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连续三个月宅地零供应,住宅库存只剩下一个半月

 千山鸟飞绝360 2016-08-27

据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北京在公开土地市场上仅出让了7宗住宅用地,其中能够成为商品房住宅的土地只有37万平方米,按照今年以来成交面积414万平方米计算,供需比超过1:10。

数据显示,今年5月至7月,北京连续3个月出现宅地零供应。这也是自2014年以来,北京宅地市场第二次出现连续3个月宅地零供应的情况。按照中原的统计数据,北京住宅库存仅有1.5万套,去化周期为三个月。

对于北京住宅用地稀缺的情况,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一方面,北京的土地供给量一直是在逐渐减少的,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北京市国土局和规划委合并,造成一些批复手续缓慢的问题。

在张大伟看来,住宅用地的减少对房价的影响并不大,房价主要还是受制于信贷政策是否宽松。“虽然现在数据上看起来住宅用地供应以及去化周期都很少,但这是基于当前商品房成交活跃的背景下,一旦信贷政策收紧,去化周期等都会延长。”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称,目前在北京鼓励产业转型和产业外迁的情况下,土地市场相对平淡反而是对的。对于北京土地市场来说,后续如何增加土地供应是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从房企拿地的重心和倾向来看,其实多半偏重在大兴、顺义等区域。后续从京津冀概念的角度出发,建议适当增加对此类土地的供应和开发。

值得关注的是,中原地产研究部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全国已经出现单宗土地超过10亿的地块296宗,其中溢价率超过100%的高价地块达到了147宗,而如果按照50%溢价率计算(选择溢价率50%认定为高价地块的原因是因为包括北京等城市有溢价率上限),合计高价地块数量达到了208宗,这208宗高价地块的土地出让金整体高达5526.8亿。

中原地产分析师卢文曦认为,楼面价超过房价已经成为常态,虽然高价地块不完全代表未来市场售价,但如此多的集中出现,未来房价很难不受到影响。

卢文曦称,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未来一年房价涨幅不超过50%,拿了高价地块的企业都将面临入市难题,巨大的成本压力和风险非常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