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

 广东黄汉光 2016-08-30
韵升:建引领企业文化发展

“做一个受社会尊重的人、建一家受社会尊重的企业”

通讯员:邵慧霞 记者:郑晓 蔡俊 见习记者:龚旭月

核心提示:“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为了正确引领企业发展方向,近年来,韵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把建工作作为引领企业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通过组织的建设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把企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都统一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上,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在新时期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新理念,正是我们企业追求的目标。”韵升集团董事长、委书记竺韵德说,而建的推动、发展的追求和文化的魅力,则使一大批来自天南海北的各类人才自发地、源源不断地向韵升汇聚。这其中,不乏众多优秀的共产员,他们在韵升搭建的广阔舞台上兢兢业业、快乐奉献,努力用价值诠释自我,用价值回报企业,努力实践“做一个受社会尊重的人、建一家受社会尊重的企业”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模范共产员的人生风采。目前,韵升委下辖10个支部,231名共产员。

“让每一天都过得有价值”

务实、低调可以说是韵升人的特点,员王炎欢也不例外。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只是淡淡地说:让每一天都过得有价值,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高新技术研究院是韵升最为核心的研发机构。员王炎欢就是其中的一员,2007年加入这个团队以来,他凭借专业的基础知识、坚韧的工作意志,很快就脱颖而出挑起了大梁。短短几年,他所主持的科研项目已达10多个,主要涉及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机械和控制系统。其中,仅他参与研发的一套自动化设备,就帮企业降低了大量的成本。

迎难而上”是王炎欢的个性特点之一。由于韵升的产业门类复“杂、体系庞大,涉及的学科很多,对于科研人员的素质要求可想而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突破自我。”王炎欢如是说。

“他非常好学,常常自我加压,遇到不懂之处总要下决心搞明白,因此,下班后学习两三小时,是很平常的事”,王炎欢的同事告诉记者,正是凭着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头,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点,成为公司一名优秀的技术骨干。

有一次,在研究机器人机械装置的过程中,王炎欢遇到了机械结构可靠性与成本控制的矛盾。为找到一个两全齐美的方法,他经常加班至深夜,有时连半夜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最后我竟然是在做梦的时候得到了灵感,解决了问题。”王炎欢笑道。

尽管科研工作很忙、很苦、很累,也很枯燥,但王炎欢却面带微笑地告诉记者,韵升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理念,这里有很好的研“发氛围和创新氛围,在这里工作很宽心、很开心,加班加点,不是我一个人的习惯和常态,其实大家都一样。”

事实也的确如此,几天的采访中,记者充分领略了韵升人不计辛劳、忘我工作的精神。‘“每一天都在有价值中度过’,不仅是韵升员同志的工作写照,同样也是全体韵升干部员工共同的精神标签。”竺韵德说,2009年底以来,公司委确立了韵升新的发展时期的企业文化,确立“做一个受社会尊重的人,建一家受社会尊重的企业”为韵升人“的核心价值观,提倡让我们每一天都在有价值中度过”的企业精神,提出立足新能源、新材料与机电一体化,致力于发展节能高效的绿色“产品”的企业使命,并把做行业领袖”作为企业的终极愿景。同时以““三字经”的形式,对受社会尊重的员工、干部、高管”标准和“受社“会尊重企业”标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此外,公司还通过演讲、征文等形式丰富的活动,强化企业文化的宣贯、落地,努力增加广大干部员工,尤其是员同志对企业文化的认知、认同,进而转化成为工作生活中的行为自觉。

为系统阐述公司新企业文化的内涵,为干部员工提供学习企业文化的平台,公司董事长、委书记竺韵德连续在公司内刊的《韵升视野》发表近10篇文章,其他高管、普通干部员工也积极撰稿,形成了学习企业文化、讨论企业文化、落实企业文化的浓厚氛围。

“求真务实”是韵升员的本色

韵升的科技创新能力早已闻名遐迩,采访中,记者发现,韵升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不仅存在中高层、科研人员之中,而且还广泛地存在于一线的工人。

从任车间主任到总工程师,韵升集团下属的德昌精密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时平始终站在创新一线。

“共产员应当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这是章对每一个员的根本要求。”徐时平说,唱高调不是我们韵升人的喜好,在新的形势下,员模范作用的发挥关键要靠实打实的行动,这才是韵升员最为重要的本色。

2007年,徐时平所在研发团队由于在紧密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了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但他与所在的团队并没有因此停止创新的步伐。2009年以来,为了突破紧密纺技术的升级版———“低扭矩纺织技术”,徐时平与团队成员几乎每天工作到深夜12点。最终,研发团队只用了7个月的时间,就解决了这项西方发达国家长期未能解决的研发难题。

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徐时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章对员的要求,带动了很多身边的干部员工像他一样不畏艰难、不怕挑战、身先士卒。他犹如一面无声的旗帜,成为身边干部员工们敬佩的领导、学习的榜样、追赶的目标。

和徐时平一样,韵升光通信公司制造一部三班的周立刚出任班长后,围绕“生产跟踪卡”,与班组人员“约法三章”:设备故障必须在1小时内修复、老工人必须对新工人“一对一”帮教三个月、每天必须召开三分钟例会。在他的带动下,班组在不增加设备和人员的情况下,年生产陶瓷插芯的能力从412万枚增加至654万枚,生产能力提高了58%左右,产品同轴合格率也从81.96%上升到95%以上。因成绩突出,只有初中文化的周立刚被提拔为部门经理。

从八音琴的艰难攻关,到高档钕铁硼的制备工艺突破;从紧密集聚纺机的研发,到新能源电动汽车驱动器技术的关键突破,韵升的技术变革离不开员员工的突破、创新。截至目前,公司共拥有专利技术达120项,并且承担了6个国家863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

关键时刻,员拉得出,打得响

作为公司劳动模范”,韵升高科磁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成品“事业部总经理周建明在韵升10多年的工作经历浓缩成一句话,就是:“创新管理、优化发展”。

“员多的地方工作热情就高!”周建明深有感触的地说,关键时候,员还真是拉得出、打得响。2009年3月,成品事业部刚刚成立,就遇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力冲击,关键时刻,作为成品事业部的负责人,他深感责任重大,因为只有应对有方,才能在金融危机中化危为机,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他团结带领部里的23名员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带头加班加点,做员工思想工作,并深入车间一线与普通员工同甘共苦,鼓舞了广大员工的士气,使企业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期。

韵升是一个发展强”的经济实体单位,但发展强”的背后,是““建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双重支撑。“我们用建文化护航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深化建文化,从而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的精神动力。”竺韵德说。这几年,集团委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效地发挥先进文化陶冶情操、凝聚人心、寓教于乐的良好功效,增加了员工提升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

公司办负责人王海国介绍说,“如去年3月份,公司组织了‘三.八’节妇女健康跑和植树节拔草活动,5月份举办了拓展训练活动,6月份举办了‘快乐韵升’第二届运动会和企业文化演讲比赛,10月份组织员工到宁海国家健身步道徒步励志等。”同时,集团委还会每月组织干部参加各类培训班,增强干部员工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正确应对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据统计,2010年,公司共开展各类培训900余场,参加培训的人数达到了16180人次。“此外,公司还建立起职工书屋、开设文化大讲堂、开展员工读书活动等,努力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见《现代金报》2011年6月28日第T07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