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碚,这座小城的故事原来如此多

 向伟哥哥 2016-09-01

北碚,被誉为“陪都的陪都”。嘉陵江小三峡畔镶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以浓郁的文化氛围而靡声海内外。上世纪20年代末,由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开拓,抗战时期为陪都重庆迁建区。


要讲北碚这座小城的故事,我们得先从一位历史人物说起。




提起北碚,不得不说被誉为“北碚之父”的卢作孚。当初卢作孚的身份是“嘉陵江三峡峡防团务局”局长,在北碚进行了大规模的乡村建设和社会改革的伟大实验,把北碚的文化、教育、经济、卫生各项事业,建设得应有尽有。




就拿嘉陵江对岸山谷中的北川铁路来说。1934年建成通车后,孔祥熙、冯玉祥、刘湘等大人物纷至沓来,还有英、美、加、澳等国使团和国内外报社记者。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到北碚,先看了滑翔机表演,接着便去乘坐天府煤矿小火车。




铁轨由江北地界伸延到合川地界,故名北川铁路。路小而意义大:


一,它标志着重庆工业革命的新起点。

二,它是解放前四川唯一的一段铁路。

三,铁路的任务是运煤,为中国战时首都重庆的供煤量达45%。

四,作为旅游,穿行在水田、农舍、松竹遍布的山谷间的袖珍火车,风光令人陶醉!那时的重庆主城区市民,无不把上北碚坐一趟小火车作为一种向往与诱惑。


铁路由丹麦人守儿慈设计,不仅如此,连北碚城也是他设计的,这是重庆聘用外籍工程师的第一人。北碚的老城区是非常小,但五脏六腑俱全,小学,中学,大学,医院,体育馆,公园,图书馆,科学馆,电影院应有尽有,这与卢作孚当时大刀阔斧的乡村改革实践密不可分。



从上海内迁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旧址


在民国时期,北碚区为北碚市,曾是中华民国政府行政院和总统府所在地。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北碚成为陪都的迁建区,国民政府各院、部、局多迁至于此。当时,迁至北碚的国民政府中央部级以上单位13个,下属中央局处级单位30多个,一大批科学文化教育机构及赫赫有名的文化教育名流巨擘3000余人涌入。为北碚的历史文化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


除了陪都文化,北碚还有很多鲜有人知的历史地位。


北碚是全国同类城市中(同一级别行政区域)唯一以省、市命名道路的地方,并且跟抗战紧紧相关。现在还保留了诸如辽宁路、吉林巷、黑龙江巷、广州路、南京路、天津路、上海路、北京路、太原路,卢沟桥等街名。抗战期间,北碚民众为不忘国耻,日军攻占一个地方,北碚人民就将其命名一条道路。




抗战时期第一版联合国出版的中国地图只标了三个城市:北京,上海和北碚。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就是在缙云山写的。而诗中的巴山就是指的缙云山。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北宋时期,宰相丁谓、推官彭应求、理学家周敦颐游北温泉并留下了传世诗篇。


国宝的名字由来


中国的国宝'熊猫'的名字是在位于北碚的西部博物馆命名的。




中国首次装架研究并展示的恐龙骨架是在北碚展出的。




北碚的法国梧桐


作孚先生于上世纪30年代从上海引进了法桐在北碚老城栽植,一直留存至今。这些树种都是卢作孚在职时请国内一流的专家挑选的,如今已是枝繁叶茂,连宽阔的大马路也遮盖得差不多了。北碚的法国梧桐每一棵的历史都在70年以上,主要集中栽植在胜利路、人民路、中山路、碚峡路等几条主要干道。法国梧桐不只是大城市才有,上海有,在重庆的这个北碚小城也有。




抗战期间著名文化四坝


历史上沙坪坝与江津白沙坝、成都华西坝、北碚夏坝齐名合称为四川著名的文化四坝;也是中国大后方四大文化区之一。


迁驻北碚的教育院校有复旦大学、江苏医学院、国立歌剧学校、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社会教育学校、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勉仁书院、育才学校、国立二中、国立重庆师范学校等20余所大中专院校。


迁驻北碚的文化新闻机构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北碚办公处、中山文化教育馆、中国辞典馆、国立编译馆、国立礼乐馆、正中书局、中苏文化杂志社、教育部民众读物编审委员会,新华日报北碚发行站、复旦新闻馆、文摘出版社等30余家单位。


最著名的则以落户在这里的复旦大学和中国西部科学院为代表。




最大的科学中心叫作北碚




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李约瑟于1943年4月访问北碚后,在《战时中国之科学》中曾有如下文字:“最大的科学中心是在一个小市镇上,叫作北碚,位于嘉陵江西岸。此镇所有科学团体与教育机关,不下十八所,其中大多数都很重要的。”(德国人傅德利也不远万里而来,担任西部科学院的昆虫研究所主任。)


我国最早的滑翔机场




1944年6月20日,美国副总统华莱士飞抵重庆,进行访问。华莱士决定来我国访问时,就提出要访问北碚。在嘉陵江畔有一块光秃的河埧,曾是我国最早的滑翔机场,当年拥有十幾架滑翔机,国民党空軍曾在这里训练初级飞行员。华莱士到了北碚后,先看了滑翔机表演,接着便去乘坐天府煤矿小火车。


北碚“第二故乡的梦”


当代作家老舍之子舒乙在缅怀北碚《第二故乡的梦》中写到:“那时的北碚是个小城。城中心靠着嘉陵江,其规模也就是三五条小街吧。它的精彩之处,并不在城中心,而是周边。周边散布着无数文化教育机构,都是由北平,由上海、由华东,由华南搬来的,里面住着一大批赫赫有名的文化人,说他们是全国的思想精英一点也不为过。”“全国的精英一下子集聚在祖国西南的一个小镇,在历史上很罕见,这就是抗战!”


 当年大量的文化名人汇集北碚。据北碚文史资料记载,当时来碚工作和生活的在全国享有声誉的、文化科技教育的人士的名单可列千人以上,堪称大师及一流的作家、诗人、艺术家近百人。



老舍


抗战时在北碚创作、出版、展演的作品不计其数。其中:编辑出版刊物51种,报纸4种,各种书籍、读物近500种。创作发表多幕剧和独幕剧43个。电影10部,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集53部。文化专著23部。长篇小说6部,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第一、二部,路翎的长篇小说《财主的儿女们》写于北碚。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最初创作于北碚。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剪伯赞的《中国史纲》写于北碚。 



民众会堂


北碚电影院是北碚历史上的第一家电影院,设计者是与梁思成齐名的著名建筑设计师杨廷宝。1947年,在修建中国西部科学院、北碚图书馆后,实业家卢作孚为北碚留了最后一个标志性建筑———民众会堂。北碚民教电影院就设在会堂之内。


为了观众看到最好的电影,卢作孚特意从美国购买了一套摩托格勒佛放映机,当时,全国仅有两套,另一套则在南京。先进的设备、新鲜的电影,民教电影院一时成为北碚的文化中心,梅兰芳、张瑞芳等名人都曾来此作客。“那时,电影票价格低得很,相当于现在的一两角钱,所以,电影院里常常能看到从沙坪坝、合川等地赶来的社会名流以及本地的老百姓。




而今的北碚区仍是重庆抗战文化的载体。被誉为'嘉陵江畔的明珠'、'重庆后花园',同时又被誉作'重庆的书香门第'。人文荟萃,在巴渝文化长廊独树一帜。 

建设书香重庆,共享书香生活

重庆市全民阅读公益平台

书香重庆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