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金融坏账处置放开,带来的不止是生意资产交流资产之家

 讷讷讷讷辉 2016-08-31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松绑”成了主旋律。说到底,还是之前管得太紧了。
近日传来消息,财政部下发文件,允许华融长城东方三家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处置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至此,非金融不良资产业务已对四大资管公司全面放开。
非金融不良资产业务的放开,将为资产管理公司带来大笔买卖。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对盘活社会不良资产、推动经济发展活力,有重要意义。
所谓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官方的定义为,权益类、实物类及其他类不良资产。通俗讲,就是企业形成的商业债权、低于初始获取价格的土地使用权、收费权等,最常见的就是企业被拖欠的各种货款、工程款等。
该业务具体操作方式是,资管公司以打折的方式从债权方购得债权,再以拍卖、重组等方式盘活资产,实现资金回收,争取获得更多收益。
1999年,国家设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目的在于处理四家国有银行的坏账问题。在这一业务减少之后,非银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业务成为其拓展方向。
此前,只有信达一家获得了开展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业务的牌照。其他三家虽也悄悄在做,但顶着“名不正言不顺”的帽子,实际规模并不大。此次获批,使这一障碍得以解除。
那么,非金不良资产业务将给资管公司带来多少实惠呢?
先看看信达的业绩。财报显示,到2014年底,非金融类不良资产达到1231亿元,非金融类不良资产收入达到126.5亿元,在不良债权收入中占比超过一半。
如果你觉得信达是占了独家买卖的便宜的话,那请看以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为10.5万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业务是一个巨大的蓝海。
除了给资管公司带来的业务价值,其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还有重要意义。
当前,社会经济下行,企业坏账等债务问题突出。以非金类不良资产中比例颇高的房地产为例,如果欠债方地产商破产清算,将会使资产整体价值下降,造成债权人的受偿率低、楼盘后期建设中断,银行不良资产增加,融资政策收紧。而资产管理公司介入,以市场化手段对其资产进行重整,有助于避免上述风险,维护地方金融与经济的稳定。
不过,非金融不良资产涉及各行各业,其形成原因复杂多样,资产价值的评估审核,对资管公司也是个不小的考验。
2012年银监会下发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就要求,未经资产公司总公司授权,分支机构不得擅自开展此类业务。
近日又有传闻,要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的不良资产不得超过集团总资产的50%,且只能收购存量的不良资产,不得以收购不良资产为名提供融资。
市场规律是最好的调解手。社会经济的市场化是大趋势,不良资产也不例外。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预计将有更多松绑政策出台,未来非金融不良资产业务前景看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