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字军之耶路撒冷王国的毁灭

 花小鼠 2016-08-31

1100年,耶路撒冷王国建立。1174年,患有麻风病,十二岁的鲍尔温四世即位。1185年,鲍德温四世去逝。此时的耶路撒冷王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随着鲍尔温四世去逝,其五六岁的侄子上位后,整个王国里已经没有人能统领大局了。神殿骑士团,雷蒙德和医院骑士团,雷纳德之间的争斗也越来越激烈了,党派之间互相倾轧,军队难以团结。埃及的著名苏丹萨拉丁也发誓要夺回圣地,磨刀霍霍准备向耶路撒冷进军。(详细可阅读十字军之被上帝诅咒的耶路撒冷国王(下))

十字军之耶路撒冷王国的毁灭

大卫·罗伯兹作品《耶路撒冷的 陷落 》

一年之后的1186年,幼王鲍德温五世夭亡。鲍德温四世生前已为这类紧急情况的出现作了安排,贵族们也曾发誓支持雷蒙德继续治理国家,直到由教皇、拜占庭皇帝、法国和英国国王组成的委员会在西比拉和她的同父异母的姐妹伊莎贝拉中间选定一个为止。但是,盖伊骗过了雷蒙德,违背自己的誓言,不等委员会裁决便将西比拉和盖伊从阿什凯隆送到耶路撒冷,并为他们双双举行了加冕典礼。

雷蒙德发现自己上了当。便将忠于他的贵族召集到纳布卢斯。他们一致同意雷蒙德的主张:第一,王位应交予伊萨贝拉及其丈夫托伦的汉弗莱;第二,向耶路撒冷进军。除“圣殿骑士团”和雷纳德以外,雷蒙德受到王国所有大小诸侯的支持。这次突袭本来是可以成功的,不料汉弗莱闻知自己可能要当国王,大惊失色,偷偷赶到耶路撒冷,与西比拉媾和。这样,反对派失去了名义上的首脑,只好解散。大部分贵族归顺盖伊,但雷蒙德不肯如此,而是退职回到妻子的封地。

十字军之耶路撒冷王国的毁灭

电影《天国王朝》剧照

萨拉丁怀着极大兴趣注视着事态的发展。他是个重信义的人,尽管他知道拉丁王国内部严重分裂,现在正是他推波助澜、搅乱该国的大好时机,但他宁愿恪守和约。但1187年初,雷纳德向一支由开罗到大马士革的商队进行了第三次掳掠性的袭击,将护送船队的军人或打死、或生俘,把大批掠夺品运进城堡。萨拉丁强烈要求赔偿损失和释放战俘,但遭到雷纳德的拒绝。萨拉丁又向盖伊交涉,盖伊大为吃惊,责令雷纳德照办。雷纳德再次拒绝,竟然声称自己是独立的国家,与萨拉丁根本没有和约。

战争已不可避免,尽管有人争取重修和约,但是雷蒙德自认为自己才能拯救王国,也只有他才配当国王。于是他争取萨拉丁全力支持他来达此目的。但谁都知道,萨拉丁自己的目标就是消灭这个王国。

这时雷蒙德重返岗位,决心尽职,向盖伊和西比拉表示臣服。他们也对他表现得宽宏大度。但这种团结的下面仍埋藏着强烈的愤恨和猜疑。

十字军之耶路撒冷王国的毁灭

电影《天国王朝》剧照

双方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实力较量秣马厉兵。1187年6月底在阿卡集结的十字军大概有1200名骑士、1万名骑兵,还有大概2000名图尔科波里人——主要是骑兵,而萨拉丁的兵力则多达2万人,还有相当数量的铠甲骑手。

那时骑士披的是锁子甲,其下摆和袖子一直延伸到膝部、小腿、臂和手,内有紧身皮上衣,外罩一层布衣。外衣的作用是防止炎热的阳光把铠甲晒烫。骑士颈部和面部有防护甲,头戴锅形或圆锥形头盔,外加护鼻罩。骑马的军士以及图尔科波里人则不这样重甲披身。骑士作战时不骑笨重的骑兵军马,而是骑更小巧的安达卢西亚马。如果说马匹也有护甲,那只是局部的,与骑士相比,马匹更容易受到弓箭的伤害。

萨拉丁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围困太巴列,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该城。但雷蒙德的妻子埃施瓦伯爵夫人死守在城中的营堡内,向盖伊求援。雷蒙德力主留在萨富里雅不去救援,但会议把雷蒙德的忠告斥责为叛徒的奸计,认为拒绝战斗必将使大家蒙受耻辱。很多骑士对这个最后决定感到遗憾,他们恳请盖伊重新考虑,但这一次盖伊坚定不移。出于忠诚,众人最终服从了决定。

十字军之耶路撒冷王国的毁灭

于是,7月3日清晨,在手捧“真十字架”的阿卡主教的陪同下,这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拉丁军队向太巴列进发。真十字架是枚小巧玲珑的十字架,被存放在镶着珠宝的盒子里。作为神圣的标志,基督徒打仗时带着它,其他重大场合也展示它,与后来军队中的国旗或军旗差不多。阿拉伯传记家称之为基督教信仰的最高象征。

照惯例,雷蒙德率部走在前面,国王和“真十字架”居中,圣殿骑士团殿后。把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放在这样的行进位置上无疑是个正常而明智的预防措施。众所周知,萨拉丁的战术是先作包围之势,然后增加对其后卫部队的压力,使其脱离主力部队。后来发生的情况也确实如此。

那是个热不堪言的一天,基督徒军队在到达太巴列之前必须通过一片高原,而这片高原无边无际、干旱荒芜,滴水不见。很快,人员和马匹便干渴难忍。这时敌人的轻骑兵就发起进攻,利箭扑面射来。在土耳其人轮番攻击下,盖伊的后卫部队所受压力太大,开始与中央脱节,于是国王便下令停止前进。

十字军之耶路撒冷王国的毁灭

主力部队此时已行进到一个叫“哈丁角”的山崖附近。雷蒙德伯爵及前卫部队用力赶到大军前面,看到了太巴列山上萨拉丁人马的部署情况。他随即派人向后面送了一封信,力劝盖伊加速前行,于夜幕降临之前赶到有水的地方。但盖伊觉得人困马乏,便下令原地宿营。

那是煎熬的一晚。伤员们不断地叫喊着要水喝,可是没有一滴水来湿润一下舌头。整个夜晚,敌人的巡逻队在周围游荡,高声赞颂真主把基督教徒送到了他们的手心。

7月4日晨,盖伊的大军按原次序出发,穿过卢西亚,打算在哈丁旁边的北山口实施突破。战斗于哈丁角的正南方,萨拉丁把部队摆成一个月牙形,两翼前突、中央后缩,这样很快就能对十字军形成严密的包围之势。他派遣阿拉伯骑手骚扰盖伊的侧翼和后卫,准备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此外他还有一支载有大量箭矢和其它武器的骆驼队处于待命状态。

十字军也采取简单的战术。重骑兵有步兵弓箭手的保护,而弓箭手又有厚厚的软铠甲保护着。弓箭手的任务是当骑士出击时把队伍展开,骑士回归时再把队伍收拢起来。但基督教徒士气低落。根本不能与精神抖擞的阿拉伯军队相提并论。

哈丁战役开始了。在战斗开始后不久,疲惫不堪、垂头丧气、干渴难忍的士兵再也挺不住了。他们离开大路,爬上就近的一座小山,就再也不想动了,无论国王怎样央求也毫无用处。不久,阿拉伯人来了,很多基督徒沦为俘虏,但更多的人死在地上,他们的舌头都肿胀着伸在外面。

十字军之耶路撒冷王国的毁灭

骑士失去步兵便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在这种规模的战斗中很难取胜。盖伊意识到局势的危险性,便以“真十字架”为中心,将人马组成密集的方阵。他们在力量非常悬殊的情况下英勇奋战。但突然他们又被滚滚浓烟包围,因为萨拉丁已下令将野草点燃,以便进一步扰乱十字军。盖伊将哈丁山坡作为最后的立足点。在这里,约有200名骑士聚集在国王周围殊死搏斗,直到最后萨拉丁下令停止屠杀。基督教徒的骑兵几乎全军覆没,阿卡主教阵亡,“真十字架”被穆斯林缴获。

战斗即将结束时,雷蒙德伯爵拼死冲出重围。他们眼见大势已去,只好逃离战场,寻个安全之地,并于3个月之后死亡。

战役结束后,拉丁军的战俘被集中起来,萨拉丁对那些幸存的基督徒作了大致公正的处理。他对国王盖伊相当仁慈,对其他骑士也宽宏大量,除一人之外全部释放。这其中还包括圣殿骑士团的大团长、里德福特的杰勒德。医院骑士团的大团长则在哈丁阵亡。这唯一的例外是沙蒂永的雷纳德。萨拉丁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亲手将他处死。下层军官、军士和骑兵的遭遇则不太好。他们大部分沦为奴隶。

十字军之耶路撒冷王国的毁灭

萨拉丁随即进攻耶路撒冷,于10月攻占耶路撒冷。与88年前十字军攻克耶路撒冷时大开杀戒形成鲜明的对比,萨拉丁进入耶路撒冷没有杀一个人,没有烧一栋房子。根据受降时签订的协议,耶路撒冷每个男人要缴纳10第纳尔赎金,每个女人缴纳5第纳尔,儿童1第纳尔;无力缴纳的人则成为奴隶。同时,萨拉丁免去了7000穷人的赎金。萨拉丁的弟弟向萨拉丁要了1000名奴隶,随即将他们释放。耶路撒冷主教也随即效仿,向他要了700名奴隶然后释放。最后,萨拉丁自己宣布释放了所有战俘,不要一分赎金。

在十字军占领期间,阿克萨清真寺被改为圣殿骑士团的总部,磐石清真寺成了教堂。萨拉丁将它们恢复为清真寺。磐石清真寺金顶上的十字架被拆除,宣礼的声音再次回荡在阿克萨清真寺的上空。有人向他建议拆毁耶路撒冷的圣墓大教堂,萨拉丁没有同意。相反,他将耶路撒冷的圣地向所有宗教开放。这和曾经十字军入侵是截然不同的结局。

哈丁之战的胜利是伊斯兰教对基督教的胜利,是新月对十字架的胜利。十字军丢掉了耶路撒冷以及内陆的战略要地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教皇也失去了对十字军的控制,以后十字军运动的宗教色彩越来越淡。

耶路撒冷重新被穆斯林占据后,教皇马上号召了第三次东征。这次东征欧洲的三大骑士国王将亲自出马与埃及的萨拉丁作战。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link?url=RogDVpaumCgNm081El7Or4WrftBzP5nJ-OQwNdLpPk1lwVRUxlHrpxwUIGdGXrupBT7wFI9DVVsIwZdkUjw50K

相关阅读:

十字军之被上帝诅咒的耶路撒冷国王(上)

十字军之圣枪降临,大败异教徒(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