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明富经验集(6)

 汝州中医王国营 2016-08-26

名老中医经验集-李明富(6)

5血热:是由于血分郁热或热邪侵犯血分而引起的病变,在外感热病及部分内伤杂病中均会出现。由于热在血分,熏灼营阴,故身体灼热,入夜尤甚,舌红绛,脉细数。血热炽盛,扰及第五卷201心神,则心烦不安,甚至躁扰昏狂;热盛动血,血液妄行,则致衄血、吐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或外发斑疹。
(三)气血同病病机《灵枢·营卫生会》说“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两者关系,密不可分。故气病易影响及血,而血病也易影响及气。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盛则血充,气衰则血少,气虚则血失统摄,气病日久必及于血;血虚则气少,血瘀则气滞,血脱则气随血去,血病日久必及于气。所以临床上除单独的气病、血病外,还常见到气血同病。
1气血两虚:多因久病不愈,气血两伤,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不能生化血液,以致气血两虚。由于气血亏虚,失于温煦濡养,故见短气懒言,乏力自汗,心悸,失眠,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脉细弱等症。
2气滞血瘀:多因情志不遂或闪挫外伤等引起脏腑或经络的气机郁滞。气为血帅,气滞不行则血液运行障碍,形成气滞血瘀的病机。由于气血的运行均受到障碍,表现为病变部位胀满、刺痛或有肿块,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等症。
3气虚血瘀:多由于久病正虚或年老体虚,正气不足,不能推动血液的运行,以致血行不畅甚至瘀滞。主要表现短气、心悸、乏力、自汗等气虚证的同时兼有病变部位刺痛,肢体麻木、疼痛甚至瘫痪,面色紫暗,舌质有瘀点、瘀斑等。
4气不摄血: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正气亏虚,气虚则不能统摄血液,血液溢出脉外而形成出血。可以表现为鼻衄、齿衄、吐血、便血、尿血等症。同时伴有神疲乏力,心悸短气,动则汗出,面色苍白,舌淡,脉弱等气虚症状。其中若见气虚下陷诸症,而又见便血、尿血者,则称为血随气陷。
5气随血脱:各种原因所致的大量出血,均会使正气随之暴脱。因气与血相依相成,血为气母,血以养气,血以载气,大量失血之后,则气无所依附,故气亦随之外脱。气脱阳亡,不能固摄肌表,则见冷汗淋漓;阳气不能达于四末,所以四肢厥冷;气血不能上荣于头目,故见晕厥。
气血脱失,不能鼓动及充盈血脉,故脉微细或见芤象。
三、津液病机津液的生成、输布及排泄,是由多个脏腑相互协调来完成的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中与肺、脾、肾及三焦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脏腑的病变会使津液的生成、输布或排泄发生障碍,而津液的病变也会影响到脏腑的功能。临床上最常见的津液的病变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一)津液亏损主要通过以下四种途径产生。
1燥热伤津:在六淫之中,燥邪与热邪均易伤耗津液,尤以热邪为甚。因为热邪的性质,善于熏蒸发散,其燔灼之势所及,津液首当其冲,或被迫而外泄,或受灼而枯焦。临床表现为发热、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状。
第五卷20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燥胜则干”之说。燥邪经由口鼻而入,最易伤耗肺津,使肺失濡润,不能维持其宣发与肃降的功能,临床表现咽干、鼻燥、咳嗽、皮肤干涩等症。其中尚有凉燥与温燥的区分,热象不显者为凉燥,则见苔薄白,脉浮涩。燥而有明显热象者为温燥,则见发热、咳喘、舌质红、苔干黄、脉细数,甚或咳血等症。
2汗出伤津:汗为津液所化生,所以张景岳在《类经》中解释说:“汗者,津之泄也。”微微汗出,肌肤润泽,是脏腑经络交相贯通,营卫调和的正常生理现象。由于各种原因使汗出过多,则会引起津液亏耗。《灵枢·决气》说“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正是指汗出过多而致津伤的病变。
引起汗出过量的常见的病机有:①感受热邪,熏蒸于内,使腠理开泄而致汗大出。《素问·举痛论》说:“热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也。”此种汗出伤津,多见于外感热病,尤其是温热病,常表现高热、脉数、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结等症,正如《伤寒论·阳明病篇》所说:“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硬,硬则谵语。”②阴虚生内热,津液外泄引起汗出过多。《素问·评热病论》说:“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此种汗出,多表现为盗汗,且常和潮热,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阴虚火旺的证候同时出现。③重病久病,心肾阳虚气脱。因汗为心液,肾主五液,心肾阳虚则卫外不固,不能敛阴而汗液大泄。此种汗出,多表现为冷汗出,甚或大汗淋漓,常伴畏寒、短气,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舌淡,脉微细等症。亦称为绝汗或脱汗,是元气欲脱,津随气泄的危笃证候。
3多尿伤津:津液通过肺、脾、肾、三焦等脏腑的作用,布散周身,发生滋养濡润的作用后,经肾及膀胱的气化作用,多余的部分即作为尿而排出体外。《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说:“小便者,水液之余也。”肾及膀胱对津液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又《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引起尿多的主要病机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素体阴虚等原因,使津液亏虚、燥热内盛,以致肺失治节,肾失固摄,水液直趋而下,小便频数量多,伤耗津液。这种病变,主要见于消渴病。①阴虚肺燥:肺为水之上源,肺主治节,阴虚肺燥,则肺的治节功能障碍,水液直趋而下,导致尿量增多;尿愈多,津愈伤,肺愈燥,以致引水求救,烦渴多饮。②肾气不固:由于肾阴不足,虚热内生,或疾病日久,肾阳亏虚,均会导致肾气不充,气化失常,不能固摄津液,以致小便频数而伤津耗液。
4吐泻伤津:津液源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由于感受外邪及饮食所伤等原因,损伤脾胃,以致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司,发生呕吐、腹泻,则津液的来源既感不充,而津液的损耗又甚严重,正如《景岳全书·泄泻》说:“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证治汇补·燥证》说:“或大病而攻伐太过,或吐泻而津液顿亡,或饥饿劳倦损伤胃液,皆能动火烁阴而为燥。”吐泻过度以致津液亏耗,常表现口干唇焦,口渴,皮肤干燥,甚至皮肤皱起,两目凹陷等症。这些症状,在重症的吐、泻病人表现得尤为明显。《伤寒论·阳明病篇》说:“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为外感热病吐下之后,热邪内盛而气津两伤的情况。《医宗必读·泄泻》说:“水液去多,甚而转筋,血伤故筋急也。”即指泻下失水,津液伤耗,以致津血不能濡养筋脉而致转筋挛急。
第五卷203(二)津液输泄障碍是通过以下三种原因形成。
1水湿困脾:脾主运化水湿,脾气虚则运化失职,不能转输津液,聚而成湿。湿性重着、粘滞,阻遏气机,致阳气愈伤,而表现食欲不振、胸闷、呕恶、脘腹痞满、头身困重、口腻不渴、便溏腹泻、面黄肤肿等症。和下述的水液内停及痰饮凝聚相比较,虽三者均属津液运行障碍的病变,但水湿困脾的湿,是呈弥散状态的水液,主要病及脾胃,而水液内停及痰饮凝聚,多半聚集在某些局部,其临床表现各随病及的脏腑而有所不同。
2水液内停:津液的正常运行,有赖于肺气的通调,心气的推动,肝气的疏泄,脾气的转输,肾气的开合。当各种原因使津液的运行输布障碍,就会引起水液内停而发为水肿、鼓胀等症。《景岳全书·肿胀》说:“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故传入于脾而肌肉浮肿,传入于肺则气息喘急。”肺、脾、肾的功能失调,水液运行障碍,潴留体内,泛溢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水肿。若由于肝气郁滞,血脉瘀阻,脾肾亏虚,水湿停聚,主要潴留于腹内,致使腹部胀大,而成为鼓胀者,亦属常见之症。
3痰饮凝聚:痰和饮都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津液停聚,凝结在机体的某些部位而成的病理产物。正如《圣济总录·痰饮》所说:“三焦调适,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经,化而为血,灌溉周身。三焦气涩,脉道闭塞,则水液停滞,不得宣行,聚成痰饮。”在饮证里,随饮停部位的不同而有痰饮(狭义的痰饮,指饮留胃肠)、悬饮(饮留胸胁)、支饮(饮邪犯肺)、溢饮(饮留四肢)等的区别,各有相应的临床表现。痰则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可病及不同的脏腑、经络,而表现为各类不同的临床症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