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莆仙戏(渊源篇)

 大闲人 2016-08-29

唐宋风韵 宋元品格|走近古典色彩浓郁的莆仙戏传统艺术(渊源篇)

原创 2016-08-28 方晓 乐上山明

       莆仙戏是我国最古老的汉族剧种之一,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在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中名列第三。尽管其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珍贵的艺术价值,但知者甚少,乐上山明特邀莆田市艺术学校的方晓老师从莆仙戏的文化渊源开始,引领我们走近这个神秘古老的传统艺术。

2016年7月,福建百折传统折子戏展演中莆仙戏的三场演出吸引了许多非莆籍观众的眼睛,一些首次看莆仙戏传统折子戏的观众不由感叹:原来传统莆仙戏这么好听这么好看,这么丰富多彩!


莆仙戏的传统,第一是特别值得传承,第二是迫切需要传承。作为原本家底最丰厚的剧种,莆仙戏在本次展演中呈现的浓郁地方特色和传承上的新枝新芽,证明省内戏曲界有识之士多年来的大声疾呼和抢救工作没有白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傅谨先生在展演座谈会上如是说。


很多人不禁好奇,莆仙戏为何会如此丰富独特?是怎样的人文环境所形成造就?又如何保留传承至今?


莆仙文化之渊源



唐代莆田与现今行政辖区空间关系

(深色界线为唐代,浅色界线为现今)


莆仙戏,旧称兴化戏,流行于福建莆田市及惠安、永泰、福清等邻县兴化方言区,涵盖人口三百多万。莆田古称兴化、兴安,隋代两度置废莆田县,先后隶属福州和泉州,初唐时析莆田县置清源(即仙游)县,隶属泉州。北宋太平兴国年间,置兴化军、兴化县,兴化军下辖兴化、莆田、仙游三县。与福州、泉州、漳州、汀州、建宁、延平、邵武合称为“八闽”。



宋代兴化军地理方位


闽地原属古越南蛮,但两晋永嘉年间,中州板荡,衣冠南渡,八姓入闽,为闽地增添浓重的中原文明底色。唐末及两宋北来避地上百万人口的涌入,使得中原正音在这里植根留存,中原文化在这里薪传流播。因此,今之闽方言中既保留有古楚、古吴、古越之上古音、词,更有数次中原文化南迁河洛方言之中古音、词,实乃中原古音韵之遗响,这些都印证了福建历史文化积层演变的过程以及中原文化对闽文化的决定性影响。


宋之后,莆田与泉州分治,独立设军,而且此时北来客户人口数倍于主户,这使得莆仙方言有别于闽南方言,其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亦随之逐渐显现。譬如,称高脚桌为“床”;莆仙戏中儿女或媳妇称母亲为“姐”;莆仙目连戏中“连九六”、“五四公”等这些罕有称呼与方言都是唐五代、宋初人口大量移入而带来的。



莆仙方言在福建方言中的空间关系


因为中原文化的大举南迁,也正式开启了莆田文教兴盛,科甲繁荣的华彩篇章。至宋代,莆仙已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称,历代共有2482名进士,21名状元,南宋史学巨擘郑樵说:“吾莆地狭人贫,惟以读书为业”,南宋名臣陈俊卿之“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则是重教兴学的莆田流传近千年的名训。今天,我们依旧可以通过莆田遍地林立的古书院,遥想当年“十室九书堂,龙门半天下”的人文盛景。



陈俊卿手书

陈俊卿是南宋绍兴八年(1138)榜眼。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并枢密院使,后又进为左相。其曾祖父陈仁、祖父陈贵、父陈铣都赠“太师”、“国公”。及南宋咸淳四年(1268)陈文龙高中状元,拜参知政事(副宰相)。他以身殉国后,诏赠“太师”,谥“忠肃”。因之,陈文龙的曾祖父陈钦绍、祖父陈衮、父陈粢都赠“太师”、“国公”。故后世有“九代八太师、一门二丞相”之说。


莆仙戏之渊源


而戏文之兴盛恰恰是与莆仙文教和宗教的繁荣密切相关的。早在唐代,莆仙宗教发展就十分繁盛,佛寺与道观林立,世称“佛国”。唐咸通初年(公元860年),就有莆田排演唐百戏盛况的记载,佛教典籍《景德传灯录》,卷十八记载:“师南游,莆田县排百戏迎接。”这是现存最早福建演出百戏的记录。而百戏正是莆仙戏形成的重要基因之一,如莆仙目连中“鬼王编马”、“金童玉女狮舞”、“佛教九莲灯”等表演都是古代百戏的遗存。


古老木偶戏随百戏传来莆田,木偶戏中“戏即为仪,仪即为戏,仪戏兼融”的现象是研究中国戏曲起源的重要资料。木偶戏某些独特的艺术形体动作被人戏所模仿,促进了戏曲表演程式化的形成。千年来,兴化一直有敬鬼神、尚报应的传统,因此每有喜丧、佛诞社节,都必演戏。戏曲与宗教民俗的结合,不仅促进了戏曲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决定了戏曲的价值取向。



莆仙戏古老剧目《目连》珍本


北宋宣和年间,仙游蔡京之子蔡攸,在宫中与徽宗“自为优戏”。兴化不少文士官员置有家乐歌伎自娱,也不断引来中原歌舞杂剧,蔡京胞弟蔡卞官居右丞相时,经常“家宴张乐”,令家乐优伶表演杂剧取乐。至今蔡氏家乡——仙游枫亭镇蔡岭流行的“十音”,有大乐、小乐之分,规范极其严谨;乐员们演奏时必需张“凉伞”、穿礼服,据说此皆宋代官家宴乐之遗风。这些事实或也说明宋代兴化戏曲形成,与蔡氏一家关系颇大。


两宋战乱频仍,中原为数不少的歌舞百戏杂剧艺人南迁入闽,外来艺人流居莆田必与本地艺人融合发展,方能得以立足谋生。南宋莆籍江湖派诗人领袖刘克庄,一生经历了孝、光、宁、理、度宗五朝,入仕后曾先后9次被黜罢返乡闲居,在籍合计占其一生83年之半。刘克庄虽也深受朱熹“嬉戏误农”思想的影响,并不赞成过频游乐活动,但即使这样也为后代留下了28首有关于当时观看听闻百戏、木偶戏、杂剧演出的诗篇,其中“棚上诸君闹未休”说明已有高台演出;“大半人多在戏场”说明观演群众盛多;“纵谈楚汉割鸿沟”说明敷演故事以长篇话本为主;“棚上鼓笛姑同乐”说明优戏已有音乐伴奏;“鸠盘谬以脂粉涂”说明已有脸部化妆。这一系列现象都侧面反映了兴化优戏在当时之成熟与盛行。



刘克庄塑像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

《田舍即事十首》之九

刘克庄

儿女相携看市优,纵谈楚汉割鸿沟。

山河不暇为渠惜,听到虞姬直是愁。


莆仙戏之古老


宋元以来历代史书文献著录的古老南戏剧目有200多个,目前多数难觅原貌,而在莆仙戏中至今还有与古老南戏相同剧目81个,剧情内容相近的剧本55本,包括了明人所说“《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的南戏“母本”,曾被误认为失传的最早南戏剧本《张协状元》则一直在莆仙传演,此外还有四大传奇“荆、刘、拜、杀”和不同于《劝善记》的《目连救母》多种演出抄本,以及目连前传《傅天斗》这样的旷世孤本等。



莆仙戏传统剧目手抄珍本



曾被误认为失传的最早南戏剧本《张协状元》


莆仙戏音乐来源多元、古老,曲牌多达1000多支,由唐宋大曲、词调、金诸宫调、南宋唱赚、宋元南戏、木偶戏、宗教音乐、民间音乐等组成,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之称。其中与唐宋大曲相同和相关的曲牌有20多支,与宋元南戏曲牌名目相同的有140多支,与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曲目相同的有130多支,与四大传奇和《琵琶记》曲目相同的则有410多支,并保存古南戏稀有曲牌40多支。


莆仙戏音乐为“曲牌联套体”,曲牌具有唱词格律与音乐格律的固定程式,曲牌程式沿续了南戏套曲程式较为严谨的传统,一般由“引子”、“过曲”、“尾声”组成。音乐与表演结合形成固定的程式,但又可根据行当不同,境遇不同等,应用散、慢、中、快的板式和节奏,唱腔曲牌运用千变万化,以达到辞与乐的完美结合。


莆仙戏的曲牌联缀法则、情趣运用、演唱形式和乐队形制,以及伴奏所用的主要乐器等,都显然源于宋元南戏。尤其是用于唐代燕乐和宋词伴奏,并为早期南戏最主要的乐器——筚篥(笛管),这在当世所有戏曲剧种中,惟一保存于莆仙戏伴奏之中。



早期南戏最主要的乐器——筚篥

0:43 莆仙戏曲牌【紧叨叨令】筚篥曲 来自乐上山明

莆仙戏曲牌【紧叨叨令】筚篥曲,节选自《咬脐打猎》


莆仙戏传统演出保留了许多宋元时期的排场旧规,有许多百戏、杂剧和早期南戏遗存的多种艺术形态。通过报鼓、唱“思娘家”(【苏灯蛾】曲牌)、“彩棚”、“净棚”,而后表演《田公踏棚》、《弄八仙》、《男女加冠》、《状元游街》等若干出排场节目。


莆仙戏排场《弄八仙》有“弄大八仙”和“弄小八仙”之分。“弄”字源于唐“戏弄”文化。莆仙戏八仙中无韩湘子,而有刘海蟾,乃是宋金“八仙”遗存。“弄小八仙”无王母娘娘及龙王等人物出场,且只有“七仙”出场,“蓝采和”为道具“孩儿爷”所代替,此为“七子班”排场表演形制,亦堪称古老。莆仙凡读书人家必加演《状元游街》排场,比《弄加官》更受欢迎。这无疑与兴化科举文化兴盛息息相关,且据宋代文献所述,宋代杂剧有喜扮状元、进士的风气。



莆仙戏旧规排场视频


中国戏曲角色肇源于唐“参军戏”,角色的真正奠基则始自北宋杂剧,通常有五个角色。莆仙戏起初只有近似北宋杂剧的五个角色,后来亦基本上继承南戏的行当体制,有正生、正旦、贴生、贴旦、靓妆(净)、末、丑,称“七子班”。清代增加老旦,又称“八仙子弟”。其中“靓妆”行当乃保留宋代杂剧的称谓。



清末莆仙戏演出场景


主要参考资料:

1. 杨美煊《莆仙戏剧种探源》;

2. 马建华《莆仙戏与宋元南戏、明清传奇》;

3. 黄文狄《莆仙戏传统科介》;

4. 林庆熙《福建戏曲剧种》;

5. 谢秋雁《莆仙戏小史》;

6. 郑秀川《莆仙剧小纪》。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