一早又在满心的期待中跌进绝望的深渊。还好,我在小伙伴的鼓励下在户外一步又一步的走出去,经常是走着走着发现自己好像好一些了。这也是我第一次发现,运动和出去走走是解决抑郁的不二法门,这是这次旅行告诉我的第一件事。

   

回过头来,旅行告诉我的第二点是,不要相信抑郁时你所看到的一切。我十分感谢抑郁时还陪伴我旅行的几个好朋友,他们在我悲伤时安慰,在我走不动时鼓励,在我最不招人喜欢的时候包容。可是那时候,我看到的全都是他们的不好。为什么他们不时时安慰我?为什么他们没能给我安全感?为什么他们玩儿的那么无聊?如同我之前写过的,抑郁像一道障眼法,它让我们看不到人与事所有的光明。请你原谅这个时候的自己,但也请你,认清这个时候的自己。这个时候的人与事,不是它真正的样子。美好的生活,它会回来的。

 

旅行告诉我的第三点是,逃避和出走可以临时改善心情,但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后来,我的心理医生告诉我,他同意我去做短途旅行的原因,是为了让我稍微改善一下状况,以达到能够自己回国的条件。因为以我旅行前的情况,一个人做10小时的长途旅行是很危险的事。事实证明,旅行确实短暂的缓解改善了我的心情,似乎我把很多的仇恨和责任都扔给了瑞士这个无辜的替罪羊。但是事实证明,它只是一时的逃避,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一路上,我每到一个城市,就寄一张明信片鼓励自己。如果说我为什么能这么快能走出来,我的心理医生告诉我,那是因为我一直坚持在走,从未真正放弃自己。那些明信片上我曾经写下的泛黄的话,送给你们,也送给我自己。


“来这里的过程是纠结的、痛苦的。不过我好为你骄傲,你选择继续前进而非放弃、被它打败。这一切的过程一定不容易,不过请你相信你自己。加油!”

     ——2015/3/20  芬兰赫尔辛基

 

“几天里无数里无数次起伏的心情,终将变成生命中难以复制的风景。闯过去,天就蓝了,世界就亮了,你会更明白世界,也会更明白你自己,过出更精彩的一生。加油,姑娘,没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You r Strong!

     ——2015/3/22  爱沙尼亚塔林

 

    “上坡多了总会有下坡的时候,乌云过后总会有晴天。治愈之旅,愿小城抚平了你的心。慢慢来,平常心。加油。”

     ——2015/3/23  拉脱维亚里加

 

现在翻出那些明信片看,好感谢那些痛苦的日子里,那个从未放弃的自己。


4、纠结:回家还是不回家?

    

旅行之后的状态,就好像是坐了过山车,忽上忽下。好的时候感觉自己好像马上就要好起来了,坏的时候觉得自己分分钟就要坚持不住了。

 

固执的我还有另外一个执念:就这样回家了,好没出息啊。


在长长久久的纠结里,我的心理医生和我的爸妈给我下了一个决定:立即回家!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

 

当时的我觉得,自己一旦从瑞士离开,就绝对无法再继续这个学期了。可是后来,我成功的回去了还参加了考试。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让自己退回去,休息一下,养好了身上的伤再重新出发。因为有的伤口,不管我们再用力,它总是会越来越深的。而且不养好它,我们无法正常的做事情。而在回家的调节之后,我们可以以更好的状态重新出发。


这并不是什么没出息,而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在回家之后,我便开始了我与抑郁症真正的正面斗争,痛苦但坚定。


 


如果你看完了,请为我们勇敢的Sunshine点个赞吧。


树懒报道,You Are our Sunshine?


树懒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