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想睡你,可是我没有家。

 海纳百川多积累 2016-08-30


别来无恙,你在心上。



感觉对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孤独已经成了一种常态。


小时候父母外出工作,我们大多又没有兄弟姐妹,就一个人在家和电视书本度过一天,长大后离家在北上广漂泊打拼,偌大的城市里却没有一个血脉相连的人。


其实往往人越孤独,心中「家」的概念就越深刻,我们会和好友勾肩搭背称兄道弟,跟闺蜜手挽着手以姐妹相称,在学校里会有老师告诉你班级就算是一个大家庭,公司里也会经常强调「家文化」,当年那句「We are 伐木累」真是响彻大江南北。


大概是生活中太缺乏温情脉脉的时刻,所以总是愿意与不熟悉的人拥抱取暖。


前两天一个朋友见我独处太久,把我拉到她合租的房子里多感受一些「人气」。一个简单装修的三室一厅,住着一个女孩子,一个男孩子,还有一对情侣。


情侣买了菜做饭给我们吃,吃完饭男孩子们开黑打LOL,女孩子们一起窝在沙发客厅看电视。


空调的温度刚好,桌上有一大袋零食,冰箱里有充足的果汁和矿泉水。


那一瞬间,原本习惯独处的我,竟然非常羡慕这种吵吵闹闹的感觉。来自天南海北的几个人,做着迥然不同的工作,机缘巧合地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大概也算是陌生城市中最亲密的人。

这应该就是一个家的样子吧。



几年前第一次租房的时候,会有些不适应,会质疑这个租来的房间,与陌生人分享的房子,算是自己的家吗?


但渐渐发现,结束一天的疲惫工作后,我们还是会说「回家」,而非「回到我租的房子」,因为潜意识里,我们仍愿意把那个租来的地方当做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在这个城市的每一幢楼里,有无数个这样临时拼凑的「小家」。还没结婚的年轻恋人,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或是三五知己好友,离开原生家庭的庇护伞,开始过上属于自己的柴米油盐烟火日子。



几个月前看《欢乐颂》,就觉得主角们相互撕逼又恩爱扶持的戏码特别戳泪点,满目皆是掏心掏肺的姐妹情。


再久远一点看《Modern Family》,也被里面离奇的家庭结构震惊过,比女儿还年轻的性感后妈,同性结婚的夫夫,领养的亚洲小孩,和女儿讨论性生活的父母……这一切都有悖于我们认知里的家庭观念,但是他们却依然彼此相爱,过得幸福欢乐。


所以我觉得对于这一代年轻人,家的概念或许会更宽泛一些。家是形式,传统的三四口之家是家庭,合租、同性伴侣、领养,这些也该算作家庭。


虽然没有血缘,和传统意义上的父母亲戚不同,但我仍然认为那是一种家庭结构,一种符合年轻人生活的新生代家庭。


因为比形式更重要的,是每个人之间的感情关联,是日夜与共的生活,是默契和爱。







但我也有几位朋友,他们是不赞同,或者是质疑这种家庭观的,毕竟不得不承认,少了亲情和责任束缚的家庭总是脆弱不稳定的,亲密关系与真正意义上的家庭还有些距离。


也是一道蛮难解的题。


所以我的这些朋友,他们决定找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坐在一起撕一撕,到底怎样是更好的家庭观念。


好玩的是,这些朋友是《奇葩说》的明星学员李林、花希、董婧,这次他们要把《奇葩说》的妙语连珠搬到线下,来一场露天辩论撕X大会,把各种奇葩的观点都展示给大家看。


93日(星期六)下午14:00点,在上海正大广场3F黄金大道,来自《奇葩说》的花希、李林、董婧,将就“要不要认可新生代家庭”进行一场口舌大战,邀请大家去微信公众号报名参加辩手和观众。




这次大战的幕后主使,是一个叫做「微鲸电视」的互联网电视品牌。他们可能是我见过最前卫的电视品牌,作为一个传统家电,追求的却是先锋、时尚、炫酷。




而之所以举办这场撕X,一方面是为了强调他们年轻新潮的性格,更重要的也是想给更多的人带来一种新的家庭观:年轻人就是要打破规则,在新的时代里,有爱就有家。


我们不必再拘于传统条框,只要做更好的新生代家庭,追求更有爱的关系,更优质的生活。


我也希望通过这样一场讨论,能化解一些心里疏远冷漠的部分,更懂得珍惜感情,珍爱身边人。


93日,「奇葩」们在正大广场等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