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评家达加塔:葡萄酒里的“硫”并不可怕

 cz6688 2016-08-22

————————————————

消费者对葡萄酒“谈硫色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作为全世界少见拥有医学博士学位的酒评家,伊安·达加塔(Ian d’Agata)以专业客观的视角为大家介绍葡萄酒中二氧化硫的作用和风险,也抨击了那些单纯拿“不含硫”葡萄酒当作卖点投机的酒庄。


关于作者:伊安·达加塔 Ian D'Agata

意大利酒评家,2012年度意大利名庄协会(Comitato Grandi Cru d’Italia)“最佳意大利葡萄酒记者”,International Wine Cellar意大利、加拿大、法国阿尔萨斯和波尔多产区专栏主笔,法国第一大报《费加罗报》葡萄酒专栏撰稿人,Decanter世界葡萄酒大赛(DWWA)意大利地区联合主席。他拥有的医学博士学位,经常受邀在国际会议上做葡萄酒与健康主题的发言。


近来在葡萄酒界,“硫”是一个负面词汇,很多人声讨葡萄酒中的含硫成分,并认为它们会对人体造成有害影响;可实际上,其中大部分人对此只是一知半解。天然葡萄酒(Natural wine),或曰不加硫葡萄酒,并不是解决小毛病的万灵药,它们中也有不少品质糟糕、带有瑕疵,不能带给消费者多少享受。


事实上,葡萄酒中的硫能带来的危害被夸大了。对哮喘病人来说,硫确实是个问题,它会增加病人患上支气管痉挛的风险。和需要额外注意的哮喘病人相比,对硫过敏的人群估计才只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下。回顾整个历史,硫一直被应用在酿酒业中:因为二氧化硫拥有很多功用,最重要的用处比如抗菌性、抗氧化性和着色稳定性。


从破碎到装瓶,葡萄酒中有大量环节需要用到二氧化硫,图片来源:Chronicle


当二氧化硫被加入酒中后就自行溶解,一部分和酒中其他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形成稳定化合物,一部分仍然保持游离状态。正是后者对敏感人群造成了影响,头疼是最常见的副作用。因此,对敏感人群,甜白葡萄酒最难被接受。因为在它们的酿造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二氧化硫,以此来抑制高糖分可能会造成的滋生细菌问题。


法律明确规定了葡萄酒中二氧化硫添加的限度,这个数字不仅在国家之间有所不同,在不同酒类的酿造中也有差别。例如,欧盟规定的最大限额从干红的每升160毫克到甜白酒的每升300毫克(贵腐甜白则是每升400毫克)。另一方面来说,澳大利亚许可的上限为干葡萄酒每升250毫克,而每升含糖量多于35毫克的所有其他酒上限为每升350毫克。在美国,许可添加量的上限几乎相同,但二氧化硫含量超过每升10毫克的任何酒都必须在标签上注明“含有亚硫酸盐”(contains sulfites)的警示语。


好笑的是,就算葡萄酒中没有人为添加任何二氧化硫,10毫克这个限度也能被轻松达到,因为很多天然物质中都含有硫,它们通过葡萄酒中不断发生的各类天然化学作用被释放出来。事实上,人体每天都在自然生产硫化合物,它们是我们身体的重要部分,如果没有硫,蛋白质就不会存在(由于二硫键的存在,多肽链才得以折叠形成蛋白质的三维结构)。除葡萄酒之外还有很多食物含有更多的硫,比如水果干(其含硫量可能是葡萄酒中的十倍)。但你几乎不会在它们的食品包装上看到含硫警示。


酒标上“含有亚硫酸盐”的标志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点是,葡萄酒(以及其他很多食品)中的一些其他分子,比如酪胺和组胺,也能造成头疼。但无论在腊肉、陈年奶酪、酱油、茶还是黑啤的包装上,你都不会看到“含有酪胺或组胺”这样的警示语。


我并不是打算抨击所有的天然葡萄酒,实际上我本人还是支持很多天然葡萄酒生产商的。谁不喜欢赛兰小道(Coulée de Serrant,卢瓦尔河名家,庄主是宣扬生物动力法的著名人物Nicolas Joly)或者安娜-克劳德·乐弗拉维(Anne-Claude Leflaive,勃艮第乐弗拉维酒庄的女庄主)的作品?作为酒评人,我本人也非常反感在酿酒环节中,加入那些跟欺诈差不多的重度人为干预;这些做法结果,不管葡萄酒产自哪里,用什么品种酿造的,最后全世界各地的酒尝起来都差不多。同样,作为一个热爱自然的人,我连钓到一条鳟鱼都会放生,我个人完全接纳所有对环境友好的手段。


但关于这种“谈硫色变”的情况,特别是很多对硫妖魔化的论调,其实都没有经过任何合乎逻辑的调查。虽然硫确实能引起危险和副作用,但已经被安全的使用了近百年,低含量的硫也一直担当着葡萄酒世界的重要角色。而市面上不少被吹的天花乱坠的“天然酒”,我好不怀疑会有生产商会搭上这趟流行的便车。另一方面,意大利有不少葡萄酒生产商一直采用最标准的天然葡萄酒工艺,但甚至懒得提起这回事儿;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不需要被刻意提及的,习以为常的一部分罢了。对于大家来说,最重要的是区分出那些真正相信、采用天然酒工艺的人,以及单纯凑热闹的家伙


明年三月,酒评家达加塔还将来到上海参加主持“发现中国:2014中国葡萄酒发展峰会”,并通过大师班与中国的葡萄酒爱好者们一起交流品鉴,详情请点击下方“阅读全文”。

————————————————

微信查找公众号知味葡萄酒杂志关注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