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画家吕思明

 百了无恨 2016-08-28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吕思明

  吕思明(吕十锁),1956年出生,山西襄汾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工笔画协会副主席、山西省中国画学会临汾分会会长、临汾尧都画会会长、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自幼喜爱绘画,15岁时考入山西省临汾艺校美术专业。之后有幸受教于力群、潘絜滋等艺术大家,奠定了良好的绘画基础。19岁艺校毕业时,创作年画作品《入学通知书》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因成绩优秀留校任教。之后又就读于山西文学院国画系、山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班、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修班、1998年《国画家》首届中国画研究班、1999年文化部第二届重彩画高研班,通过不断学习,艺术修养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加强对他后来的艺术创作都起到了很好铺垫作用。

  多年来,吕思明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与研究工作,主攻工笔人物画。他的工笔人物画多取材于劳动场面,以“大主题”“大文化”“大场面”“大节奏”“大色彩”,表现“大器”和“大俗大雅”。代表作《黄土雄风》表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人物中的那“宽肩小头”的形象和强健的肌肉体块,体现出了人物的威武、雄壮、有力。

  吕思明作品曾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世界华人书画展银奖,山西省美展特等奖项。作品入选由中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第五届中国体育美展、第九届全国美展,以及中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世界华人书画展。


  知足常乐

  评论

  画家吕思明在山西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扎下根,对永乐宫、青龙寺壁画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钻研探讨,又得到了潘洁滋、力群诸位大家的传授,得益匪浅,为他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立足本土,感悟生活,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使我们朦胧中感到一股“黄土画风”的正向之气。他几十年的教学又使其在教学相长中摸索总结出一套适于自己发展的创作之路,因之他有今日之成功也是必然的。

  ——李毅峰


  竹报平安

  在我的工笔人物画创作中,把握人物的“大精神”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创作个性语言,也是我的性格使然。我喜欢大大方方,淋漓尽致,热情奔放,健康活泼的表述,因此在人物画的选题上,我喜欢选择大场景,并简化画面的背景,从单纯中求得总体外形与神似的展示。例如,作品《黄土雄风》《状元红》等,我不刻意追求笔墨技巧,而是通过线的对比变化产生的韵律、节奏美感来描绘北方的黄土地这一地域文化,形成画面总体的“大精神”。

  我受永乐宫壁画的影响,在线条应用上强化一个“动”字,在每根线的处理上追求一个“变”字,在整幅画面整合组织上强化一个“韵”字,通过“动、变、韵”来表现动态人物的一个“神”字。因此,别人称我的人物画是“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吕思明现象”。


  热浪


  热潮


  状元红(与芝光林合作)

  这些年,我花了很多功夫画猴儿。从人文关怀到猴文化的探寻,我的初衷还是希望通过人猿情结,进一步寻根——追寻对人的多元化关注。

  我原主攻工笔人物画,后机缘巧合喜欢画猴。从人到猴,真是令人颇多思忖的画法变故。我在领受“猴文化”的过程中,用承袭和批判的眼光过滤和梳理了历代画家笔下的猴之风貌,通过人的律动和猴之静谧等多方观察研究、不断探讨,尤其是通过对猴子表情细节以及毛发的研究,渐渐对猴子画的创作有了由浅入深的认识,进而逐步构筑起自己笔下新的创作角色——猴子。通过画猴,表现人的亲情、真爱、幸福、欢乐、平安、吉祥等美好祝愿和愿望。不单单表述猴子的猴性与灵动,看似画猴,实则画人,从动态到表情围绕人的情趣去完成,让观众感受到自己就是画中的“猴”。

  我的一系列毛猴题材的创作,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他们说:我的猴子画内容有趣,笔墨精准,尤其是猴子的眼睛、毛发等细节,描绘精妙,烘托出一种人与动物之间亲切祥和的氛围,让大自然如沐春风秋阳。这不正是我创作猴画的初衷吗?


  辈辈封侯


  蜂猴献瑞


  胸中逸气天外天


  黄土雄风


  热望


  高原盛会


  《决战》(与杨芳合作)


  祥和之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