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城与遗产“争地”,欧洲最大城市莫斯科这样找出路

 木桩指路 2016-08-24

编者按:

苏联时期的工业建筑有着独特的前卫设计,如今,这些衰败的工厂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累赘。如何在保护文化遗产和城市开发之间取得平衡,不同力量展开了博弈。

ZiLArt综合区将设有高档公寓大厦、精品商店和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St Petersburg’s Hermitage museum)分馆。图片:LSR


作者/Alec Luhn   翻译/李雪

在原ZiL汽车厂被拆毁的冲压车间里,有面墙上涂写的一条警示语仍清晰可辨:“禁止吸烟,违者罚款100卢布。”

这面墙是建于1935年的冲压车间仅存的残垣断壁,让参观者回想起它曾经属于苏联工业中心的那段辉煌岁月——那是一座占地400公顷,拥有自己的餐厅、理发店、公交线路以及消防部门的“城中城”。有段时间,10万无产阶级工人在这里劳动,他们组装的卡车几乎可以在每一个集体农庄找到,苏联领袖乘坐的装甲豪华轿车也出自这里。

在过去20年中,ZiL汽车厂陷入债务危机,加之年久失修,部分厂址将再次成为“城中城”;只不过,这次它将拥有高档住宅大厦、精品商店、学校、河滨公园、音乐厅以及圣彼得堡著名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分馆。所有设计将由首屈一指的俄国和国外建筑师担当,最后它将以26条新街道的面貌融入大莫斯科。

这一65公顷规模的ZiLArt项目是莫斯科政府推进老工业区再开发的动作之一,它们占了城市13%的面积。

虽然这些工程对于让城市更宜居来说至关重要,但是一些建筑师、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者提出了关于ZiL等地遗产保护的一些担忧,因为很多苏联工厂建筑或出自开创性的构成主义建筑师之手,或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只有冲压车间的五层外墙将会被保留下来——它以小片玻璃组成的网格与四个隐约可见的水泥入口形成鲜明对比而蜚声建筑界。梅加罗姆建筑事务所(The Meganom architectural bureau)将在它的后面建造四座20层的玻璃幕墙住宅大厦。

保护小组Arkhnadzor的协调者Marina Khrustalyova介绍说,这片工业区的ZiLArt部分中,十分之九的历史建筑将会被推倒。开发方LSR集团说,消防站、冲压车间外墙、可能还有其他一些与维斯宁兄弟(Vesnin Brothers)相关的建筑将被保存,ZiLArt为纪念设计出ZiL整体规划的构成主义建筑师先驱维斯宁兄弟,对那些建筑进行了重命名。

莫斯科再开发工程启动后,苏联时期冲压车间目前的状态。 图片来源:Alec Luhn


“它是一种妥协,你可以说那儿有一些保留,但它不是真正的地方记忆,它不是真正的保护,”Khrustalyova说。

作为欧洲最大的城市,莫斯科因为交通堵塞、房价昂贵以及公共交通拥挤而令人怨声载道。在今年美世咨询公司做的230座城市生活质量指标排行中,莫斯科排到第167位。它严重拥堵的核心原因是,45%的工作场所位于市中心,周围环绕着利用率低下的“铁锈地带”(译注:rust belt,指工业衰退地区),然后是无边无际的高楼住房的海洋。

今年夏天,莫斯科启动了一项价值1200亿卢布(合14亿英镑)的百万平方米街道翻新工程,并且计划到2020年新建70多个地铁站。但是要真正疏通道路拥堵,它还必须在市中心以外新建商业中心和交通方式。

对苏联老工业区的再开发,将尤其注重“分散城市中心压力,并创造出一个多功能城市规划”,莫斯科首席建筑师Sergei Kuznetsov在今年6月“莫斯科城市论坛”期间的一场考察中这样说。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这座城市正在投入1000亿卢布用于莫斯科环城铁路的工程建设,并于今年秋天开放,以此将铁锈地带工厂之间的铁路重新开放给公众使用。

“(工业区里)没有交通方式,它们没法运行,那里没有好的道路、没有工作场所,它们没有贡献多少税收,可以说那是一片废墟,是城市的负担,”负责城市开发与建设的副市长Marat Khusnullin表示。

社会活动者们担心莫斯科的遗产将会随着ZiLArt再开发项目而消失。 图片来源:LSR


根据市政厅的数据,2015年莫斯科有900万平方米的房地产开发面积,其中220万位于以前的工业区域。2016年至少将有200万平方米在这些区域建成。最大的在建工程是原“锤子和镰刀”炼钢厂的再开发,这座工厂原占地87公顷,是梵蒂冈国土面积的2倍大,由荷兰和俄国建筑师联合建造。它基本将全部被重建,虽然设计师已经承诺会保留街道网络和其中一些工厂建筑。

最著名的再开发项目,比如瑞士温特图尔的原Sulzerareal钢厂,或是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选择对原有建筑结构进行“适应性再利用(adaptive reuse)”,而不是拆除它们。莫斯科几处这样的工程近几年已经成为创意集群以及夜生活的热门地点,包括Winzavod酒厂、Artplay压力计制造厂以及红十月巧克力工厂。荷兰建筑师Rem Koolhaas操刀的位于高尔基公园的车库当代艺术博物馆(Garag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成为去年“适应性再利用”的新的制高点,其在一家原大型苏联餐厅外面包裹上亮闪闪的聚碳酸酯外皮,同时保留室内的马赛克、瓷片和砖瓦。

但是由于面积庞大,复兴铁锈地带那些苏联时期的工业区将需要更多时间和资金。

“开发商总能胜出,即使最开始看起来文化会赢。”——Eugene Asse

ZiLArt的代表们说,其他潜藏的复杂问题有土地污染(他们不得不移除至少两米厚的污染表土),还有房地产商业臭名昭著的贪污腐败。另外,取得大型综合再开发项目的法律许可,在过去一直是棘手问题。而Khusnullin介绍说,6月通过的一项法律可以缓和这一问题,那就是任何工业区如果50%以上的领域有未经批准的建筑,或者它目前没有用于原本的用途,法律则允许当局征用该工业区。

目前最大的担忧是城市保护。洞穴状的苏联工厂建筑若不进行大量重建,就不能满足新的用途,这使得投资者们想要推倒旧厂房,在原地树起更加有利可图的建筑。

莫斯科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不良记录,特别是苏联时期的前卫建筑正受到威胁。就在最近,为了给一家奢华公寓酒店综合设施让路,尽管有当地居民的抗议和国际社会的指责,Taganka电话通讯大楼还是遭到拆除,而它是1929年建成的构成主义里程碑式建筑。

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曾在1985年走访ZiL工厂。上图为1987年,戈尔巴乔夫乘坐ZiL汽车(左)在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右)陪同下访问布加勒斯特。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