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王健林1个亿,我更关心你的“遗愿清单”《Hope in a Hopeless World》
每一天,都可能是你 实现愿望的最后一天
比起王健林1个亿 我更关心你的“遗愿清单” 文:小日
(一) “先定小目标,挣一个亿”。 这是王健林接受采访时说的话。 今天朋友圈被这句话刷屏,于是,我们看到三类傻逼, 第一类:立足于1个亿的额度,吐槽加仇富的,说钱不是万能的,但钱都是万达的; 第二类:放大中国贫富分化的,骂王健林一家太过分的; 第三类:自嘲的阿Q,在自嗨之路刷存在感。 所以,在此,大日爷要问一下, 到底有几个人完整看完了王健林的专访?到底有几个人明白为什么王健林说“让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到底又有几个人理解为什么他说“让上海迪士尼20年不盈利”? 这时代看起来特浮躁的原因就是大家都太浅尝辄止了,以为抓到热点就理解整个世界,以为打过一炮就拥有对方,所以我经常说,为什么你如此贫穷、无奈、痛苦,其实都因为你太不用心了。 愚蠢的人还在吐槽1个亿,聪明的人已经开始想办法去计划自己的1个亿从哪来了。
(二) 一个亿有多难? 中国有13亿人口。 简单说,只要一人给你掏1毛钱,你就有1个亿了。 这话听起来很装逼,所以,你可以不鸟我。 而我想说的是,在中国,目前,遍地黄金,只要你能解决大众的问题,就能轻松赚到1个亿。 在这里,我要说三个观点:
(三) 当然,如果你没参加过国家开发的课程 也没参与过国家课题研究。 那么,我上面所说的一切,或许对你来说都是很扯蛋的。 所以,我打算今天把文章内容做得更小一点,我们不说如何赚1个亿的问题,我们说100万、10万、或者1万,总之,让我们说一些如何彼此“力所能及”的事。 如果说1个亿的超现实目标你完成不了,那么,做一个更好的自己,总可以吧。 所以,今天的内容是关于:遗愿清单。
(四) 说到“遗愿清单” 你最早或许是从《活法》作者稻盛和夫那儿听过。 逻辑是“将每天都当成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天”。 当然,这个逻辑/思想也不是稻盛和夫发明的,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是王阳明,“将每天当生命最后一天”里面的隐藏观点是要“敬天爱人”而不是“怨天尤人”,其本质是“知行合一”,这本来是中国人要发扬光大的“心学”(对不起,我装了个逼,这个词是我发明的),但中国人没有。不懂珍惜好东西俨然已经成为了大家的习惯,因富有而浪费是我们的习惯动作,总之历史很残忍,包括王阳明的墓都是日本人修的,这点,真是呵呵呵呵呵。 说到坟墓,西方一些人的墓志铭通常也会写上生者没有完成的“遗愿清单”,和梦想清单不同,在美国俚语里,“遗愿清单”(the bucket list)说的就是遗书。
(五) 有一个电影,名字就叫“遗愿清单” 说的是两个老头的故事。 在电影中,为节省成本,在公立医院规定每个病房都“一房两床”。其中,在一个房间里,被检查出罹患癌症的科尔和汽车修理技师老卡同居一室。 老卡知识渊博,却为了将三个子女培养成才而牺牲了自己想做历史教授的梦想。曾经结婚多次,如今却孤身一人的科尔逐渐对卡特产生了兴趣,两位老人在病房中结下了友谊。 科尔偶然发现了卡特的“遗愿清单”,他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和卡特一起去实现清单上看似疯狂的想法。例如:跳伞、开一次福特车(具体型号忘记了)、周游世界、看世界上最壮丽的风景、帮助一个陌生人、亲吻最漂亮的妞、见最亲的人…… 在电影中,两位老人最终实现了“遗愿清单”上的所有愿望,在癌症夺走他们的生命之前度过了欢乐而充实的时光。 比起另一部将如何优雅变老的电影《年轻气盛》,《遗愿清单》风格更朴实、日常,那些到死之前看似疯狂的想法,其实在我们健康的很多个日子里,都,显,得,如,此,平,凡。 但,如此平凡的事,真的很难。 大家都在忙忙叨叨的日子里,忘了一颗平凡的初心。 所以,我每次遇到浪费时间、挥霍生命的人,我都会问他们,你快乐吗?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如果明天你就死了,你想做什么? 我每次问完后都请求朋友原谅我的冒昧,我必须用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去刺穿他们麻木的心。 喂,明天就要死了。 今天,你想做什么?
(六) 不要忽视随时提醒自己的力量: 不要不相信“遗愿清单”的能量。 一如大家只知道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不知道他最好的小说集其实是《九故事》一样,大家只知道斯宾塞·约翰逊的《谁动了我的奶酪》而不知道他曾经写过一个关于“一座玫瑰花园的故事”的《珍贵的礼物》。 至于《珍贵的礼物》有多好? AEA高级副总裁蒂姆本内特说,《谁动了我的奶酪?》改变了人们的思考方法,《珍贵的礼物》则直接改变了人们的实际境遇。惠普公司CEO 费奥端娜说,一个人在20—30岁读到这本书,可以马上去行动;一个人在40岁以后读到这本书,可以将自己前半生的经验作一个总结。 在《珍贵的礼物》这本书里,作者描述了“渴望”的力量:
这就是“遗愿清单”的重要性。
(七) 很多名人都知道“遗愿清单”的意义所在: 例如:李小龙、苏珊·桑塔格和梦露。
李小龙生前曾自信地在一张便笺上写道: “我的明确目标是,成为全美国最高薪酬的超级东方巨星。从1970年开始,我将会赢得世界性声誉。到1980年,我将会拥有1500万美元的财富,那时候我和我的家人将过上幸福的生活。”
1972年,39岁的苏珊·桑塔格在日记中写下她的新年愿望:
1977年初,她列出颇为详细的清单:
1956年,29岁的梦露在她镶着皮边儿的地址簿里写下了这样一份新年计划: 必须自律地完成以下事情——
(八) 如何着手制作一份遗愿清单呢? 你也许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只需要六步:
最后,我想说的是:完成遗愿清单,最重要的是坚持。 当然,你也可能坚持不下去,那么或许你会重新写一份清单。然后,你才开始明白,清单真正重要的其实不在于展示你要做的是什么,而是发现你内心真正渴望的是什么。 在这个逻辑里,所有的事物都只是渴望的载体。 所以,到最后,你会明白“遗愿清单”的真正意义所在:
(冷水韵对本文亦有贡献) 《It Will Be You》
保罗·扬(Paul Young)1956年1月17 日出生于英格兰的Bedfordshire。 1980年,Paul Young 和7位喜爱60年代关魂乐的二位朋友组成“Q-Tips”乐团,并以《S.Y.S.L.J.F.M》一试歌喉。1982年,Q -Tips乐队解散后,Paul加盟CBS,发表了第一首个人单曲《Iron Out the Rongh Spots 》;1983年,单曲《Wherever I Lay My Heart》发行,击败Rod Steward的《Baby Jane》夺得全英排行榜冠军。
《OH GIRL》 如您所见,全世界有趣的妞 基本都关注了本号 新浪微博:小日先生2016 微信看文,微博吐槽,同样好看 更多文章阅读
“我爱来自全世界的你”
|
|
来自: 十月的天空(Oc...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