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配得上所受之苦

 爱收藏的百合 2016-08-26

要配得上所受之苦

/康娜

古印度有“四门游观”之传说。释迦牟尼三次出迦毗罗城,分别遇到了老人、病人、死人,认识到人会生就会死,第四次出城,从一位沙门那里领悟到,只有一心修行,才能彻悟真理,解脱生老病死的轮回。

佛说,“烦恼即菩提。”一方面是指自心的觉悟,能转烦恼为菩提,另一方面是指修行会得智慧,从而烦恼本身就是菩提。当我们翻过苦难的大山,看到山的另一面其实还是苦难。这里我想说的意思是,世事无常,乃平常,难得的是,以平常心对无常事,世界才不会荒凉。

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不同的命运磨砺,但相同的是都在经历着不同的人生,有如生命的心电图,只要还活着,总是曲曲折折高高低低,没有谁平平淡淡波澜不惊。不管你看见或看不见,月亮它一直都在天上。不管你错了、对了,怨了、忿了,乐了、悲了,世界都在以它本来的面目示人、轮回,所谓的变化,只在你心里。

世事本就无常,人无常,爱无常。我们生活之所,被称为“婆娑”世界,“婆娑”的意思,一是苦难,二是必须忍受苦难、涉水而过。生老病死、菩提烦恼,是停留在人脚边的逗号,时时刻刻,一直都存在、缠绕,这些烦恼和苦难,使人绝望,让人惊栗,也挫磨着人的风骨。

最美的花,总开在最深的苦难枝头。人在苦难里纠缠、打斗、交锋,然后觉醒、转化、突破,在风雨里完成对生命的思考和理解,在命运的悲怆和壮丽中,心房逐渐善意宽厚包容,活得磊磊落落落、大大方方、从从容容。

苦难是生命里的钙质,一个人,身体可以被摧折,脊梁不能弯曲,面容可以被侵蚀,精神不能萎落。若苦难要来,就拼死迎战,被命运蹂躏,也要干净整洁,扛住了,就是对命运最大的不妥协、不辜负。

不辜负所受之苦,就是历经苦难后,还拥有一片诗心,温润仁爱,向死而生。苦难,让人打通了一条朝向快乐的秘密隧道。当你懂得,这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的人生,才是人生时,你所受的苦难就会和精神世界里最广阔的土地相结合,走到了灵魂的高处。沉舟侧畔,过尽千帆,日暖风清。

佛说,无常便是有常。花谢花开,还是花,月亏月圆,还是月。“花辞树,以叶为美。叶落尽,以枝为姿。枝若朽,以根为雕。”人生若如四季,路过繁华,路过凛冽,心即是良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