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刘嘉讲初中数学如何厚积薄发!

 牧者163 2016-08-23
       初中奥数学什么,如何学?刘嘉今天在家长100社区武昌办公点生动透彻地为到场的50多位家长与孩子答疑解惑。

      刘嘉把家长和孩子分为四种类型:给钱型(被动地学),给力型(用心用力地学),为名(利)型,为学型。他给现场的每位孩子讲道理,学习是一种终身能力,是投资少收效最大的一项事情。他说学习不是苦差事,学习上如果有了成就感,就会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用“父母讲的是真话,商人讲的假话,领导讲的是废话”,劝导孩子们一定要听家长的话。他还用自己曾在二中留级的亲身经历,告诉在座的每一个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算现在进了二中、71等名初,也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继续努力学习,保持学习上的优势。

      刘嘉强调初中学习奥数的重要性。他告诉我们初中的奥数知识有代数、几何、组合、数论,其中代数、几何就是中考大纲的内容,如果竞赛内容掌握得好,学校内容不在话下。条条蛇都咬人,不能绕开奥数这条路。不能说只应付中考,把最后的竞赛题丢掉。他用平原上、高原上、喜马拉雅山上开车来形容奥数学习的层次,如果能在喜马拉雅山上开得通畅无阻,那么在平原上就如鱼得水。他同时强调好老师的作用,说一道题本来要用十句话讲解清楚,好的老师只讲六句话,四句话要学生自己悟,强调奥数学习训练思维能力,只能点睛,而不能题题讲透。

       作为奥数名师,刘嘉在讲座上分别讲了几个函数、几何定理的证明。为什么一般学校的内容不要求掌握立方差公式及和的立方公式,而刘嘉要求学生把这些公式不仅要求记得滚瓜烂熟,还要求运用得信手拈来,他说一定要眼界高、胸怀宽、能力强,不能只盯着中考,这些公式是为高中的函数而准备。数学是一环套一环的,他的一个学生因提前被录取没学圆的相关知识,为此家长专门花了一万多请一对一的专业好老师为孩子补课。课堂上,他用几何图形证明sin30°=1/2,sin2θ=2sinθcosθ和勾股定理。可惜我在数学方面比较弱智,前两个还听得懂,后一个就听得云里雾里。

      代数,代数,提笔就做;几何,几何,想破脑壳。刘嘉再三强调一定要达到一定的做题量才能有质的飞跃,世上无捷径可走,刘嘉用三个词来形容奥数学习:死去活来,得意忘形,游刃有余,只有练就硬功夫,厚积才能薄发。他要求学员初中要做完14本7000多道题,用力的同时还要用心,一定要及时查漏补缺,不能图快,错题及时订正,并反复重做。最后要做到代数做得手发麻,几何看得眼发花,这样才能做到真正学好。他还形象地用修桥作比喻,三年修一桥,一桥管百年;一年修三桥,十年修三次,反复强调一题多解的能力,做五百题不如一百题用三种方法求解。

      此外,刘嘉特别强调因式分解的重要性,他要求学员掌握多种因式分解的方法,为学习函数做准备,解方程要求做700题的话,因式分解就要做1000题。再就是几何入门时,一定要练好画图的基本功,50年代的几何教材没有图形,哪怕教材上有图,都要自己再画一遍,并运用三角板、圆规等画图工具,力求画得规范。在数学笔记上,刘嘉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用草稿本做笔记,记要点,回家在笔记本上回忆老师的思路并进行整理,相当于复习巩固,变成自己掌握的知识。初中的数学预习也不同于小学,在预习时,要以找到问题为标准,带着问题进课堂,用红笔标记问题,如果课堂上解决预习的问题,就有豁然开朗、云开雾散的感觉。

      听完讲座,我终于明白那些竞赛牛娃成功的后面付出了多少辛勤和汗水,只有达到一定的量才能有质变,厚积才能薄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