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决定了照片的尺寸? JPEG和RAW怎么选? 你的照片到底可以放多大? 深度解密图片尺寸的来龙去脉
图片的用途 1、用于展览、参赛、印刷画册、重要存档; 2、分享到摄影网站、微信、微博。 大部分拍摄照片的用途无外乎以上两种,也就是说,我们可能需要其中一种,或者两种都需要,但要记住,这两种用途的图片有着本质上的差别,绝不是简单的图片大小问题。接着往下看,你就能彻底了解它们的差异,并且试着控制它们。 相机拍摄文件的设定 1、JPEG或者RAW。 目前,绝大部分的数码相机均支持拍摄 JPEG 和 RAW 文件类型,它与图片的质量和大小有关。 其中“JPEG”是由相机进行合成压缩的一种图片格式,可以直接看到照片的效果,但它生成的只是一张8位色深(单色通道为连续的256个色阶)的照片,图片的分辨率通常也只有72ppi(关于分辨率后面会说到),这些参数是相机自动生成的,你无法修改。 JPEG格式的文件经过相机自动压缩后,图像信息被格式成为图片,色彩和明暗关系被固定,所以,几乎无法进行后期调整。我们上面提到的256个色阶,是人类识别连贯图像的基本构成色阶数量,如果用JPEG的照片做后期处理,有可能破坏这些色阶的排序连贯性,使图像细节丢失,严重时会导致色阶断裂、色彩溢出,出来的画质也可想而知了(所以,你需要谨慎看待那些以JPEG格式图片作为案例、铺天盖地的PS教学和教程)。 JPEG图片由于文件小,更便于通过网络快速传递,多用于纪实或新闻题材的拍摄。正是因为JPEG图片后期调整的空间很小,就要求摄影者必须具有极高的拍摄控制能力,做到所谓的“JPEG直出”。但,数字相机本身还原客观的能力不足,更谈不上实现摄影师的表达意图,所谓的“JPEG直出”的图片效果往往很难令人满意。
你的相机还可以设置另外一种拍摄文件类型,那就是“RAW”数据文件了。为什么称之为“数据文件”而不是“格式文件”?是因为:相机获取光学信息后仅仅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并没有压缩和转换(格式化)为图片,所以我们得到的是一个包含丰富信息的“数据文件”,而非一张图片。RAW数据文件包含的像素数量与JPEG相同,除此之外,相机不会对它进行其他任何参数的设定,比如:色彩空间(请查阅我个人公众号另篇文章)、色彩位深,所以RAW数据文件无法用计算机直接浏览,这就需要专门的软件(如:Adobe Bridge)浏览查看这些数据(图像外观),并使用RAW解析软件(如: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或Adobe Camera Raw,我个人喜欢用后者)对它进行后期处理,找出你需要的色彩和明暗细节。 注意!重点来了!!!你可以在这里,对RAW将要生成的图片进行文件格式的设置了,然后根据你的需要存储不同格式和大小尺寸的图片(RAW的图片格式设置及存储在后面有详细步骤),需要强调的是,只有RAW数据文件可以生成高品质、大尺寸的图片,并支持图片在最佳分辨率的状态下输出放大。 关于JPEG和RAW的差别,我经常在后期培训课堂上这样打比方:图片就是一道菜,比如你在饭店点了一道“鲍鱼烧排骨”,你尝了一下,感觉鲍鱼烧的太老了、排骨不太烂、盐味也少,而你太太(假如你有)则说,鲍鱼烧的太嫩不好吃,排骨刚刚好、盐味也合适,如果再加点糖就更好了....... 呵呵,这道菜是饭店厨师做的(就像是相机生成的JPEG格式)。饭店不会因为你的需要而改变配方和做法,如果你觉得不好,这道菜可以回锅再加工吗?回锅当然可以,不过加工(用JPEG图片做后期)后还能不能吃就难说了。 那么,想吃合乎口味的“鲍鱼烧排骨”,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自己做啊!是的,去菜市场采购最好的食材,鲍鱼和排骨都买最好的(前期拍摄很重要),准备好所有的原料(这就是你拍摄的RAW数据文件了),接下来,你就可以根据你的想法和口味,对这些食材进行烹饪了,放多少调料、火候的把握都由你说了算(此处省略3859个字,就是对RAW数据文件进行后期处理和格式化的过程)。经过你的精心烹饪,这盘“鲍鱼烧排骨”就可以上桌了(就相当于RAW数据文件已经被转换并存储为图片格式)。 你说什么,不会烹饪?那就参加厨师培训吧!好的学校,你不仅可以学到系统专业的烹饪技术,还可以学到如何挑选好的食材,再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搞定“满汉全席”也不在话下啊!现在开厨师培训班的很多,有刚看了几天菜谱就开班的,有不懂烹饪的炊具高手,也有把烂菜叶子做成“创意菜肴”的,看你个人的选择了,记住,你要学习的是烹饪,不是如何使用炊具。如果你只是问问不入流的厨师或者网上找些菜谱看看,这菜你是注定做不好的。呵呵,好像扯远了。总之,你需要为相机设定更好的拍摄文件类型,以便为后期留下更大的处理空间。
2、sRGB与Adobe RGB 相机有两种不同的色彩空间可以选择,它影响照片的颜色和细节。 拍摄前,你可以在相机里设置需要的色彩空间,关于两种色彩空间的详细介绍,请查阅我个人公众号另篇文章,但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相机设置的色彩空间,只对拍摄JPEG格式图片产生作用,如果你拍摄的是RAW数据文件,就可以忽略这个设置。虽然我一直拍摄RAW数据文件,不过,我总是把它设置为Adobe RGB,偶尔拍摄JPEG的时候,可以获得更多的色彩信息。
RAW数据文件转换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拍摄RAW数据文件的好处,但拍摄的RAW文件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如印刷、打印或网络分享),我们需要把它转换为图片格式。这个转换过程就是,由你来设置并决定将要生成一张什么样的图片。接下来我们用Adobe Camera Raw(PS软件的外挂插件,我习惯用它解析RAW数据文件并做后期处理和格式转换)来详解这一过程。 当你用鼠标双击RAW数据文件时,就会自动启动PS软件,但是打开的界面是Adobe Camera Raw(以下简称“ACR”),你就可以看到文件的图像效果,因为是数据文件,包含丰富的影像信息,还没有变成图片,所以看上去很灰。 在ACR底部中间有一行长长的字符,点击一下,就会弹出“工作流程选项”对话框,在这里就可以设置RAW数据转换后的图片属性了(后期处理之前先进行设置)。 如果你需要获得一张高品质的图片,请把以下三项内容设置为: “色彩空间”选择Adobe RGB(1998),“色彩位深”选择16位,“调整图像大小”只在分辨率一栏中输入300像素/英寸。其余项目默认即可。 关于色彩位深,是指每个像素包含的色彩信息数量。前面说过相机拍摄的JPEG只能生成8位连续影像,8位就是2的8次方,即256,也就是每个通道用0~255之间的数值来表示其变化,对于RGB色彩模式,红、绿、兰每个通道均用0~255的数值来表示,最大可以表示颜色的数量是256*256*256=16777216。同理,16位图像就是2的16次方,即65536,在RGB色彩模式下最大可以表示颜色的数量是65536*65536*65536=279213318656。因此16位图像比8位图像可以表达出更丰富的色彩。
好了,设置完以上工作流程,接下来就可以进行RAW的后期调整了(后期调整的思路以及技巧方式需要专门学习,此处略过)。 在ACR插件中对图像进行的后期调整,是在无损数据的环境中对图片进行细节提炼和加工,使得图像的外观效果符合我们的需要,调整过程就是所谓的PS后期过程,如果你还不懂得如何调整照片,摄影只是完成了按快门这一半,还无法呈现作品的全貌。 图像后期调整完成后,就要对当前的调整结果进行存储,把它转换为可以使用的图片格式。虽然ACR本身可以直接存储图像,但考虑到图片尺寸的修改、为图片添加框子和文字,所以我习惯点击ACR右下角的“打开图像”,把图像打开到PS软件里面再进行保存。 当图像被打开到PS软件,图像的属性(色彩空间、色彩位深、分辨率、文件尺寸)就是我们在ACR“工作流程选项”中设定的那样,这将是一张高品质、大尺寸的照片,这时候,我通常会按以下的步骤,直接对图片进行一次高质量保存:点击“文件”菜单里的“存储为”选项,会弹出存储选项对话框,请在保存类型选项中选择“TIFF”。 TIFF格式,是无压缩图片文件格式,最大化的保留了图片的细节和品质,是用于印刷、高精度打印的最佳格式(没有之一)。接下来点击保存,软件会弹出“TIFF选项”对话框,不要改变默认选项,直接点击确定,这张图片就会被保存在你指定的文件夹中。至此,一张优质的图片诞生了!(关于网络分享图片如何修改属性和尺寸,请查阅我个人公众号另篇文章) 这时,你会问,这张图片的输出尺寸到底是多少?可以放多大?接下来就揭晓答案。
你拍摄的照片可以放多大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相机像素和图片输出分辨率的关系。 1、相机的像素 像素的多少,就是相机记录图像信息的数量,购买相机的时候,你就已经知道相机的像素多少了,比如2400万、3600万等等。这些像素数量是怎么来的?数码图像是由微小的像素点构成的,相机通过获取光学信息并转换为数字信号(像素点)来呈现图像,这些像素点在图像中纵横排列在一起,通俗点说,如果横向排列了6000个像素点,纵向排列了4000个像素点,那么,这款相机的总像素就是6000X4000=2400万,用它拍摄的每一张图片像素都是6000X4000。相机像素的多少,首先限定了拍摄图像的最大尺寸,所以像素越高,图像的尺寸就会越大(注:同样尺寸CCD的相机,并非像素越高越好,如果相机的处理能力和镜头的解析能力不够,拍出来的图像质量也会差强人意的)。但是决定图片输出大小的不仅仅是图像的像素,还有输出时对分辨率的要求。 2、图像的分辨率 图像的分辨率是指:每英寸图像中包含的像素点数量,单位用PPI表示,比如一张图片的分辨率为300ppi,是指每英寸图像有300个像素点。我们经常会说一张照片画质很高、很清晰,其实这个清晰度是由照片的分辨率决定的,就是说,图像的分辨率越高,图像的清晰度越好。比如:我们把一张图片的分辨率分别设置为300PPI和72ppi,300ppi的图像看起来就会比72ppi的图像清晰。 搞清楚以上两个概念,我们就可以算出来图片输出的大小尺寸了。先确定输出方式需要的分辨率,一般印刷需要300ppi的分辨率,而高精度艺术微喷打印需要240ppi的分辨率,如果低于这个分辨率,图像清晰度就会下降。比如:一张2400万像素图片的长边像素是6000,短边像素是4000,我们打算印刷出来,就要设置300ppi的图片分辨率,由此我们可以计算出这张图片可以印刷出来的长边尺寸:6000(边长像素)÷300ppi分辨率(每英寸像素数)=20英寸,1英寸等于2.54cm,最终得出这张图片的长边印刷尺寸为:20英寸X2.54=50.8cm(短边是等比例的)。还是这张图片,如果做艺术微喷输出呢?那就是6000÷240 X 2.54 =63.5cm。 答案终于揭晓,我们得出了一个计算公式:图片长边像素÷输出分辨率X 2.54=长边输出CM尺寸。 以后不要再问我你拍摄的照片用艺术微喷可以打印多大尺寸,自己就可以算出来了,好么?
图片放大 这时候你会产生一个强烈的疑问:一台2400万像素的相机,原来拍出来的照片(长边)只能打印63.5cm(25英寸)这点大,这打印尺寸也太特么小了!我经常看到很多输出超过1米的大幅面照片,拍摄用的相机也就是2000万像素左右,这又是怎么回事? 哎呦,这个问题问的好。这种情况通常有两种可能: 1、降低分辨率(牺牲清晰度)输出。这种方式输出的照片,你走近仔细看都是没有细节清晰度的,不过远距离看,效果挺唬人。 2、利用像素插值方式,增加图片的总像素数量,在分辨率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更大尺寸图片的输出。
第一种可能,已经超出摄影作品的品质范畴,属于不按套路出牌,不值一提。 在此就说说第二种可能,虽然也是无奈之举。 由于图片受相机像素和输出分辨率的限制,按说输出时是不能随意放大的,但是考虑实际输出的需求,PS软件给出了“通过像素插值重新定义像素数量”的方式,从而获得更大尺寸的图片。 像素插值是指软件通过计算,模拟复制图像像素,再添加到图像中的方式,其实就是像素的“无中生有”。目前,PS软件的CC版本,优化了这一算法的功能,使得插值像素更加真实有效。不过,图像插值倍率越小越好,当需要更大图像输出时,也需要分次插值,每次插值不要超过原图像素的20%为好,并要100%观察插值后效果,以避免像素插值过多带来的画质下降问题。 图像像素插值可以在PS软件“图像”菜单“图像大小”对话框中完成。 首先输入分辨率数字,再勾选“重新采样”并选择“保留细节(扩大)”方式,之后在“尺寸大小”中重新输入需要放大的尺寸,点击确定即可完成图片的插值放大。
摄影作品需要的是细节与画质,从拍摄到后期再到格式转存,严谨的工作流程可以提升作品的品质,为作品的多用途奠定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