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仑都是他粉丝,大师如今来为中国城市病开药方!|独家对话刘太格

 韩昕余 2016-08-22

冯仑都是他粉丝,大师如今来为中国城市病开药方!|独家对话刘太格

2016-07-24赵建萍地产杂志
“炒饭”和“西餐”哪个更合中国胃?高密度的新加坡怎样炮制出低密度的幻觉?听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传授最珍贵的城市规划经验

他被尊称为新加坡规划之父,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是他的超级粉,我们的主编大人因他规划了这样一座花园城市而致以由衷的敬意……没错,这位看上去自戴霍格沃茨魔法滤镜的老爷爷,就是全球规划界的泰斗、新加坡宜居城市研发中心咨询委员会主席刘太格先生。2016年7月22日,新都市圈生态未来城市峰会的现场,数百人心神不敢稍有错过,只为聆听他长达188页的PPT主题演讲。 


“胖子”北京的瘦身套餐

 

《地产》:通州新城的规划一直为各界所关注,您怎么看待通州新城的规划和配套?


  刘太格:通州新城规划跳出了北京环形布局的圈子,是治理北京大城市病难得的机遇。因此,通州新城应不仅仅作为行政中心,才能充分利用这个规划理念带来的巨大机遇。


一切规划的决定是从人口开始的,不同的人口规模要有不同的技术处理,才能将城市做好。因此首先建议做50年以上中长期的人口规划,当然,人口预计的数量偏高要好过偏少。50年后如果北京及通州新城的人口增长未达到预计数量也不是坏事,但如果偏少,则基础设施和交通配套将无法满足未来人口的需要。并且,大城市不断增长的人口不能单靠控制,而要解决好超大城市的城市病,同时将中小城市做得更好,才能吸引更多人口流向中小城市。


其次,现在的北京相当于一个体量4-5倍于常人的“胖子”,却依然沿用传统小城镇适宜的环路布局和尺度,交通和配套出现问题也就在所难免,所以应将其重新分成4-5个“身材健美”的人。即便没有通州新城,北京也有必要规划一些相对独立的“中大型”星座城市,缓解中心城区的就业和交通压力。每个这样的“中大型”星座城市中适宜200万-400万常驻人口,有商业、文化、体育、教育、研发等全部的综合配套,以及特殊医院和重点大学等,能够满足人们工作和生活上的多种需求,又与中心城区形成互补。


如果星座城市未来人口的增长达不到预期数量,则可以推动新城镇化或城乡一体化,在其周边发展和建设70万-100万人口、功能基本齐全的中小型城市,有普通医院和技术学院等,以及15万-25万人口的卫星镇,具备服务和基础教育等功能。而城镇人口的规模决定了其功能上的差异性,因此,卫星镇可以到中小城市满足更多的需求,或逐级递增至中大城市,乃至大城市。 


刘太格 新加坡规划之父、新加坡宜居城市研发中心咨询委员会主席


做一个没城市病的北京,梳理布局,显山露水


《地产》:在您看来,北京大城市病的症结在哪里?向周边区县进行产业的转移有效么?


  刘太格:如果北京的环路布局没有解决好,人口没有分布好,产业转移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麻烦。首先是每个城市或地区必须有其工业、服务和教育等配套,如果将工业向外转移,住在城中的工人就业会出现问题。同时,香港十几年前将工业转移到广州和深圳,如今有了新的发明却难以尽快实现和把握商机,使城市的发展非常被动。


因此,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先要改变文字性的规划思路,梳理好空间布局,规划星座城市。与美国华盛顿相似,环状放射形路网暴露的最大问题,是市区外围的车辆集中在几条主要的放射形干线上,车辆越来越多最终导致了塞车。所以美国其他城市通常不做环状交通,而改作了弹性比较大的网格状布局,一条路塞车可以随时改道另一条。不过,北京的环路布局已经存在,梳理的办法不是用网格状路网简单地替换环状放射形路网,而是在不破坏现有环路布局的基础上,解决其暴露出的问题和缺陷。



新加坡城市绿化有严格的布局


《地产》:您认为一个好的城市空间布局应该是什么样的?可否举一例说明。


  刘太格:“显山露水”就是一个好的城市空间布局。福州别名三山,城内山多、水系发达,然而20多年前,走在福州市内却看不到山和水,山景和水景被建筑所遮挡。于是,我们规划时开拓了山边和水边的城市空间,在山脚下和河边修建景观道,甚至在海边也打造一些景观通道,既满足交通功能,又兼顾景观优化。山、水、海和城市被紧密地衔接在一起,城市空间也显得更大且更美。 

炒饭?OK!西餐?谢谢!


《地产》:您认为目前中国的新城规划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应秉持什么样的理念?这与您提到的明智的城市规划是否相通?


  刘太格:目前中国有些新城规划理念听起来有道理,用起来却致命,比如用地分区就是其中之一。不可否认,将污染型重工业或飞机场与中心城区分开是合理的,但过分的分割往往导致功能无法互补,以及交通成为城市发展的掣肘。


打个比方,现在中国不少城市的规划像在做一份西餐,居住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分区规划、功能单一,分别是一块肉、一份菜、一份米饭。而我更建议将肉、菜和米饭综合起来做成一盘“炒饭”,旁边可以加份甜品或汤。比如一个新城或新镇首先有居住用地,同时要有轻工业、商业中心、学校、就业和服务机构,以及地铁、快速路等交通配套,这些用地交错分布,功能多样化,是一盘人人皆可拿来吃的“炒饭”。同时,也减少了用地分区造成的交通拥堵和资源浪费,避免了城市无止境地新建桥梁和拓宽道路。


这也正是我提到的明智的城市规划:一边是人,一边是土地。前者是软件,与设计和技术相关,要讲究一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后者则是硬件,取决于政策和战略规划,要有合理的价值观,并考虑会为人们今后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二者形成互补,又进行了高度的简化,将历史、家园和生态都考虑了进去,进而为人们提供宜居的环境,实现土地的可持续性。

高密度新加坡的空间“错觉”


《地产》:同样人多地少,同样是高密度,很多大都市看上去很拥挤,新加坡却为何被全球公认为宜居的花园城市?


  刘太格:高密度的新加坡常常给人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用地面积远远超过700平方公里(新加坡国土面积719.1平方公里)。事实证明这种空间上的“错觉”是一种功夫,也很有必要,说明巧妇其实可以做好无米之炊。关键在于有好的规划手法和技巧,合理的容积率和高度控制,以及棋盘式的城市功能布局等,这些是城市规划的教科书上所没有的,经过了新加坡这样一个城市规划的实验室用数十年来证明,并且只有在土地国有化的中国能顺利实现。


比如严格的容积率和绿化布局,就是制造人少地多“幻觉”的功夫之一。具体到卫星镇和住区广场分别要有多大的绿化面积,绿地之间的合理距离为多少,以及马路两侧的绿地尺度,都有相应的技术数据和比例控制。可以说,好的模式固然重要,但质量也应控制得当。


而从密度控制和城市功能布局来说,高密度住宅如果是围棋棋盘上的黑棋,低密度的学校、绿化带和商场就是白棋。二者交错分布,绿化带保护了大学、体育场馆和老城区的生态环境,高密度建筑则无法成规模地“生长”,从而将极少的资源发挥出了巨大的效益。

 
新加坡红屋顶的建筑都是永久性建筑


《地产》:新加坡对古建筑的保护非常注重,您能否谈谈有哪些保护的措施?


  刘太格:新加坡除了开发,也同样保护历史街区和生态环境,甚至海底世界。保护的办法并不难,比如说制定衡量古建筑的标准,有了标准,要保留哪些古建筑就会有依据,对公众也好交代。即便有企业开发老城区,也要由政府来决定哪些建筑必须保留以及怎样保留。


比如凡是红屋顶的建筑都是永久性建筑,不允许拆撤和“改造”,只能“修复”。有了这层“保护伞”,洗过澡穿上美丽衣服的“灰姑娘”们重新焕发了青春和生机,城市的特色才会更加明显,社区的构成和历史的渊源也得以传承。

要数据化,不要“拍脑袋”


《地产》:在您看来,中国小镇的规划建设应走什么样的路,如何平衡产业和居住的需求?


  刘太格:新镇是城市基本的砌砖,如果每个新镇做的好,城市就会很宜居。以新加坡的卫星镇规划为例,住宅用地的比例大约只占45%,其他用地用来开发服务、教育和就业等各种功能配套设施。


如果新镇人口数量不够,还可将几个镇合并到一起,合并的办法是挑选其中一处地理环境好,或历史古迹保存较好的镇为中心,将其周边村镇综合起来,一些后建且没有特色的村镇则回归为农田。这样的村镇合并在成都市都江堰地区已见成效,由数十个成百上千人的村子集中成1万-2万人左右的镇,其配套、环境和就业机会也得到了相应的完善。

 
新加坡住区有合理的容积率和高度控制


《地产》:您认为在中国的新城和小镇规划中,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或隐患?应如何避免?


  刘太格: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小国的经验怎能用于大国。事实上,治理城市病是城市的问题,从土地面积和人口规模来看,新加坡是一个小国家(国土面积约700平方公里)的大城市(人口约500万),规划量不亚于美国纽约、芝加哥和洛杉矶等国际大都市。


新加坡最宝贵的经验是已经梳理好了规划原则,并将规划的每个项目数量化,这是最值得中国城市规划借鉴之处。比如中大城市人口规模应在200万-400万,具体到城市中两条平行的快速路之间最理想的距离应该是3-4公里,城市密度越高间距越小,如果城市密度低、车流量少,则间距可以在5公里左右,等等。


因此具体到操作中,技术并不是问题,体会和运用“对”的规划原则才能做出适合城市自身特色的规划。就如同语言中的文法用在不同的文学创作中,写出的作品也异彩纷呈。规划原则也是相通的,中国城市规划的“文法”梳理好,才能解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规划图纸看上去是“无辜”的,但一笔一划都要用钢筋来书写,从方案到钢筋水泥,再到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的责任可谓重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