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 最近,各地幼儿园纷纷开学。 数据显示,3%-5%的孩子会产生分离焦虑,不愿意上幼儿园。有些不抗拒上幼儿园、甚至在幼儿园适应良好的孩子,也会在入园的前几周,乱发脾气、情绪失控。 这里有一份从前期到后期、克服分离焦虑的全攻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离焦虑从何而来孩子的压力比你想象的大。 Stephanie Agnew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有超过20年的幼儿教育经验,是美国SanMateo市“家长之家”的家长教育协调员。她认为,上幼儿园对于任何三岁的孩子来说都是一个激动人心、至关重要的里程碑。 除了入园一刻离开父母的害怕、孤独,在最初几周里,每天孩子都有大量新事物需要适应:幼儿园的老师可能友善又热情,但他们和孩子之前接触到的所有成年人都不相同,孩子在人生中第一次接触到老师这个角色;教室里有很多新东西需要适应和探索,孩子一开始很难理解所有东西的用途;跟其他同龄小朋友在一起当然很有趣,但这也意味着需要学会分享、等待、聆听和秩序,这对孩子又是一项挑战;而且,孩子从一对一的被照顾者状态,突然变成了团体中的一员;此外,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也需要适应。 Stephanie Agnew认为,所有这些都令孩子非常有理由精疲力尽,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在入园后的前几周,回家后会很难控制情绪。因为,家是一个安全的地方,在家里孩子们可以做自己,可以让所有情绪爆发出来,尤其是在适应了一天的规矩和程序之后。即便是在幼儿园表现融入的孩子,回到家也需要切换调整和重建节奏。 但这是一个必经的成长过程,家长不必担心,事实上,孩子的自我调适能力非常强,只是没有大人那么自如,会产生比较多的“自我防御”而已,这是很正常、合理的心理反应。 而且,父母也不必因孩子的黏人而自责,婴儿就是通过和主要照顾者建立依附关系获得安全感的,这正是孩子勇敢探索世界的基础。 正如Stephanie Agnew所说:“孩子的情绪波动也可以被视为好消息,这至少说明,TA和你在一起时真的是完全放松、舒服的,孩子知道你会无条件地爱TA、接纳TA。” 入园前哪5件事爸妈该做给孩子安全感,但态度要坚定。 跟孩子表达你的爱,让TA觉得被关怀、支持。 在入园前要多陪陪孩子,玩游戏、说故事、听TA的想法,等等。同时,注意化解会引起孩子不安的因素,刚出生的弟妹、爸妈吵架,等等。 用小东西降低孩子的焦虑感。 给TA一张你的照片、一个TA最爱的玩具或其他可以代替你陪伴TA的东西,告诉孩子,想你的时候可以看照片、告诉老师、跟小朋友玩,等等。 入园一刻,离开孩子时要温暖、坚定。 离开前抱抱孩子,温和而明确地告诉TA什么时候一定会来接TA,希望TA玩得开心,也相信TA一定能做得到,然后,再把孩子交给老师。 准时接。 这个承诺一定要遵守,尤其是入园的前几周。 可以在家里玩玩捉迷藏的游戏。 让孩子体验到,父母虽然暂时不见了,但还是会出现的。 这5件事不能干欺骗、威胁、逃避、忽视,都不行。 欺骗+偷偷溜走。 逃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孩子反而会因为不知道父母哪句真、哪句假、什么时候在、什么时候不在,而更加不安。 父母把担心表现出来。 焦虑是会传染的,更何况这个年龄的小朋友是透过父母来了解世界的,父母不安,孩子自然害怕。 用情感威胁。 比如,对孩子说,“再哭就不爱你了”。孩子本来就因为分离很没有安全感了,这些话只会让他们更加相信爸妈真的不爱自己了,分离焦虑只会更加严重,也更害怕。 只想解决问题,忽视孩子情感。 比如,对孩子说,“我不管你了,你就哭吧”,或者把孩子交给老师直接离开。倾听并尊重孩子的感受才是让孩子更有勇气的方法,辱骂、嘲笑、嫌弃、生气都只会让孩子更无助,更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更怕失去。 用惩罚威胁。 比如,对孩子说,“再哭回家不许看电视”。可以用孩子以往和父母成功分开的例子来说服孩子,TA很勇敢,可以克服困难。 5招度过入园调适期包容孩子的情绪,提供熟悉的生活。 Stephanie Agnew表示,新入园的调适期只有短短几周,以下五招也许可以帮到家长。 暂时简化生活。 孩子从学校回家后,试着给他们一小段休憩的“断片”时间。打个盹是个不错的方式,如果睡不着,至少给他们一段安静、可以独自休息的时间。不要安排太多的课后活动,甚至周末的活动也要相应减少,直到孩子的行为回归常态。 注意孩子的饮食和睡眠。 有些孩子在幼儿园吃不了多少,回到家就特别饿,这容易导致肠胃紊乱。如果在回家的路上,给孩子准备一点健康的点心或零食,他们就比较容易在车里安静。同样,要保证孩子晚上有充足而优质的睡眠,这样早晨家长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做准备,而不是急急忙忙地冲出家门。 第一天从幼儿园回来,给孩子制造点熟悉感。 玩玩熟悉的玩具,一起做个爱玩的游戏,都能帮孩子平复情绪。 事实上,如果孩子一回家,你就在第一时间与他们沟通,他们就不需要再做什么故意吸引你注意的事了。要知道,在幼儿园,TA要跟众多孩子一起分享老师的注意力,而现在TA需要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以此重新获得安全感。 家长和孩子沟通,可以问一些能勾起愉快回忆的问题,比如:“幼儿园什么最好玩?什么玩具最好玩?做了什么有趣的游戏?”然后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回答做出羡慕、高兴、自豪、鼓励等积极的情绪回应,这有利于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切忌问孩子“老师爱不爱你”、“小朋友有没有欺负你”等包涵负面信息的问题。可以多问一些“为什么”的开放式问题,少问一些“是不是”的封闭式问题,以此鼓励孩子思考、总结,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即使孩子完成不了转换,乱发脾气,家长在保持一贯原则的同时,也应尝试着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和理解。 如果他们确实需要比平时多哭一会儿,请让他们知道这是没关系的。有时候孩子们只是需要哭一哭来缓解压力和释放他们不太会用其他方式表达的情绪。但是,不要为了讨好孩子就屈服于他们的无理取闹,给他们多点时间调整、平复自己的失望。 让孩子在家里找到掌控的感觉。 在幼儿园,孩子大多时候都不得不服从规则,按别人的要求做事。所以,在家里,要给他们一些选择的余地,也可以让他们帮家长做一些小决定,让他们感觉可以对自己的生活做主。 比如,问问他们想穿什么衣服?想用什么颜色的杯子喝水?喜欢谁把TA放到床上?这些小小的决定,会帮助孩子更轻松地在其他方面找到方向。 Stephanie Agnew表示,孩子们在幼儿园越是觉得适应,在家就越是觉得自在。孩子的情绪和能量水平都会慢慢回归正常,然后家长就可以重新考虑课后的玩乐安排和其他活动了。 |
|