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利润大增的玻璃生产企业谁错过了这场东风?

 徐明保 2016-08-27


美国玻璃行业巨头“出局”


说起玻璃行业大事件,2015年的华尔润倒闭应该令人记忆犹新。不过2016年7月,国际玻璃巨头PPG公司(美国匹兹堡玻璃公司)也宣布:将整个平板玻璃制造,以及玻璃镀膜业务出售。

 

PPG公司是以平板玻璃起家,如今已经成为一家主营平板玻璃和玻璃纤维,同时以化学涂料油漆为辅的跨国公司。如今PPG公司剥离平板玻璃制造业务,决定退出玻璃行业,选择向一家化学公司的转型。

 

面对全球玻璃行业产能过剩的境遇,对于玻璃生产企业来说,当一个主业成为“鸡肋”,那么断然转型正当其时。以中国来说,玻璃生产企业不乏寻求转型者,但转型的艰难也是显而易见。



金刚玻璃寻求转型艰难


自7月末以来,玻璃价格一路调涨。玻璃现货涨至2013年以来的最高点,有的地区甚至涨至2011年以来的高位。虽然玻璃行情十分给力,但是今年上半年在已披露半年业绩的企业中,金刚玻璃的业绩并不太好。金刚玻璃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2.18%;实现净利润64.6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1.99%,是唯一双降的玻璃生产企业。

 

金刚玻璃主要为大型公共建筑、交通运输工具等领域客户提供包括安防玻璃系列、节能玻璃系列等深加工玻璃产品及配套工程设计施工方案,不过近几年公司的业绩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为了寻求转型,金刚玻璃早在2014年就有过尝试,但最终以失败告终。2014年3月,金刚玻璃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南京汉恩数字互联文化有限公司100%股权,公司先后发布了重组预案和草案。不过,在2015年5月,公司宣布重组告吹。现如今,公司与OMG新加坡重组的被否,无疑让金刚玻璃的转型举步维艰。

短期内玻璃行业整体经营利润上升


由于玻璃行业长期不景气,导致一些玻璃行业巨头倒闭或出局,但产能过剩引起的不景气同时也成为资本流入的机遇——行业不景气致使玻璃生产企业资产相对便宜,也是资产并购、重塑企业竞争力的最佳时机。例如,2015年险资“前海人寿”在二级市场逐步增资持股控股行业龙头“南玻A”;另一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旗滨集团,则是在玻璃行业最困难时期以低成本大举收购玻璃企业,转型成为一家以玻璃制造为主的企业。


 

2016年上半年各大玻璃生产公司业绩

名称

南玻A

旗滨集团

三峡新材

耀皮玻璃

收入

42.28亿元

30.13亿元

5.41亿元

13.94亿元

同比收入

增长比率

27.24%

29.74%

8.75%

11.95%

净利润

4.67亿元

1.52亿元

424.24万元

净利润0.1亿元

同比净利润

增长比率

126.90%

62.42%

81.14%

112.57%


玻璃板块,短期存在较明显的边际供需改善。一方面,在需求端,由于跟随房地产行业进入销售旺季,玻璃销售也进入旺季,另一方面玻璃行业供给的成本端上游——纯碱价格有所回落且有望保持平稳、天然汽价格有所下降等利好因素,这有利于改善玻璃行业的整体经营利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